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07:19:16台鈴(李道雄)

[板橋、新莊、樹林、鶯歌、大溪、龍潭(三坑)]:鐵馬行~96.18公里~再破單日紀錄

元月中旬與文隆及俊雄兄在新店鐵馬行時,曾談起新店的鐵馬道可以通到桃園龍潭的三坑,當時就約定找一個好天氣、大家都有空的周休日,來一趟三坑鐵馬快樂行。
 
3月18日接到文隆兄的電話,相約20日上午9點在新海橋頭(新莊端)集合,19日晚上,又收到了文隆兄E-mail,再一次提醒龍潭三坑鐵馬行,明日(20日)早上9點在新海橋下(新莊側)集合,各位請不要忘記哦!
 
96.18公里三坑鐵馬行之行程如下:(2010.03.24)
家裡上午8:32出發→大漢橋(8:45越堤)→新海橋(8:50)→越過新海橋(與大夥會合)→西盛環保河濱車道→樹林環保河濱車道→柑園生態河濱車道→南靖陶藝河濱公園(10:33)→鶯歌陶瓷博物館(10:55)→三鶯大橋(11:48)→鳶山堰水庫(12:03)→大溪橋(13:01)→珍好記私房菜餐廳午餐(13:08)→崁津大橋→(14:09)→三坑米輪遺跡→三坑自然生態公園(14:54)→三坑黑白洗→三坑老街(15:35)→三坑媽媽豆花挫冰→三坑永福宮→三坑石門大圳(16:03)→崁津大橋(16:30)→大溪橋(16:40)→柑園大橋(17:54)→新海橋頭(18:50)→溫暖的家(19:16)
 
總里程:96.18公里
乘騎時間:6小時14分18秒
平均時速:15.41公里/時
總花費時間:10小時44分
 
20日上午8:55,加起來將近380歲的五男一女,在新海橋頭新莊端集合了,首先拍了一張團體照,隨即開始了今天的三坑鐵馬行。
 
↓團體照由右至左:林俊雄、張文隆、陳上壽、陳太太、李道雄、李文財

↓俊雄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文財兄與上壽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李道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大夥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陳太太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文隆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周六假日來此騎自行車的人真不少

↓柑園橋頭的一處休憩涼亭

↓大夥在休憩涼亭處拍了一張團體照

↓在休憩涼亭略為休息

AM10:33到達鶯歌前,在自行車道右側就是南靖陶藝河濱公園,公園裡展示著各種造型的陶瓷作品,應該是最近裝設的,尚欠缺一些標示牌、解說牌等,大概尚未完成吧。
 
大夥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拍了兩張團體照,及個人照等,欣賞展示的陶瓷作品,隨即啟程前往下一站~鶯歌陶瓷博物館。
 
↓南靖陶藝河濱公園展示著各種造型的陶瓷作品


↓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拍了一張團體照由右至左:李道雄、李文財、陳太太、陳上壽、林俊雄、張文隆

↓文隆兄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文財兄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李道雄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陳上壽夫婦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又拍了一張團體照由右至左:李道雄、陳上壽、陳太太、林俊雄、李文財、張文隆

↓李道雄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陳上壽夫婦在南靖陶藝河濱公園留影

↓我們的鐵馬~第二台是文財兄的電動車

↓南靖陶藝河濱公園展示著各種造型的陶瓷作品

↓大夥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前拍了一張團體照由右至左:陳太太、陳上壽、李文財、張文隆、李道雄、林俊雄

↓沿路來到鶯歌最拉風的是文財兄,他騎的是電動自行車,偶而用腳踩,悠閒的慢慢乘騎讓我們超越,有時使用電動驅動飛快的超越我們,真是愜意無比。

↓來到鶯歌陶瓷展覽館

第一個陣亡的是騎電動自行車的文財兄,兩腳抽筋,無法站立,只好扶文財兄到鶯歌陶瓷展覽館對面路邊樹陰下休息。
 
上壽兄拿出帶來的青草藥膏,我拿出了「非炎」讓文財兄塗抹,以緩解運動傷害引起之局部疼痛。
 
今天鐵馬行目的地是三坑,來回將近百公里,依里程數來看『鶯歌』還不到全行程的1/4,文財兄就『剉』起來了,後續的行程對文財兄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折騰了40幾分鐘,在不得已情況下,文財兄拿起了電話聯絡兒子開車來載他,文隆兄特別關心的說:回去之後打電話來一下(好讓我們放心)。
 
