2002-04-24 12:43:52燕子
北京十日遊有感(二)
北京的導遊也要考執照,取得執照的導遊真是口才一級棒,對歷史典故也如數家珍,總是讓遊客們聽得如癡如醉,也因為有了精彩的解說員,讓我們對十三陵、雍和宮與承德的避暑山莊和小布達拉宮有更清晰的認識。
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的陵寢,現已改建為定陵地下博物館。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寬闊的殿堂連結而成。在這些殿堂間共有石門七座。石門設計非常科學,由於重心集中在軸部,雖重達四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後殿相當於寢殿,是地宮的主要部分,明神宗與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棺槨便是停放在此。可惜,棺槨四周佈滿了各式各樣的人民幣,幸好現場的棺槨與陪葬品均非真品,否則散佈在人民幣上的細菌,不知要對這些棺槨與古物造成多大的傷害?真不知丟這些人民幣的人是否真的因此逃過了些什麼災厄或招來了些什麼好運?更不明白中共中央政府或北京市政府對這樣的現象為什麼不聞不問?又或者,這也是北京文化之一?
雍和宮是唯一由皇室行宮改成佛寺的喇嘛廟,也是大陸目前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廟,香火鼎盛,又有藏傳佛教博物館之稱,達賴、班禪都曾在此講經。宮宇的建築融合了漢滿蒙藏四族的建築特色,金碧輝煌,飛簷式的屋脊,上有動物塑像,下懸風鈴,可惜,這時我們沒有專屬的解說員,只是趁著別的團隊的解說員解說的機會偷偷去聽一些,沒有機會問問題,問了陪伴的人大同學,也只得到「我想,應該是」的答案。最引我好奇的是:屋脊上翹的兩端為何要懸掛風鈴?人大同學認為是要「傳遞梵音」,真正的答案呢?動物偶塑又有什麼特殊意義?不知是否還有機會去詳細瞭解,或者有人可以解惑?
宮內分別供奉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師、無量壽和布袋和尚。萬福閣所供奉的佛像在地面上的部份就有18公尺,地下部份還有8公尺,直徑8公尺,全部由一棵白檀樹雕刻而成,是世界最大的木雕佛;據說,供奉這尊大佛的萬福閣,是採「先立佛像,後建閣樓」之程序所建。人類果然是聰明的,不會自我設限,總是會彈性運用「規矩」。台灣呢?種種規矩是否在該變通的時候,也會想到人類的最初其實並無規矩?規矩其實是要讓人生活得更方便的工具,而不是要拿來自我設限的枷鎖。似乎,我們的聰明才智更常被太多的知識所苑囿了。
法輪殿內的五百羅漢山是用紫檀木雕成,寬3米多,高約5米,厚30厘米。五百羅漢則分別由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製成,分佈在一座由紫檀木所雕塑而成的假山上。這尊佛像與法輪殿內紫檀木的五百羅漢山,金絲檀木的佛龕,號稱為木雕製品中的“三絕”。
承德避暑山莊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宮殿區是皇帝處理朝政、宴享娛樂、舉行重大慶典、接見重要使臣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苑景區又分湖洲區、平原區和山巒區。湖洲區有江南的特色;平原區有蒙古草原的風光;山巒區則有山嶺森林景象。
昔時,這裡只是遊牧民族每年定期落腳的地方,康熙皇帝北巡狩獵時,偶然發現此地,決定在這裡興建「避暑山莊」,八年間造就了三十六景。康熙為它御筆親題「避暑山莊」,俗稱「承德離宮」,又名「熱河行宮」。大清歷代皇帝每年都會照例到避暑山莊來住個半年,一面打獵避暑,一面遙控國家大事。這裡也是滿清末年,深受宮廷青睞的避「難」山莊。這裡是嘉慶與咸豐兩位皇帝駕崩的地方,咸豐還在這裡簽下「中英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慈禧政變,也從這裡點火。
山莊的構造圖,和大陸的地形圖有相似的地方,洲島錯落的湖區在山莊的東南部,西北廣大的山巒區象徵西北高原,平原區象徵蒙古草原,所以整個山莊就是中國河山的縮影;環立山莊外圍的十二座喇嘛廟,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外八廟」,則象徵著四方的各少數民族。
