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3 00:00:00台鈴(李道雄)
[醫療保健]:我真的骨鬆了嗎?
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對健康威脅日益明顯,世界衛生組織更提出警告, 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2大健康殺手!
根據統計, 國內65歲以上女性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 但很多民眾卻都忽略它,醫師建議民眾不妨花一點時間, 評估自己是否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及早做好必要的保養。
骨鬆症的危險因子
台中童綜合醫院骨科主任徐少克指出,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有下列幾種,民眾可依照以下因子進行評估, 如符合項目愈多,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也愈高,包括:
1.父母有骨質疏鬆症引發的骨折。
2.體重輕於同齡之第25百分位或BMI<20KG/M2。
3.年輕時有不明原因的骨折。
4.40歲之前停經。
5.累積達兩年以上無經期。
6.長期使用類固醇(每天使用劑量5毫克以上)。
7.老年失智無戶外活動。
8.甲狀腺機能亢進1年以上。
9.肝硬化。
10.長期抽菸、喝酒。
11.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者。
12.類風濕性關節炎者。
徐少克說,罹患骨鬆症者發生骨折的機率約為腦中風的2~4倍; 且骨鬆引發髖骨骨折人口每年約增加5%, 而發生髖關節骨折第1年的死亡率,男性為22%,女性為15%, 相當於乳癌末期死亡率,顯見其死亡威脅是不亞於癌症的。
治療篇
骨密度可以增加嗎?
面對骨質疏鬆的治療,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使骨本穩固, 且能降低骨折的發生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 骨鬆學會理事吳至行表示,骨質疏鬆治療藥物有諸多進展, 除了達到有效預防骨折外,目前已有1年1針的新藥問世, 希望提高用藥順從度,讓療效不打折。
吳至行指出,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的療效, 主要以能否增加骨密度以及預防骨折發生為評估標準, 而現行的治療藥物包括雌激素、雙磷酸鹽、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劑、抑鈣激素、 合成副甲狀腺素及鍶化合物等,都能達到一定療效。
吳至行解釋,這些骨質疏鬆治療藥物, 除了合成副甲狀腺素以及鍶化合物可能增加造骨細胞的活性, 來增加骨質密度外,其餘4種幾乎都是針對降低骨骼內的蝕骨細胞( 又稱為破骨細胞)的活性,來達成減少骨質再吸收的狀況, 最後達到維持骨質密度以及增加骨質密度的效果。
保養篇
骨質疏鬆是無聲無息的健康殺手, 而要避免因為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等問題,就要提早存骨本。 台北慈民骨科診所院長盧異光指出,骨質疏鬆的治療是全方位的, 不單只是藥物的治療而已,還應包括良好的預防工作, 因此除了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補充之外, 還得有運動等的生活配合,才能確保留住鈣質,遠離骨鬆。
盧異光表示,骨質疏鬆的預防應該是從小做起, 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增加,大約在20~ 35歲時達到最高峰,然後就以每年0.5%~2%的速度流失, 50歲停經後,女性因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的影響, 蝕骨細胞活性增強,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比男性快3倍, 成為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此外, 男性在70歲之後也會因老化而成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不得不注意。
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
預防骨質疏鬆鈣質補充是基本的,盧異光表示,以煮飯來比喻, 鈣質就像米一樣,沒有米就煮不出飯來,要讓米煮成熟飯就要加水, 也就是必須有維他命D的配合才能幫助鈣質的吸收。
盧異光指出,鈣質要溶解才能被小腸吸收, 而維他命D是鈣在小腸吸收時的必要輔梅, 它扮演著協助調節體內鈣平衡以及鈣吸收的角色,國外研究顯示, 若同時給予維他命D與鈣, 會比單單只有補充鈣更能夠增加骨質的密度, 大幅減少老年人骨折發生的機率。
那麼每天要補充多少鈣質和維他命D才夠?盧異光表示, 目前建議一般人每天鈣質補充約800~1000毫克的, 懷孕婦女要補充1200~1500毫克, 停經婦女應補充1200毫克,年紀大、 有骨鬆的老人則要補充1200~1500毫克。
鈣質補充除了透過鈣片之外,也能由飲食中獲得,盧異光表示, 乳製品是鈣質最豐富的食物,包括牛奶、起士、優格、 奶粉等都富含鈣質,此外,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以及芝麻等都富含鈣質,可以多吃。
至於對鈣片的選擇,盧異光表示,坊間鈣片成分很多種類, 有磷酸鈣、碳酸鈣、檸檬酸鈣等,其中以檸檬酸鈣可能較好吸收, 但也因人而異。
至於維他命D,一般建議每天至少補充400國際單位以上,而肝、 腎功能健康的人,每天日曬15分鐘就能使維他命D轉化成D3, 能有效地促進鈣質吸收。
負重訓練可增加骨本
但盧異光也提醒,單有鈣質和維他命D補充是不夠的, 必須有運動配合,特別是負重訓練及肌肉收縮、拉扯骨骼的運動, 才能刺激骨頭對鈣質的需求,才能真正增加骨本。
盧異光表示,運動不但能改善骨質,增加與強化骨密度外, 也能讓老年人增加靈活度,如散步、游泳、水中走路、騎腳踏車等, 都能增加平衡感和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