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6 09:39:57dhhuang

黃德雄的報導_03

山岳旅行的典範 民生報戶外休閒組組長 黃德雄


最近隨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籌辦八通關越道重現典禮系列活動走了一趟八通關古道,從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溫泉橫越中央山脈,走到花蓮縣卓溪鄉的玉管處南安遊客中心,八天行程中,雖然是以勘查工作為重心,沿途遊山玩水,風和日麗美景天成,還是享受了一趟愉快的山岳旅行。

八通關古道歷史悠久,有清代闢建的路線與日據時期改建的路線,兩條路線有時平行,有時交會,前者早已荒廢,後者常有岳友做為進出中央山脈的通道。我與八通關古道的第一次接觸,是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去攀登秀姑巒山時,從東埔溫泉沿著日據時期闢建的古道路線,一直走到中央金礦山屋舊址,才離開古道續往白洋金礦與秀姑巒山,回程原路下山也是走古道到東埔。

從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少年時代起,幾度走過八通關古道進出山林,到如今年過半百,走過世界各地千山萬水之後,也大約知道天命之意了,那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原來台灣就是有好山好水的寶島,樂園不必遠尋,天堂就離我的家鄉不遠。

其實我也是在台北生活多年後,幾度進出山林行經水里,才重新認識了從小生長的家鄉,原來小時候聽聞的山林故事,遠眺過的玉山,都早已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歸山林也只是延續童年的生命軌跡。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陸續整建登山步道與山屋系統,日據時期闢建的八通關越道雖然已有多處崩塌,但是路基規模大多能保持原有路線狀況,在中央山脈主脊西側的山徑常有登山隊伍走動,通行還算容易。這次勘查行程的重點,就是中央山脈東側,大水窟到大分這一段荒廢較久的古道山徑。

八通關古道我走過較多次的都是東埔到八通關這一段,因為這是上下台灣最高峰玉山的主要路徑之一,至於八通關以東,自從三十二年前走到中央金礦那次之後,就再也沒有去過,這次能走完全程算是完成了拖延已久的行動,也可以說是為未來想要推展的山岳旅行活動先做了暖身運動。

台灣的山岳旅行早在日據時期就有過很好的基礎,如今高山型的國家公園內,或是林務局轄下的許多森林遊樂區,有不少地方就是早年山岳旅行的熱門去處。不過由於台灣光復以來對於山岳活動的教育不重視,大部分人已忘記或不瞭解台灣其實是有很好的山岳旅行資源,就以八通關古道為例,這是一條可以做為長程山徑遊憩路線,進行山岳旅行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