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4 11:53:48Desmon
爹爹與爸爸
在公共電視台看到一部紀錄片,
說的是男同志領養小孩的故事,
片中稱之為Gay Father,其實在美國,
這樣的議題方興未艾,連同志圈子本身,
都還沒開始適應小孩應該考慮進同志生活之中,
更遑論台灣了,連同志領養的部分,
都還在被漠視的階段,所以,看這影片,
心中湧現諸多複雜的情緒與感概,
同志運動走了這麼久,台灣還是遠遠落後歐美,
其距離又何只是百步之遙呢?
影片中所涉及的領養議題,其實除了領養者的同志身份外,
還涉及種族層面的探討,白人領養黑人(包括非裔或拉丁裔),
所衍生的問題,這不僅是同志的,更是複合式的思考,
很不容易的,對那些同志而言,
他們的週遭盡是反對的聲浪,當然從反對領養,
到反對領養黑人小孩,他們總認為白人比較相襯,
或是亞裔也不錯,因為比較會唸書考試,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說這個社會在逐漸開放包容,
而實際上,隨處可見的刻板印象與偏執觀點,
依舊在任何層面下運作著,滋長著,產生效應著…..
影片中介紹了幾個不同類型的領養家庭,
有單身同志領養、有伴侶領養、有伴侶領養後離婚…
其實各自有各自的問題以及發展出的故事,
但是,整體而言,有幾個面向的問題是很共通性的,
1. 各州對同志領養法律上接受度不一
2. 社工人員不盡然理解同志家庭模式,因而難以評估
其是否和是領養小孩
3. 社會的接納程度(同志的小孩以後是不是也會變成同志?
同志領養小孩是不是因為戀童癖,會不會性侵害?)
4. 男人不會教養照顧小孩,尤其是嬰兒時期的
5. 一般的制度或設施並未考量到同志與同志家庭的需求
6. 小孩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認同、對父親認同以及身份理解
上的教養問題(這點是最麻煩的!!)
7. 同志社群本身的認知與接納程度 / 生活週遭之中
其他社群的互動關聯性
8. 複製異性戀家庭模式的適切性與合理性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我無法詳列的問題點,就像父母
生養子女,恐怕也只有一言難盡可以代表,卻無法完全說明吧?
<單身同志領養>
影片中有兩個單身同志領養家庭,一個一次領養兩個兄弟,
為了不讓他們被分離;另一個領養只領養一個,
一個後來有交往的情人但未組成家庭,一個則是持續單身…
當中一人在影片中說到:其實一個人真的很寂寞,
尤其是被小孩煩了一整天,夜晚時,就很想有個人抱,
非關乎性的,只是單純需要有個支持的力量,告訴自己,
你做得很好,你很棒,…就是這麼簡單的渴望….
而且單身領養在被審核時,所遭遇的困難度其實更高,
因為傳統上還是認為,孩子應該屬於一個家庭,
而家庭組成的元素應該有父母,雖然現在能接受父父,
或是母母,但是一個人的家庭還是被質疑….
我想我的理論:有我的地方才叫做家,可能不會被接受吧?
<同志伴侶領養>
這樣的組合在同志領養議題中,是屬於較被認可的,
因為比較符合傳統的期待,但是,引發的另一層面的問題是,
更容易引發他人側目的眼光,因為一個單身同志帶著小孩,
可能會被視為是孩子的父親,但是兩個男人帶小孩呢?
是孩子的父親跟父親的好友嗎?你是不是要費力地一一解釋?
我想這很辛苦,但是又不得不然,當然,兩個人一起養育小孩,
多少能分擔一些責任,而且在相互支持之下,
也比較能抒解壓力與分享內心感受,不過,換個角度說,
不管是不是複製異性戀婚姻模式,當家庭結構發生變化,
難保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會因而受影響,除此之外,
更嚴重的甚至走向分手離異一途,這就是下一種情況…
<伴侶領養後離異>
影片中就出現一則這樣的現象,
因為小孩進入家庭後身心俱疲,
而且原本兩人的生活情趣被破壞殆盡,
當然你可以說是兩人之前過分天真,沒有徹底思考清楚,
也沒有真正達到共識,不過說真的,那些父母不是等到
真正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的呢?
這樣的說法在同志伴侶中應該也是適用的,當然,
對小孩子而言,適應兩個父親已經是件辛苦的事,
之後還要面對爸爸與爸爸的男友;以及爹地與爹地的情人,
是不是相形之下更為複雜?雖然,異性戀家庭中,
也會出現兩個父親,兩個母親,甚至更多的狀況,
但是,如果小孩能轉化心情,接受有更多人愛他,
那當然非常理想,不過如果小孩因而錯亂,
其實很是另一個問題吧?
到底同志家庭中需不需要小孩?我想,除了需求性的問題,
我們更應該個別考量合不合適的層面…
而同志家庭的組成中,到底孩子面對的只是兩個父親而已?
還是你能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每個男同志都是父兼母職,
因此孩子是同志有兩個父親,兩個母親在疼愛他呢?