時間已經是11:40了,大夥開始移動往目的地三坑前行,途中也決定到了大溪才來吃中餐,十幾公里的路程,趕路..再趕路.....。

↓來到三鶯大橋下

↓三鶯大橋下的河床,溪石壁立參天、雄壯偉奇,就像七年前去過的埔里鎮武界近郊的「石城谷」一樣奇岩兀立的雄奇景觀

↓自行車道沿大漢溪畔而行

↓一棵正開著花的苦苓樹

↓新裝設不久的水管橋

↓大夥在觀看自行車道導覽圖

鳶山堰
鳶山堰是台灣自來水公司第12區管理處所管理的攔河堰,在大漢溪中游流域設立,位於臺北縣三峽鎮及鶯歌鎮交界境內、三峽鳶山之西側,即石門水庫後池堰下游19公里處。
 
興建於1983年的鳶山堰,主要功能為攔蓄石門水庫放流水後,將之送至板新給水廠加以處理利用。
 
鳶山堰堰體主要結構為18座固定輪閘門,以抬高水位取水。鳶山堰右岸有兩個取水口,灌溉取水口緊靠排砂道。
 
而板新給水廠取水口則位於鳶山堰上游右岸邊,於1989年增建,可重力引水;若水位太低無法重力引水時,另以設置6部抽水機採動力抽水方式。
 
鳶山堰
水庫名稱:鳶山堰
管理機關: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十二區管理處)
計畫標的:公共給水
計畫概述:
位    置:台北縣三峽鎮
河    系:主流 大漢溪   支流
水    庫:集水面積 869.4  平方公里(以上係包括石門水庫庫壩以上集水面積、至於堰壩
         至石門水庫之集水面積為88平方公里)
         正常蓄水位標高51.5公尺,最高洪水位標高  51.6 公尺        
         滿水位面積0.204公頃
         總蓄水量1,260,000立方公尺
         計畫有效蓄水量1,260,000立方公尺
壩    :壩型  沉箱基礎浮式鋼筋混凝土堰、閘門控制蓄水
       壩頂標高      62.50    公尺 
       最大壩身高度  15.50    公尺              
       壩頂長度      246.5    公尺     
       壩頂寬度      20       公尺
計畫效益:
自來水:每日60萬立方公尺 
       計畫年供水量219,000,000立方公尺
 
↓鳶山堰水壩

↓鳶山堰水庫

↓鳶山堰水庫

↓往三坑的自行車道沿著鳶山堰蓄水池邊設置

↓大夥騎著自行車往三坑的途中

 

↓李道雄與林俊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李道雄與林俊雄騎著鐵馬悠遊在往鶯歌的自行車道上

↓文隆兄騎著自行車往三坑的途中

↓自行車道上的一座涼亭

↓台電高壓纜線上工作的人員

↓台電高壓纜線上工作的人員

↓來到一處新設置完成的無名橋梁

↓來到一處新設置完成的無名橋梁

↓排水溝

↓像極了瀑布

↓看到大溪橋了


↓大溪橋

行行復行行,快到大溪前,文隆兄接到文財兄的來電,大夥心想應該是回到家了吧!感謝上帝平安回到家了。
 
答案卻相反,他要到大溪來跟我們會合,是要繼續參加我們三坑鐵馬行後半段的行程嗎?
 
不可能!電動腳踏車的巡航距離,只不過30公里而已,沒電時踩起來是又重又累的。答案揭曉了~要跟我們一起吃午餐。
 
穿過大溪橋來到大溪橋頭,已經是PM13:01了,各個都饑腸轆轆,此時最重要的是飽餐一頓,補充體力。
 
大夥在大溪橋頭四處張望,發現就在大溪橋頭的右側有一家『珍好記私房菜』餐廳,不知菜色如何?價格如何?
 
