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4 19:18:14葉子

鉅亨看世界-櫻花再度怒放

鉅亨網
2008 / 10 / 24 星期五 18:00
回顧往昔時光,似乎就在不久前,日本還身陷在既深且長的金融危機當中。那時資本雄厚的美國銀行與私人股權公司在斷垣殘壁中搜尋寶貝,而他們慧眼獨具,挑上便宜的黃金,一陣討價還價之後,迫使日本金融體系接受了外來的衝擊。

 

現在,信貸危機讓西方銀行家靠著牆排排站好,態勢完全扭轉過來。日本金融集團迅速採取行動,搶購歐洲和美國有價值的資產,這散發一個強烈的隱形訊息:日本重回國際舞台上活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當西方的競爭對手已經疲累不堪、彈盡援絕,日本銀行卻聞到幾十年才有一次的好機會,他們正要搶佔市場、改造國際金融版圖,大舉獲利

日本最大券商Nomura(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日前成功收購了倒閉的 Lehman Brothers在亞洲與歐洲區業務,以 2億2700萬美元的便宜價格拍板定案,目前擔任野村資產管理營運長的柴田拓美提到這一點,難掩得意之色。

柴田拓美表示,「如果我們自己來開拓這些平台,恐怕要耗去10年之久,但現在一夜間就通通是我們的了!不買的人是傻瓜。」

Mitsubishi UFJ(MUFG)金融集團大概也深有同感,因為10月這家日本最大銀行已經完成對知名美國投資銀行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的鉅額投資案,90億美元中有78億美元可轉換優先股,股息 10%,轉換價格為每股 25.25美元,另外有12億美元非轉換優先股,股息 10%。消息公布後,Morgan Stanley破除垮台擔憂,股價應聲大漲。

Mitsubishi UFJ得到Morgan Stanley 21%的持股,儘管是以保守謹慎聞名的日本金融機構,Mitsubishi UFJ短短 2天就湊集將近 11%的股東權益。

大和勢力崛起還不只這一樁,今年年初,日本第二大銀行集團Mizuho(瑞穗)向 Merrill Lynch出資12億美元求婚,7月Sumitomo Mitsui(三井住友)也曾表示以10億美元投資英國Barclays(巴克萊)。

UBS 投資金融部門東京區主管 Tom Ito表示,「這代表日本金融機構已經恢復強健,現在非常積極向海外擴張。」

日本金融霸業要回溯到1980年代─當時股市房市風起雲湧,是日出之國的黃金時期,金融機構挾著舉國鉅量儲蓄揮軍渡海,意圖征服全球。但短短不過幾年,房地產泡沫化,引發許多日本銀行因不良債權暴增而資產大縮水、體質惡化。1992年年底,東京房地產價格下跌 60%,承作不動產貸款的銀行爆發危機。

1997年11月日本三洋證券負債3736億日圓宣布破產倒閉、四大券商之一山一證券也在同月月底宣布倒閉,1998年日本財政部宣布將日本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收歸國有,1999年日本金融監督廳將國民銀行、幸福銀行、東京相和銀行收歸政府管理

日本政府被迫注入資金穩定市場避免金融體系瓦解,如果沒有政府在背後支援,目前許多主力銀行與大型企業交叉持股的情況早已崩潰。

1990年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度過所謂「失落的10年」,銀行退出海外市場、撤回國內進行資產基礎的重新整頓。如今發生的金融危機,讓日本金融機構眼睜睜看著國際市場重蹈當年覆轍。

儘管日本經濟溫和復甦,但貸款業務仍舊無法恢復昔日風光。Standard & Poor’s東京分析師 Naoko Nemoto 表示,去年三大主要銀行放貸下滑2.5%,銀行獲利空間非常小。

同樣的情況在全日本金融部門上演,從銀行到券商、保險企業。以野村證券為例,該企業在日本的主導性地位日漸遭外國投資銀行與日本大型銀行的券商子公司威脅,在 Lehman Brothers破產倒閉前,Lehman Brothers 仍是東京證交所當中最大的交易券商─勝過野村證券。所以任職野村的柴田拓美才會說:「我們並沒有那麼滿意現狀。」