我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我只是單純的觀眾,
因此,我從觀賞影片的角度提供我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也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多去想想相關的問題,
不管你是同性戀或異性戀,不管你是否想有小孩,
是否想當父母…只是希望,如果你想,請盡力扮演好這角色,
好好地愛惜你的孩子…
說的是男同志領養小孩的故事,
片中稱之為Gay Father,其實在美國,
這樣的議題方興未艾,連同志圈子本身,
都還沒開始適應小孩應該考慮進同志生活之中,
更遑論台灣了,連同志領養的部分,
都還在被漠視的階段,所以,看這影片,
心中湧現諸多複雜的情緒與感概,
同志運動走了這麼久,台灣還是遠遠落後歐美,
其距離又何只是百步之遙呢?
影片中所涉及的領養議題,其實除了領養者的同志身份外,
還涉及種族層面的探討,白人領養黑人(包括非裔或拉丁裔),
所衍生的問題,這不僅是同志的,更是複合式的思考,
很不容易的,對那些同志而言,
他們的週遭盡是反對的聲浪,當然從反對領養,
到反對領養黑人小孩,他們總認為白人比較相襯,
或是亞裔也不錯,因為比較會唸書考試,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說這個社會在逐漸開放包容,
而實際上,隨處可見的刻板印象與偏執觀點,
依舊在任何層面下運作著,滋長著,產生效應著…..
影片中介紹了幾個不同類型的領養家庭,
有單身同志領養、有伴侶領養、有伴侶領養後離婚…
其實各自有各自的問題以及發展出的故事,
但是,整體而言,有幾個面向的問題是很共通性的,
1. 各州對同志領養法律上接受度不一
2. 社工人員不盡然理解同志家庭模式,因而難以評估
其是否和是領養小孩
3. 社會的接納程度(同志的小孩以後是不是也會變成同志?
同志領養小孩是不是因為戀童癖,會不會性侵害?)
4. 男人不會教養照顧小孩,尤其是嬰兒時期的
5. 一般的制度或設施並未考量到同志與同志家庭的需求
6. 小孩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認同、對父親認同以及身份理解
上的教養問題(這點是最麻煩的!!)
7. 同志社群本身的認知與接納程度 / 生活週遭之中
其他社群的互動關聯性
8. 複製異性戀家庭模式的適切性與合理性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我無法詳列的問題點,就像父母
生養子女,恐怕也只有一言難盡可以代表,卻無法完全說明吧?
<單身同志領養>
影片中有兩個單身同志領養家庭,一個一次領養兩個兄弟,
為了不讓他們被分離;另一個領養只領養一個,
一個後來有交往的情人但未組成家庭,一個則是持續單身…
當中一人在影片中說到:其實一個人真的很寂寞,
尤其是被小孩煩了一整天,夜晚時,就很想有個人抱,
非關乎性的,只是單純需要有個支持的力量,告訴自己,
你做得很好,你很棒,…就是這麼簡單的渴望….
而且單身領養在被審核時,所遭遇的困難度其實更高,
因為傳統上還是認為,孩子應該屬於一個家庭,
而家庭組成的元素應該有父母,雖然現在能接受父父,
或是母母,但是一個人的家庭還是被質疑….
我想我的理論:有我的地方才叫做家,可能不會被接受吧?
<同志伴侶領養>
這樣的組合在同志領養議題中,是屬於較被認可的,
因為比較符合傳統的期待,但是,引發的另一層面的問題是,
更容易引發他人側目的眼光,因為一個單身同志帶著小孩,
可能會被視為是孩子的父親,但是兩個男人帶小孩呢?
是孩子的父親跟父親的好友嗎?你是不是要費力地一一解釋?
我想這很辛苦,但是又不得不然,當然,兩個人一起養育小孩,
多少能分擔一些責任,而且在相互支持之下,
也比較能抒解壓力與分享內心感受,不過,換個角度說,
不管是不是複製異性戀婚姻模式,當家庭結構發生變化,
難保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會因而受影響,除此之外,
更嚴重的甚至走向分手離異一途,這就是下一種情況…
<伴侶領養後離異>
影片中就出現一則這樣的現象,
因為小孩進入家庭後身心俱疲,
而且原本兩人的生活情趣被破壞殆盡,
當然你可以說是兩人之前過分天真,沒有徹底思考清楚,
也沒有真正達到共識,不過說真的,那些父母不是等到
真正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的呢?
這樣的說法在同志伴侶中應該也是適用的,當然,
對小孩子而言,適應兩個父親已經是件辛苦的事,
之後還要面對爸爸與爸爸的男友;以及爹地與爹地的情人,
是不是相形之下更為複雜?雖然,異性戀家庭中,
也會出現兩個父親,兩個母親,甚至更多的狀況,
但是,如果小孩能轉化心情,接受有更多人愛他,
那當然非常理想,不過如果小孩因而錯亂,
其實很是另一個問題吧?
到底同志家庭中需不需要小孩?我想,除了需求性的問題,
我們更應該個別考量合不合適的層面…
而同志家庭的組成中,到底孩子面對的只是兩個父親而已?
還是你能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每個男同志都是父兼母職,
因此孩子是同志有兩個父親,兩個母親在疼愛他呢?
我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我只是單純的觀眾,
因此,我從觀賞影片的角度提供我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也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多去想想相關的問題,
不管你是同性戀或異性戀,不管你是否想有小孩,
是否想當父母…只是希望,如果你想,請盡力扮演好這角色,
好好地愛惜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