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4 01:00:00台鈴(李道雄)

[新北市]:淡水教會(淡水禮拜堂)~始建於一九三二年,仿歌德式紅磚建築

淡水教會(淡水禮拜堂)~始建於一九三二年,仿歌德式紅磚建築 

牧師:江永遠
傳道:蔡維倫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馬偕街八號
電話:2621-4043
傳真:2622-0647
重光托兒所:2621-4100
網址:
www.mackay.com.tw
電子帳號:mackay.tamsui@msa.hinet.net
 
歷史沿革
淡水教會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淡水禮拜堂能有今日的榮景則是歷經了兩次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可見這禮拜堂的興建完成,是非常艱辛的。
和淡水有深厚關係的偕叡理牧師DrGeorgeLeslieMackay人稱馬偕博士,他十歲時聽到宣教士賓威廉牧師在教堂中報告中國宣教的情形深受感動,就決定一生也要做宣教士並且向中國傳教,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任小學教員,接著在多倫多大學諾士神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深造,直到二十七歲加拿大教會決定讓馬偕前往中國宣教,並立他為牧師。
淡水禮拜堂的設置如從馬偕博士於1872年租屋算起,可分為五個階段,如從禮拜堂今址的改建情況來看,可分為三代。馬偕博士於西元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也學習閩南語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賃的房子,不但是作為醫院,也是傳教的地方。
而在1873年為第一批信徒施洗,因無教堂僅在租用住宅內進行。為了擴大宣教經常率領學生到各地傳教,開設教會交由學生主持。
雖然經歷許多波折,卻能讓教會分布於整個北臺灣,而北部第一所教堂設於五股,淡水教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的。
淡水禮拜堂隨著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設於正門上方。
1928年因不敷使用,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會友、學生和各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27條(86.5.14公布) 
公告日期     1998/08/29 公告文號 (87)北府民二字第271355號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新北市 淡水區
地址或位置   馬偕街8號
經度         121.438406731929 
緯度         25.1718805573663 
主管機關     名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     (02)2960-3456 #4552
聯絡地址     新北市 板橋區 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創建年代     清光緒年間
創建年代     西元 1872 年
竣工年代     清光緒年間


  外觀特徵
淡水教會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淡水禮拜堂能有今日的榮景則是歷經了兩次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目前之教堂竣工於1933年,設計者為偕叡廉先生。

使用情形
目前仍作為淡水教會禮拜之用,地下室為教會辦公室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前庭綠化與禁建

附近景觀
旁為偕醫館,巷道出口為馬偕像

土地使用狀況
未修復

構造
淡水禮拜堂隨著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設於正門上方。1928年因不敷使用,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會友、學生和各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材料
鋼骨,RC柱,磚造白灰牆。

簡介
淡水教會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淡水禮拜堂能有今日的榮景則是歷經了兩次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可見這禮拜堂的興建完成,是非常艱辛的。
和淡水有深厚關係的偕叡理牧師Dr George Leslie Mackay人稱馬偕博士,他十歲時聽到宣教士賓威廉牧師在教堂中報告中國宣教的情形深受感動,就決定一生也要做宣教士並且向中國傳教,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任小學教員,接著在多倫多大學諾士神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深造,直到二十七歲加拿大教會決定讓馬偕前往中國宣教,並立他為牧師。
淡水禮拜堂的設置如從馬偕博士於1872年租屋算起,可分為五個階段,如從禮拜堂今址的改建情況來看,可分為三代。
馬偕博士於西元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也學習閩南語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賃的房子,不但是作為醫院,也是傳教的地方。
而在1873年為第一批信徒施洗,因無教堂僅在租用住宅內進行。為了擴大宣教經常率領學生到各地傳教,開設教會交由學生主持。雖然經歷許多波折,卻能讓教會分布於整個北臺灣,而北部第一所教堂設於五股,淡水教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的。
淡水禮拜堂隨著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設於正門上方。
1928年因不敷使用,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會友、學生和各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現狀
作為教堂使用,目前保存良好。

是否辦理容積移轉

建築風格
仿哥德式建築,有尖塔,尖拱圈,飛扶壁

格局
教堂內部以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四面窗戶為彩色玻璃,左側為鐘塔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怎麼會狠心傷害我 - 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