這兩年,日本非壽險險商也同時面臨保費收入下滑的困境,原因泰半是汽車銷售數字不佳,導致車險的業務跟著萎縮。因此日本最大保險集團Tokio Marine Holdings Inc.(東京海上)在今年 7月決定以47億美元購併美國保險企業 Philadelphia Consolidated Holding Corp.(PHLY-US),儘管去年12月已宣佈耗資4.422億英鎊收購英國公司Lloyd' s of London insurer Kiln Ltd.。

除了國內獲利不容易外,由於日漸轉向跨國經營的日本企業客戶越來越多,日本金融機構不能不積極向外尋求擴張,以服務日本企業戶。因為日本人口持續減少,許多原本固守國內的日本企業追隨Toyota(豐田)和 Panasonic(松下)腳步向海外開發市場,例如 Japan Tobacco(日本煙草公司)、Asahi Glass(旭硝子)。

但為了在海外市場生存,即便服務對象仍是日本企業,日本銀行和券商依然要努力勝過西方競爭對手。像 3年前Lehman Brothers之所以站穩東京證交所的地盤,乃因他們提供了客戶高頻率交易的服務,深受避險基金青睞,導致日本野村證券爭霸失敗。

日本金融機構在危機之後修養生息期間,又累積了可觀的資產,這方便他們重出江湖。一位野崎先生表示,「現在日本銀行的資產更透明,呆帳準備金的要求也更嚴格,因此對金融機構的財務體質有較大的信心。」此外,專心經營國內也讓日本金融機構降低涉足歐美金融危機的風險。

在信貸危機爆發之前,很少有適合的海外銀行進入日本金融機構的購併名單,因為價格實在太過昂貴。一位日本投資銀行家估計:「 Lehman Brothers在 1年前市值大約 200億美元,亞太區約佔 40%,因此野村至少要付80億美元才能買下來。」但今年秋天,野村證券只以1/30的價格就撿到這項便宜好貨。

因此,儘管現在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籠罩、跨國投資銀行的前景未明,但只要機會浮現,就連最小心謹慎的日本銀行家都蠢蠢欲動。MUFG甚至把調查Morgan Stanley的時間從最初規劃的 1個月縮短到 1個星期,不過,Morgan Stanley單週重挫 60%、一度跌破每股 7美元,也是MUFG急於入主救援的原因。

但日本銀行作出一系列反常的大膽舉動,他們面臨兩個重要問題:首先,當投資銀行的商業模式目前備受放大鏡檢視、獲利幾乎蒸發的情況下,應該搶時間入主嗎?

分析師認為,利潤豐厚的資產投資和基本經紀業務可能銳減,這迫使投資銀行重回老本業─較穩定但獲利較少的收費諮詢業務。然而從日本的觀點來看,即使按部就班靠穩定顧問報酬賺錢,仍然非常有吸引力。這有助於多角化經營、降低房地產市場下滑帶來的衝擊。

任職 Japaninvest的分析師Brian Waterhouse表示,「金融版圖正快速變化,雖然今後長期獲利可能不如以往,但市場對集資和專業訊息的需求仍然存在。」

另一個問題在於,日本金融機構能否轉型?他們能否從日本優秀的國內企業轉換為高竿的全球企業?Brian Waterhouse 指出,打天下和治天下畢竟有差別,日本金融機構面臨挑戰。

野村證券購買 Lehman Brothers之後能否成功,取決於能否留住優秀的前朝元老、能否持續吸收Lehman Brothers 公司文化的優點。為此,野村證券已經快速採取行動,決定透過獎金紅利留住原班人馬,另外也安排了 3位非日籍人士進入野村證券董事會,期望能為管理團隊注入國際化思維。

有人警告,日本金融機構的典型特色(如官僚化、內視文化)可能造成與西方銀行合作的一大障礙。Brian Waterhouse 就認為,日本銀行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救世主。