八達嶺位於關溝北口,是居庸關的前哨陣地,也是古代的交通要衝。登上長城,裊裊雲霧中、只見城牆南北延伸,盤旋在群巒峻嶺中,不見首尾。俗語說:關溝之險不在居庸關,而在八達嶺。毛澤東特立石碑並親題「不上長城非好漢」,是遊客挑戰體力的好地方。
關於大學校園,大陸流行一句話:「北大的校園像首詩,清大的校園像散文,人大的校園就像是一篇論文。」沒有親臨其境,很難想像話裡的意境,親臨其境之後,卻又忍不住頻道:「形容得真貼切」。
我們到訪時,北京不只街上到處是建築工地,人大的校園內也到處是建築工地,剪剪、貼貼、挖挖、補補,只問需要性,卻不考慮藝術性。人大,彷彿是兩蔣時期的政大,是個培育國家公務員的園地。人大的校園最令我難忘的是樹下的莘莘學子,每棵有蔭的樹下都有一張石桌,每張石桌上,都有一位埋頭苦讀的學子。花圃草地一樣不希望有人進入踐踏,所立的警示標語卻是令人倍覺溫馨的「芳草戚戚,何忍踏之」,比對之台灣的:「禁止入內,違者重罰」,讓人不免興起一陣噓嘆。
北大浪漫的校園,讓人恍然大悟:難怪它可以孕育出徐志摩這樣的浪漫詩人。「未名湖」畔垂柳依依,漫步其間,步履自緩、情緒自舒,似乎心也在不經意間沾染了些許浪漫。北大校園深深迷戀著我們,總想再三佇足,只可惜時間總無法由我們自己操控。清華,在忙碌的行程中,被擱置了,或許是下一次再來的緣起,依依不捨中,也仍然要別離。下一次,一定要先深深吸入一口清華的散文氣息,再瀏覽其他風光。
在我們訪問北京之前,人大的師生已經在政大東亞所的師生們的招待下先參訪過了台灣。人大師生們對台灣最大的感受是:關於中國文化的保存,台灣做得比大陸好太多了。乍聽之下很是訝異,中國文化的保存不在大陸卻在台灣!仔細想想也難怪,年輕一代的人大學生們,多出生於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傳統文化早在文革時便被破壞殆盡,他們當然見不到中國文化的精采。負責接待他們的政大東亞所師生們先帶他們參觀了鹿港與台南,有位人大的博士生,特別買了標示「鹿港國中」的書包,當我們回訪北京時,還刻意一路帶著炫燿,對鹿港文化的喜愛可見一斑。
北京與台北,其實流著濃濃的血緣之親,何時,我們這般的熱情招待可以沒有政治的的隔閡?何時,可以不用擔心飛彈危機、不用害怕中共犯台?何時兩岸同胞可以真的以「血濃於水」的親情相互照護、相互提攜?(完)
(本文以授權臺北市南港區公所刊登"南港情"季刊)
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的陵寢,現已改建為定陵地下博物館。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寬闊的殿堂連結而成。在這些殿堂間共有石門七座。石門設計非常科學,由於重心集中在軸部,雖重達四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後殿相當於寢殿,是地宮的主要部分,明神宗與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棺槨便是停放在此。可惜,棺槨四周佈滿了各式各樣的人民幣,幸好現場的棺槨與陪葬品均非真品,否則散佈在人民幣上的細菌,不知要對這些棺槨與古物造成多大的傷害?真不知丟這些人民幣的人是否真的因此逃過了些什麼災厄或招來了些什麼好運?更不明白中共中央政府或北京市政府對這樣的現象為什麼不聞不問?又或者,這也是北京文化之一?
雍和宮是唯一由皇室行宮改成佛寺的喇嘛廟,也是大陸目前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廟,香火鼎盛,又有藏傳佛教博物館之稱,達賴、班禪都曾在此講經。宮宇的建築融合了漢滿蒙藏四族的建築特色,金碧輝煌,飛簷式的屋脊,上有動物塑像,下懸風鈴,可惜,這時我們沒有專屬的解說員,只是趁著別的團隊的解說員解說的機會偷偷去聽一些,沒有機會問問題,問了陪伴的人大同學,也只得到「我想,應該是」的答案。最引我好奇的是:屋脊上翹的兩端為何要懸掛風鈴?人大同學認為是要「傳遞梵音」,真正的答案呢?動物偶塑又有什麼特殊意義?不知是否還有機會去詳細瞭解,或者有人可以解惑?
