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6 17:29:10台鈴(李道雄)

[花蓮縣]: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見證花蓮林業開拓史

 大夥騎著單車來到北濱公園,依地圖標示,過海岸路,由菁華四巷進入碰到菁華街右轉,轉角處就是縣定古蹟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旅遊日期:2011/02)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位於菁華橋一旁美崙溪出海口右岸,是一間雅致的灰色庭園建築,這棟老屋其實有一段相當傳奇的命運。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是屋齡逾七十年的仿文藝復興洋房樣式建築,拱門圓弧線條俐落、對稱精確,門口立柱柱面裝飾簡單大方,為當代的洋式摩登建築,素雅端莊。
 
這座洗石子牆面的木造和洋建築,已閒置長達四十餘年,能夠保存如此完整多虧於政府機構完善維護才有今天的成果。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位於花蓮市美崙溪畔的菁華橋邊,與花蓮女中為鄰。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為縣定古蹟,指定理由說明

建物名稱: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建物面積:66.12平方公尺
 
基地面積:1896平方公尺
 
建築日期:民國36年
 
建物構造:加強磚造魚鱗瓦屋頂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菁華街10號旁
 
沿革
 
大正八年(民國八年),「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成立,採伐林田山及大安山一帶的檜木林。
 
同年,鳳林區設置「營林局殖產東部作業所」,次年八月併入「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其主要任務係負有花蓮、台東兩廳造林事業專責,桶轄全境官有林野主副產之採運及營林護林事宜。
 
昭和四年(民國十八年)「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移至花蓮市菁華街現址。昭和十七年(民國十八年)改稱「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民國三十六年六月台灣省政府農林處林產局成立,日治時期之「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改稱「花蓮山林管理所」,撥歸農林處直轄。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林產管理局改組,「花蓮山林管理所」撥歸花蓮縣政府,改稱「花蓮縣山林管理所」但仍受林產管理局之督導。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台灣省行政區域調整,為免多縣共管一山林管理所,同年十一月「花蓮縣山林管理所」,又回歸林產管理局之建制,再稱「花蓮山林管理所」。
 
民國四十九年二月,林產管理局改制為林務局,「花蓮山林管理所」與源局轄之太魯閣林場、木瓜山林場整併為「林務局木瓜林區管理處」,花蓮山林管理所裁撤,工作人員遷往花蓮市林政接新址辦公。
 
民國九十二年三月花蓮縣政府鑒於本建築具和洋混合之風格,幾何對稱平面和弧拱廊柱,具古典語彙,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縣定古蹟」,定名為「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鴨嫂與台鈴嫂在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前留影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的右側後方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的左側後方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菁華林苑)左前方,奇特的大樹吸引了我們
 
台鈴嫂說是「夫妻樹」,一株粗壯的大樹被另一株纏繞、環抱著
 
就像丈夫揹著妻子,恩愛得如膠似漆
 
真的是「夫妻樹」丈夫膚色漆黑,妻子膚色白潤
 
▼就像丈夫揹著妻子,恩愛得如膠似漆的「夫妻樹」

▼「夫妻樹」

▼小樹(妻子)種子落在大樹(丈夫)半腰處,經N年後小樹(妻子)向下扎根,形成今日纏繞、環抱的狀態

▼由特徵來看,果然是妻子

▼明顯的特徵,讓人會心一笑

▼鴨子夫婦在學「夫妻樹」恩愛的動作

償還 - 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