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精彩100---國寶總動員(一)
吃完飯走到第一展覽室買票,大人NT$160,學生NT$80,拿著小旗子的導遊帶著一群又一群的各國遊客,在入口處排隊等候,大廳裡悶著人們壓低聲音交談微微的嗡嗡聲,故宮博物院的展品是不准拍照的,便把包包跟相機都寄放櫃台,只帶著錢包、涵涵跟睿睿進場。
出門前查了網站,這次國寶總動員是從故宮68萬件收藏品中挑出133件,件件都是國寶中的精品,前陣子讀了蔣勳的『手帖—南朝歲月』,對照國寶總動員中特展清單,赫然出現『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蘇軾 書黃州寒食詩 卷』、『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唐 懷素 自敘帖』,這….無論如何都得跑一趟故宮博物院才行。(關於國寶總動員特展詳情,請看:http://www.npm.gov.tw/exh100/treasures/index.html)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晚期 玉人面紋圭。
母子倆站在展台前觀察很久,大惑不解:『既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晚期的玉圭,上面為什麼有楷書刻字?』而且跟相片不同的是,現場看到玉圭被『反著放』,楷體字是上下顛倒的,堂堂國家博物院,怎麼會這樣?說是人面紋,哪有?回家又上國寶總動員網站再看一次(http://www.npm.gov.tw/exh100/treasures/cn/img2_2.html),才發現是自己功課沒做完整,真的要『反著放』才看得出人面紋,而楷體字是乾隆時刻上去的,真是錯怪博物院的專家們了。
西周晚期 銅散氏盤
說明牌寫著:盤內共鑄銘三五0字,記述西周時夨國向散氏轉讓田地的過程。起因是夨國侵犯了散邑,所以用田地來賠償散,銘文詳細記述踏勘田界的路綫。睿睿看完說明,又觀察了散氏盤:『媽~這個紋路跟上次去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看河姆渡的陶器不一樣耶!』睿媽卻跟睿睿說:『基本上,我只認識迴字紋跟雲紋兩種啦,我看不懂這什麼紋耶!還有,你會不會覺得這個盤子長得很像拜拜時拿來放水果的那種盤子啊?刻了字以後,還能放水果嗎?』
西周晚期 銅人足獸鋬匜(ㄆㄢˋㄧˊ)
鋬: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匜:1. 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2.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所以鋬匜就是有提把的澆水壺的意思啦!
母子正在參觀的時候,遇到一位導覽員正在說解:「匜」與「盤」是古代行盥禮的必備禮器:受洗者雙手置於「盤」上,侍者以「匜」裝水,從上方澆於受洗者雙手。「匜」的器身大多寬廣有如水瓢,一側有流,以便倒水,另一側有把手,方便持拿。本器把手如龍,而最特殊的是器底的四足,為雙手交握的小人,似為異族僕役者,在青銅器中較為罕見。以人形作器足的風氣,大約盛行於西周晚期,延續至西漢。(http://antiquities.npm.gov.tw/~textdb2/NPMv1/show4.php?_op=?accessionNo:%ACG%BB%C9002392N000000000)
母子倆又在散氏盤跟銅人足獸鋬匜間來回走了兩趟,研究到底如何洗手?這水量澆淋到盤中會不會溢滿出來?最後睿睿說:『看來看去,我覺得那隻鹿最可愛。』但是睿媽還是一直想:『為什麼盤子可以拿來刻字、裝水,卻不能裝水果跟食物?啊~到底是可不可以?』
東漢 玉辟邪
導覽員說辟邪就是現在我們說的貔貅,通常是公母一對,但是要怎麼區分呢?答案是從頭上的角來區分,像獨角獸一樣,有一隻角的是公貔貅。相傳貔貅愛食金銀財寶,而且只進不出,若請貔貅回家招財的話,得特別注意,因貔貅是古代人的葬器,依陰陽五行的說法,若是請一對便罷,只請一隻的話,可千萬不能請母貔貅,屬陰,不太吉利喔!(http://antiquities.npm.gov.tw/~textdb2/NPMv1/show4.php?_op=?accessionNo:%ACG%A5%C9002789N000000000)
西漢晚期至東漢 金片包玉豬 一對
導覽員說:這也是陪葬品,給往生之人握在手上。沒被金箔包到的地方,被沁成白色。古人相信玉器有增強精氣的功能,希望逝者肉體不朽、靈魂長存;由於豬的繁衍相當快速,會給家族帶來財富與興旺,因此玉豬握在手上,期待逝者能夠保佑後代,多子多孫、累世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