宮內分別供奉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師、無量壽和布袋和尚。萬福閣所供奉的佛像在地面上的部份就有18公尺,地下部份還有8公尺,直徑8公尺,全部由一棵白檀樹雕刻而成,是世界最大的木雕佛;據說,供奉這尊大佛的萬福閣,是採「先立佛像,後建閣樓」之程序所建。人類果然是聰明的,不會自我設限,總是會彈性運用「規矩」。台灣呢?種種規矩是否在該變通的時候,也會想到人類的最初其實並無規矩?規矩其實是要讓人生活得更方便的工具,而不是要拿來自我設限的枷鎖。似乎,我們的聰明才智更常被太多的知識所苑囿了。
法輪殿內的五百羅漢山是用紫檀木雕成,寬3米多,高約5米,厚30厘米。五百羅漢則分別由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製成,分佈在一座由紫檀木所雕塑而成的假山上。這尊佛像與法輪殿內紫檀木的五百羅漢山,金絲檀木的佛龕,號稱為木雕製品中的“三絕”。
承德避暑山莊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宮殿區是皇帝處理朝政、宴享娛樂、舉行重大慶典、接見重要使臣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苑景區又分湖洲區、平原區和山巒區。湖洲區有江南的特色;平原區有蒙古草原的風光;山巒區則有山嶺森林景象。
昔時,這裡只是遊牧民族每年定期落腳的地方,康熙皇帝北巡狩獵時,偶然發現此地,決定在這裡興建「避暑山莊」,八年間造就了三十六景。康熙為它御筆親題「避暑山莊」,俗稱「承德離宮」,又名「熱河行宮」。大清歷代皇帝每年都會照例到避暑山莊來住個半年,一面打獵避暑,一面遙控國家大事。這裡也是滿清末年,深受宮廷青睞的避「難」山莊。這裡是嘉慶與咸豐兩位皇帝駕崩的地方,咸豐還在這裡簽下「中英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慈禧政變,也從這裡點火。
山莊的構造圖,和大陸的地形圖有相似的地方,洲島錯落的湖區在山莊的東南部,西北廣大的山巒區象徵西北高原,平原區象徵蒙古草原,所以整個山莊就是中國河山的縮影;環立山莊外圍的十二座喇嘛廟,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外八廟」,則象徵著四方的各少數民族。
八達嶺位於關溝北口,是居庸關的前哨陣地,也是古代的交通要衝。登上長城,裊裊雲霧中、只見城牆南北延伸,盤旋在群巒峻嶺中,不見首尾。俗語說:關溝之險不在居庸關,而在八達嶺。毛澤東特立石碑並親題「不上長城非好漢」,是遊客挑戰體力的好地方。
關於大學校園,大陸流行一句話:「北大的校園像首詩,清大的校園像散文,人大的校園就像是一篇論文。」沒有親臨其境,很難想像話裡的意境,親臨其境之後,卻又忍不住頻道:「形容得真貼切」。
我們到訪時,北京不只街上到處是建築工地,人大的校園內也到處是建築工地,剪剪、貼貼、挖挖、補補,只問需要性,卻不考慮藝術性。人大,彷彿是兩蔣時期的政大,是個培育國家公務員的園地。人大的校園最令我難忘的是樹下的莘莘學子,每棵有蔭的樹下都有一張石桌,每張石桌上,都有一位埋頭苦讀的學子。花圃草地一樣不希望有人進入踐踏,所立的警示標語卻是令人倍覺溫馨的「芳草戚戚,何忍踏之」,比對之台灣的:「禁止入內,違者重罰」,讓人不免興起一陣噓嘆。
北大浪漫的校園,讓人恍然大悟:難怪它可以孕育出徐志摩這樣的浪漫詩人。「未名湖」畔垂柳依依,漫步其間,步履自緩、情緒自舒,似乎心也在不經意間沾染了些許浪漫。北大校園深深迷戀著我們,總想再三佇足,只可惜時間總無法由我們自己操控。清華,在忙碌的行程中,被擱置了,或許是下一次再來的緣起,依依不捨中,也仍然要別離。下一次,一定要先深深吸入一口清華的散文氣息,再瀏覽其他風光。
在我們訪問北京之前,人大的師生已經在政大東亞所的師生們的招待下先參訪過了台灣。人大師生們對台灣最大的感受是:關於中國文化的保存,台灣做得比大陸好太多了。乍聽之下很是訝異,中國文化的保存不在大陸卻在台灣!仔細想想也難怪,年輕一代的人大學生們,多出生於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傳統文化早在文革時便被破壞殆盡,他們當然見不到中國文化的精采。負責接待他們的政大東亞所師生們先帶他們參觀了鹿港與台南,有位人大的博士生,特別買了標示「鹿港國中」的書包,當我們回訪北京時,還刻意一路帶著炫燿,對鹿港文化的喜愛可見一斑。
北京與台北,其實流著濃濃的血緣之親,何時,我們這般的熱情招待可以沒有政治的的隔閡?何時,可以不用擔心飛彈危機、不用害怕中共犯台?何時兩岸同胞可以真的以「血濃於水」的親情相互照護、相互提攜?(完)
(本文以授權臺北市南港區公所刊登"南港情"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