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02:00:00台鈴(李道雄)

張家界旅遊第四天(四)~大庸府城~多民族文化展示館

大庸府城~多民族文化展示館

大庸府城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中心解放路,是在張家界六百多年老府衙舊址上興建的、以展示張家界幾千年歷史及土、白、苗、瑤、侗五大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人文景點。
 
大庸府城內擁有國內首家多民族文化遺產展示館和張家界博物館。2005年7月,投資商在古城舊址上重新打造了這座嶄新的被賦予更多文化內涵的人文景區,並於2007年6月30日隆重開業。
 
大庸府城佔地45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由八座樓群組成,建築呈明清時期土、苗、白、瑤、侗等少數民族建築之風格。
 
整個府城從南至北呈階梯狀拾級而上,府城中心為中央景區,從南門至中央景區依次有朝天樓、天街、“大庸府城”石碑、虎溪、虎乳銅雕、府城牌坊、大庸衛軼官名錄、照壁、府城門、虎?香爐、府衙門、朝陽樓等十二大人文景點,均依古城舊製或傳說而建,分別承載不同的文化內涵。
 
大庸府城所在地是一塊有著豐厚歷史和人文資源的寶地,自明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始在此設大庸衛,一直到當代的大庸市政府、張家界永定區政府,先後經歷了4個朝代(時代)、40個皇帝(元首)、630多年漫長的演變史。
 
遊走大庸府城,既可以看到土家吊腳樓的古樸大氣,苗寨的神奇秀美,侗族風雨橋的浪漫多姿,瑤族盤王殿的神秘威嚴,還可以看到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的清幽絢麗。
 
簷角飛揚的馬頭牆,精緻秀美的雕花門窗,藝術而靈動的銜接古往今來,將民間淳樸又細膩的藝術風格發揮到極致。 
 
▼大庸府城

 大庸府城的“大庸府”牌坊,是府城的制高點,也是府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牌坊材料為大理石,上刻楹聯和浮雕及《大庸源流》,前後有雄獅拱護,顯得氣勢森嚴,凜然不可冒犯。
 
楹聯內容雅緻,書風灑脫,刻工精細,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遊客在此憑高望遠,吟詩作對,發思古之幽情,求人生之真諦,不失為一件雅事。
 
▼“大庸府”牌坊

 ▼大庸源流

 ▼大庸府城記


 ▼大庸衛是西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在此設置的~台鈴嫂在大庸衛留影

 ▼李道雄在大庸衛留影

▼大庸衛的背面

 ▼聖慈普濟

   在大庸府城有一座虎乳銅雕,這座銅虎是目前國內最高大的銅虎,此虎淨重約4噸,由青銅鑄造。
 
虎的身下有一個小孩和一只小老虎在吃奶,這是根據土家族虎乳神鞭的傳說故事鑄造的。
 
湖南省張家界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土家人尚虎,虎是土家人的圖騰。
 
因此,虎是張家界的標誌,如同獅是新加坡的標誌一樣。
 
▼虎乳銅雕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彞語支。
 
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土家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
 
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 ”“打傢伙”等。
 
▼土寨

 ▼土寨的解說

 ▼土家各種藥酒

▼酒

 ▼土家獨輪搬運車

 ▼土家織布機

 ▼床

產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錦,歷史源遠流長。為我國少數民族織錦之一。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大明一統志》稱之為“斑布”。宋代稱“溪布”、“溪洞面”。
 
土家錦的主要原料是絲線、棉線和毛絨線。它的織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的腰機式織法,把經線全拴在腰上,以觀背面,織出正面。這必須對樣式花紋及色彩勾勒有純熟的記憶才能織好。
 
這種織法織出來的產品美觀整齊,結實耐用,光澤永存。它的畫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鑒豔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後彩虹,色彩秀麗,自然生動。
 
也有的受宗教繪畫的影響,具有素雅、古樸、沉著的特點。在紋樣組織結構上,多以菱形結構、斜線條為主體,講究幾何對稱,反覆連續,共有上百種傳統紋樣。

土家錦的品種有香袋、服飾、旅遊袋 、沙發套、坐墊、室內裝飾、被面、披甲、背袋等,美不勝收。
 
▼土家織錦

 ▼土家織錦的解說

 ▼粑錘

 ▼李道雄在土家館內留影

 ▼台鈴嫂在土家館內留影

 ▼吊腳樓多屬清朝和民國初期建築,為湘西民居中傳統的建築之一,據說它有很多居住之妙處,不僅防潮、避濕、通風,且節省土地。

 ▼土家農用器具

 ▼土家竹編器具

 ▼木盆

 ▼土家人供奉"八部大神"(土家族人的祖先)

▼"八部大神"簡介


 ▼方凳

 ▼轎子

 ▼斗笠



 ▼灶

張家界博物館總面積為1300多平方米,主要以文物、史籍、圖表、模擬場景等為載體,輔以聲光電動,向遊客講述歷史的記憶碎片。現館藏國家級文物達300多件,其中有8件國寶一級文物。
  