管他三七二十一,進去再說,聯絡文財兄就在大溪橋頭的右側『珍好記私房菜』餐廳會合。
 
『珍好記私房菜』餐廳女服務員熱情的招呼,讓我們感覺好親切,為我們介紹店裡的私房菜,我們都很相信她的推薦,點了1500元的合菜。
 
珍好記私房菜位在大溪橋旁右邊,餐廳有一、二、三樓,小吃、辦桌、聚餐都可預定喔。
 
餐廳復古的用餐環境,讓人有一種回味古早的享受與體驗。
 
另外大溪橋頭停車場可容納300台車,讓來大溪遊玩的您不必為了找車位而煩惱,吃飯、觀光都可以停喔。
 
大溪橋頭『珍好記私房菜』餐廳住址:桃園縣大溪鎮瑞安路一段267號.
珍好記私房菜一、二、三樓接受定位:(03)3070496  
珍好記私房菜行動電話:0916-942-598
 
前往『珍好記私房菜』餐廳交通資訊:
1、自行開車者,由北二高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方向,沿台4線公路至大溪橋即達珍好記私房菜餐廳,車輛停於大溪橋頭停車場。
2、可搭承桃園客運往大溪方向至崎腳站下車,再步行約 10分鐘即達珍好記私房菜餐廳。
 
↓珍好記私房菜餐廳位於大溪橋頭右側

↓我們點了1500元的合菜

↓飯~每人10元吃到飽喔!

↓私房菜

↓私房菜~蒜味野木耳,木耳屬於健康食品搭配店裡特製做法,不僅吃出木耳的美味又能吃出健康,涼拌木耳你沒吃過吧!

↓私房菜~鹹水鮮蝦

↓私房菜~蔬菜,是珍好記私房菜餐廳自己種的無農藥蔬菜,讓人吃得健康又放心

↓私房菜~土雞肉

↓私房菜~元氣鮮湯

↓私房菜~魚

在珍好記私房菜餐廳午餐後已經是下午2點了,最後一段大溪至三坑還有得騎,時間不早,大夥整裝開始往三坑前行,此時的文財兄是完全棄械投降了。
 
三坑自行車道是沿大溪橋頭停車場邊的堤防走,經崁津大橋後繼續往南,今天是第三次來三坑,途中,經過一處 M 型的小坡道,硬撐了上去。
 
終於不想碰到的事情發生了,膝蓋上方的筋有一點痠痛,趕緊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並拿出了「非炎」來塗抹,以緩解運動傷害引起之局部疼痛。
 
七、八分鐘後,奇怪!走在後面的陳上壽夫婦怎麼還沒到?手機又沒人接....,終於發現了..兩夫婦姍姍而來。
 
原來上壽兄在途中和我一樣,停在路邊塗抹他帶來的青草藥膏。三坑這地方有一點小坡度,有時候還是硬撐不得。
 
↓三坑自行車道的起點是在大溪橋頭停車場邊的堤防上

↓三坑自行車道經過崁津大橋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三坑老街的入口

↓文隆兄在三坑老街入口處留影

↓李道雄在三坑老街入口處留影

↓三坑老街街景

↓三坑黑白洗

↓大夥在『媽媽的店』吃冰

↓紅豆牛奶冰40元/碗,冰不夠可以免費再加

↓三坑永福宮

離開三坑永福宮繼續前行,經過青錢第來到石門大圳下方,必須把自行車沿木階梯推上去,因為三坑鐵馬道就在上面的石門大圳邊。
 
↓大夥把自行車沿木階梯推上去


↓文隆兄把自行車沿木階梯推上去

↓陳上壽夫婦在三坑鐵馬道~石門大圳自行車道起點處留影

↓自行車道沿石門大圳邊而行

↓前方是三坑鐵馬道~石門大圳自行車道的終點

↓張文隆與林俊雄回程來到崁津大橋橋頭/堤防邊的一處涼亭休息

↓陳上壽回程來到崁津大橋橋頭/堤防邊的一處涼亭休息

↓李道雄回程來到崁津大橋橋頭/堤防邊的一處涼亭休息

↓大夥在途中休息


↓回程來到柑園大橋橋下已經是PM17:54了

回程來到新海橋頭(新莊端)已經是晚上PM18:50了,與文隆兄及俊雄兄分手,越橋,經大漢橋來到長江路與陳上壽夫婦互道再見,於晚上19:16回到溫暖的家。
 
今天的三坑鐵馬行,最猛的是文隆兄,他是從北市民生東路家裡出發的,來回120公里跑不掉,太厲害了,第二名應該是俊雄兄了。

竹笛吹奏-星語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