不過在MUFG的情況中,他們還沒碰到什麼文化衝突。10月初美國政府解除了對MUFG長期的營運限制,允許該集團申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擴大美國市場,MUFG將可以在美國經營各種業務,從傳統的商業金融到證券和債券交易,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完全收購美國金融服務公司。

JP Morgan 駐東京金融產業分析師笹島勝人表示,「Morgan Stanley和MUFG明年 6月前提出的戰略合作計畫,將展現日本銀行是否轉型成功。」剩下的時間並不多。

事實上,日本政府官員幾個月來已經悄悄提出預警,要保持西方金融機構不滅頂,必須有大量資本源源注入。與日本1995年以來漫長的10年金融復甦期不同,許多人認為這次美國次貸風暴的發展速度迅猛,最終一定要靠政府大規模介入。而觀察家則密切關注日本歷史經驗,希望找出目前金融危機的後續發展線索。

雖然日本經驗與歐美畢竟有重大差異(特別是通縮長期持續的環境),但日本提供了很好的前車之鑑,讓各國政府了解如何對銀行進行實際的緊急紓困。

1990年日本資產泡沫挑起房地產和股市價值嚴重下挫,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因此傷痕累累,但直到1997年三洋證券、山一證券、北海道拓殖銀行出事前,日本銀行都沒有仔細檢討問題癥結。當時日本政府很難說服銀行接受政府干預,一位日本央行的資深主管表示,「銀行不願讓政府干涉管理,也不想受到政府限制」。

最後日本銀行不情願地承認問題嚴重,政府分三批將資本注入金融體系,首先是1998年春天日本政府為21家機構提供 1兆8000億日圓的資金;第二次則是1998年日本信貸銀行(Nippon Credit Bank)與長期信用銀行倒閉後;最後是1999年以嚴格的監管規定強迫32家企業集資並接受政府總額 8兆6000億日圓的援助。

當然條件越來越嚴格,前日本央行官員表示:「第一次政府的注資非常慷慨,完全看銀行意願。接下來就比較強制了,首先會要求銀行在一段期間內降低負債,然後要求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接著是降低人事成本。銀行要努力達到目標。」

許多銀行大量擴展放貸、減輕債務,並修補資本適足率,在1998年及2001年的兩次日本經濟大蕭條、慢性通縮中,這些銀行撐得很辛苦。

結果,隨著銀行核銷不良貸款,新的問題又出現:放貸減少。根據大和總研顧問、前日本央行理事成員田谷禎三的說法,1995年日本銀行放貸總額從 600兆日圓下滑到2005年的 400兆日圓,也就是說日本銀行很難在沒有資金流入的情況下保持資本適足率。

日興花旗集團經濟市場分析主管村島喜一表示,有些銀行只好「粉飾太平」做數字給監管機關看,讓政府相信他們按照規定放貸給中小企業。熟悉這些金融機構的官員坦言,種種紓困條款對這些機構根本沒有效果。有些人認為,設定越多規定,銀行需要的復原期越長。

麥格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Jerram表示,「日本從來沒有對過度資本化的銀行注入足夠資金。」他認為只有注入比實際銀行需求更充沛的資金,才能夠讓銀行願意重拾風險胃納,銀行身上肩負的信貸功能方能正常運作。

2005年 3月,銀行總資產中不良貸款佔據的比例已經大幅下滑,從緊急時期的8.4%大幅降低到2.9%,當時注資12兆2000億日圓也已經還清了 9兆2000億日圓,但是整個過程之漫長而痛苦,直到現在日本銀行都很難增加放貸。

日本經驗到底給世界什麼教訓呢?大和總研顧問田谷禎三認為,金融機構通常需要比預期中更多的資金,他還表示,設下非常嚴格的條件會造成反效果,只是拖延了必要的調整和修正期。

田谷禎三說,「對於歐美機構,我不認為可以期望銀行主動放貸。大家忙著助消不良資產就已經忙個沒完了。依據泡沫化的規模大小,該發生的總是該要發生的。」

(林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