博物館充分利用現代人工置景,輔以聲光電動等高科技手段,對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八幅羅裙、跽坐銅俑等許多等國寶級文物進行展示,讓遊客清晰地了解湘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厚重以及其曾經擁有的燦爛文明。
 
▼張家界博物館

 ▼張家界博物館

 ▼土地公與土地婆

 ▼"擋箭牌"就如同"石敢當"

江永女書是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它起源於中國南部湖南省的江永縣。所以又名江永女書。
 
歷史上主要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的神秘文字,男人無法了解這些文字的意思。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的文化水準提高,女書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境地,現在女書基本上只是在一些農村老年婦女中使用,瀕於失傳。
  
1982年,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女書,震驚世界。
 
女書文字的特點是書寫呈長菱形,字體秀麗娟細,造型奇特,也被稱為“蚊形字”。
 
今天蒐集到的有近2000個字符;所有字符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畫,可採用當地方言土語吟誦或詠唱。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

灘頭,一個湘西南資水河畔的古老小鎮,漫山遍野的楠竹、清澈見底的溶洞溪水和古樸淳厚的民風,孕育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珍品~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浮水印年畫。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年,灘頭年畫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艷麗、潤澤的色彩,古拙、誇張、飽滿、個性化的造型方法,純正的鄉土材料和獨到的工藝,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藝術效果。
 
灘頭年畫從造紙原料的選擇、紙張的製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繪,一張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
 
從手工造紙到年畫成品都在一個地方生產,在全國年畫製作中極為鮮見。

灘頭年畫分為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無論是門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內容,都在小小的年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老鼠娶親》、《秦叔寶.尉遲恭》、《和氣致祥》,幾乎每幅年畫都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現存的四十多個品種成為見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趙公元帥

 ▼灘頭年畫~秦叔寶

 ▼灘頭年畫~佛祖大帝

 ▼灘頭年畫~尉遲恭

 ▼製作灘頭年畫之工具

 侗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和廣西的交界處,此外湖北省的恩施、宣恩、咸豐等縣(市)還有數萬人。

侗族人口總數為約296萬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寮國也有一個分支,叫「康族」。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原無民族文字,1958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間戲曲~侗戲。現在大部分通用漢文。

侗族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木。以生產魚粳稻為主,善用稻田養魚。林業以產杉木著稱。

侗族的簫與笛是中國傳統的樂器之一。侗族還以建築藝術見長。每個寨子都有造型別致的木樓。這種不用一釘一鉚的木結構建筑吸收了中國古代亭台、樓閣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百越、隋唐五代宋朝時期的「僚」、元明清時期的「峒人」,後來又有許多漢族人來到他們的居住地,與當地人混合而成。
 
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今天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這些地方的居民統稱為侗族。
 
▼侗鄉館

 ▼祭薩

侗族鼓樓:侗族,有南、北部兩種方言。鼓樓是侗寨的重要標志和侗家人議事的場所。 南部方言的侗族,最喜愛在寨中修建鼓樓。即木樓上放有一面“樺皮鼓”或“牛皮鼓”。

 ▼李道雄在侗族鼓樓前留影

 ▼木樓上放有一面“牛皮鼓”

▼鼓樓頂

 ▼竹製樂器

 ▼台鈴嫂在館內留影

 ▼侗族黑飯

 ▼黑飯的解說

▼侗鄉銀飾

 ▼侗鄉銀飾

 ▼侗鄉銀飾的解說

 ▼侗族酸魚

 ▼酸魚的解說

 ▼侗族芷江鴨

 ▼芷江鴨的解說

 ▼侗族糯米粑粑

 ▼糯米粑粑的解說

 ▼曾舉辦合攏宴的長桌

 ▼合攏宴的照片

 ▼侗族竹編器具

 ▼工藝展示販賣的東西

 

▼工藝販賣品

▼工藝販賣品

▼工藝販賣品

 ▼工藝販賣品

▼工藝販賣品

 ▼展開之形狀

 ▼侗鄉的解說

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總人口為:894,0116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抹燒,抹去。
 
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現在的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苗族的銀裝。
 
▼半坡苗寨館、牌樓、牛頭、鬼頭等





 ▼半坡苗寨館入口前左側,一個直徑約2米半的大石磨,是用牛來工作的

 ▼引賓廳門口掛著一個牛頭

▼祭典用的鬼頭面具

 ▼祭典用的鬼頭面具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

▼鼓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

 ▼苗族銀飾

 ▼苗族銀飾

 ▼灶

 ▼苗家米酒




 ▼三聖佛

 ▼三元儺神

 ▼白族本主祠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
 
人口159.48萬(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白族自稱“白夥”、“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係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創世紀》、《火燒松明樓》、《望夫雲》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不少被編入戲劇上演。
 
白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水稻。大理雪梨、賓川桔柑都是馳名中外的特產。自治州大理已發展成為滇西重要的輕工業城市。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白族家庭裏,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禮儀主要有:對客人,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待。
 
三道茶是白族最講究的茶禮,即斟茶三道:第一道為純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紅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幾粒花椒。
 
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點。進餐時,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輩依次坐兩旁或下首,並隨時要為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熱情待候。
 
▼湖南白族館




姆姆 - 曾靜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