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毗婆舍那染?
何謂毗婆舍那染?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32018059
--------------------------------------------------------------------------------
觀的染(毗婆舍那染),共有十種觀的染:
1)光明:
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候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這種境界而起貪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
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合。
3)喜:
因為修行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舍那時是不會有喜的感受,因為體會到三法印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4)輕安:
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法印不可能以輕安而體證的,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
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
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的老師告訴他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
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現起:
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然後他會偏離當下而無法繼續修行。
9)捨:
有時猛烈的捨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煩惱為涅槃所滅但他仍有邪見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
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毗婆舍那染是一種內觀的染著,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產生他已經沒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他是以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舍那四念處禪觀了,因為毗婆舍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舍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修行不太精進的人(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的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凈中,此智(第四階智--生滅隨觀智 )至第十一階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詳
生滅隨觀智
http://home.kimo.com.tw/dhammachanda_1/nnn_third.html#3-1-4
2006-03-21 15:22 補充
(七)十種觀的染
什麼是十種染?即(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9)捨,(10)欲。
其次以此初的觀法而開始作觀者,會生起十種觀的染。此種觀的染,對於已得通達的聖弟子行邪道者,放棄了業處者及懈怠者是不會生起的,只是對於正行道如理加行而作初觀的善男子才會生起。
清 淨 道 論
第二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chap20.htm
寄件者: *呆文 ,回覆 留言 1 傳送時間: 2006/3/21 下午 06:05
9)捨:不是捨棄什麼的捨,是翻譯時找不到更適當的中國字!
捨:是前六覺支已完成,捨覺支現前,是如實正觀,平等心面對一切苦樂!
並非無法繼續修行,而是正住四念住的繼續修行。
四種所緣境事(取自解深密經)
這是個人所解釋,與大師解法不同,如果你要拿去和別人諍論,被砍可不要怪我,有人聽到經名反應就不一樣了。
一、有分別所緣境事(觀所緣):
色法相:眼識色相、耳識聲相、鼻識香相、舌識味相、身識觸相。這是外法相,看到的是物質世界的色法,雖人每個人所看到的影像都不一樣,但色法是可以指的出來的。稱有分別影像。
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止所緣):
名法相:意識習氣的內法色聲香味觸相,這是精神世界的名法相,每個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樣,但能量指不出來無法亙相對照,表達上比較不容易。透過內觀體驗還是可以了解。
三、事邊際所緣境事(止觀雙運所緣)
(一)人當下可以覺知的境界影像包把內外法相,有所緣時心才出生,無所緣時心則不心,唯識所現。在解深密經的所緣都是識,都是究境法。和南傳的止所緣概念法,觀所緣究境法,是有不同的。而且各派所說的止和觀定義也不一樣。
(二)唯心所現,這個心指的是習氣,習氣只有集滅的變化。止觀雙運能觀斷觀無欲觀滅,這是七覺支中的捨覺支。滅習氣是事邊際所緣的開始。
(三)緣起法可以和四識住、五取蘊、界相應、四念處結合,可以劃成相關的圖形,有助對習氣的了解。例如:
無明(我)
行(所)習氣可以分為四識住觀察其流出的集滅
識(界)別知相名色所緣的境界
名色(觸)
六入處(想)
觸(欲)
受(覺)
愛(熱)
取(求)
....接下來你可以自己結合
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滅習氣)
可以現見法滅熾燃,不用等到來世,也不用三大阿僧袛刦。完成四聖諦。
欲惡法與欲善法
一、欲惡法的我慢習氣流出時,別人都要照我的意思去做的欲望,有四種情形:
(一)別人不照他的意思走,做的不好:沒有理由,都是對方不好不照我的想的走,他趁機就攻擊。
(二)別人不照他的意思走,做的很好:別以為欲惡法的人會幫助,他怕你以後騎在他頭上,十業法的攻擊更可怕。還會明著打暗地破壞,沒有親情的,只有欲望。
(三)照他意思走,做的不好:還是攻擊別人,都是別人懶惰....。沒照我想好的方法去做。
(四)照他意思走,做的好:他就把自我提高,不斷的說自己有多利害如果沒有他世界就沒希望了,把別人攻擊的一無是處。
欲惡法的人永遠都是已高人低,都是別人不對,別人活的下去嗎?當這種知見在做內觀時會不會殺自己,搞到自己瘋掉,所以欲惡法的人一定殺別人,不會想學內觀殺自己。
二、欲善法的人完全相反,自利利人。
三、陰影投射作用:習氣流出都是別人的錯。不知是自己的問題。會不斷不斷的攻擊別人。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