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后天后宮~3級古蹟 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走出旗津輪渡站後,即是旗津廟前路,不久即可看到名列3級古蹟的旗后天后宮,同時是高雄市祠廟類唯一列入文化資產護的廟宇,說是高雄地區的廟祖亦不為過。
旗後天后宮可說是一部旗津開發史的縮影,根據廟方所提供的史料記載,明永歷27年(康熙12年,西元1673年),閩籍漁民徐阿華,在海峽捕魚時遭遇颱風,船隻漂流至旗後(旗津古名),暫時伐木搭茅屋棲息,後來見此地環境優良,漁撈相當便捷,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因此徐阿華返回故里接眷並說服同鄉六戶渡海前往旗後開墾,同時奉迎自湄洲媽祖分靈來台,並蓋媽祖宮一座,即為旗後天后宮的前身,現今此尊康熙12年渡海來台的旗后媽祖仍奉於旗后天后宮內。
亦由於旗后天后宮的悠久歷史,使得整座廟宇充滿傳統的雕刻、彩繪、雕塑與建材,最遠都可溯及先民渡海來旗后開墾的年代,天后宮亦早已成為以海為生的旗津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由旗後天后宮的廟前路開始,一路至旗津海岸公園對面旗津區行政中心旁一帶的海產店,不但是旗津最繁榮的區域,更是聞名的旗津海產街,沿路多達數十家的海產店,歷年來以新鮮漁獲與合宜價格,成為遊客到訪旗津時的必訪之地。
旗津海產的主要來源除了鄰近的中洲魚市之外,有部份漁貨是從前鎮、外地進口而來,旗津海產的種類多不可數,著名的旗津三寶:螃蟹、小管及烏魚子,在此地處處可見。
一到用餐時間,各家海產店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派出人員於街上推銷自家海鮮,吸引遊客登門光顧,景象相當熱鬧有趣。
[旗后天后宮]:旗后天后宮,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有三百餘年歷史,前身為清康熙年間(明鄭永曆年間)所建的「媽祖宮」
[旗后天后宮]:台灣本島最早供奉媽祖的廟宇,目前是台灣政府所公告的三級古蹟,為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旗后天后宮]:龍柱;旗后天后宮共有三對龍柱。在三川門兩側的屋簷下是一對蟠龍石柱,為清末台灣廟宇流行的典型之(一柱雙龍),或稱之為「天翻地覆」式。上下各有一條鏤空的蟠龍環抱石柱作翻騰飛舞姿態,並以油彩塗色。
[旗后天后宮]:牆上的雕刻 (取自忠孝節義的故事不同題材的牌頭人物)
[旗后天后宮]:船戶公約碑:於咸豐九年(1859年)立。其意旨在說明當時打狗港內多淺灘、暗礁,無法讓太多船隻一起進港,因此各船戶間約定相互協助所立的公約。
歷史沿革
媽祖宮時期
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廟,媽祖木刻本尊由閩南迎奉來台。
康熙三十年(1691年),徐阿華唯恐媽祖宮的廟地被當時居民侵佔,遂同當初一同來台的蔡、洪、王、李、白、潘六姓族人共同劃定界地:長廿九丈、寬十九丈,並明定開墾契文,以資後代共守。
乾隆三十年(1765年),油莊民募資重建媽祖宮,將原來的茅草竹屋改成石造小廟。
光緒十三年(1887年),天后宮第一次的大規模修建。洋商張怡記重修媽祖宮,共六間,並正式更名為「天后宮」。
天后宮時期
民國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自唐山購入紅磚、石材、木料,重建天后宮為兩殿兩護式,並奠定今日旗后天后宮的外觀,是天后宮第二次的大規模整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天后宮第三次大規模整建。一次颱風漲潮之後,天后宮屋頂也因為老舊而漏水,士紳蔡文賓及漁民多人發起整修天后宮,但由於當時戰後不久,一般人經濟普遍不佳,於是漁會決定捐油,而漁民在出海時則向漁會購油,所得款項再捐予廟方作為重建。這次整修後將大殿前庭墊高三呎,並在前後殿間加建拜亭相連,整建後的木雕是出自於當時名家陳玉峰的彩繪。而屋頂的剪黏等藝術裝飾也為古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天后宮四周外壁以洗石重新修建。
民國六十八年(1974年),台灣內政部暫定旗后天后宮為三級古蹟。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台灣政府正式認定旗后天后宮為國家三級古蹟。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中國福建湄洲媽祖廟「鎮殿金尊」首次來台,並於旗后天后宮駐驆。
民國八十七、九十年(1998年、2001年),旗后天后宮天上聖母蒞駐高雄燈會繞境出巡。
上一篇:[高雄市]:鼓山/旗津的輪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