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3 06:16:58賣花陳

全美40歲以下20位最聰明科學家 楊昌輝

加州理工學院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報告,一項新技術可透過研究生物結構的反射光,進行深組織無切口外科手術,亦可作為基礎腫瘤的偵測與治療。團隊領導人、生物工程學華裔教授楊昌輝,曾獲探索(Discover)雜誌評為全美40歲以下20位最聰明科學家(20 Best Brains Under 40),如今已屆不惑之年,他說,將作角色轉換,協助年輕一代華人鑽研科學。

楊昌輝36歲時,因與同事一起發明只有人類指甲大小的「超級壓縮高效型」顯微鏡成名,為他贏得探索雜誌「最聰明」頭銜。如今這個顯微鏡研究已趨成熟,正準備導向商業化。他說,面世後將大幅降低顯微鏡成本,從以往的數千元降至只有20元,協助醫學界進行血液、水病原質方面研究。

此外,他帶領兩位華人學生鄭國安、歐肖澤進行電子培養器的項目開發。有別於以往生物、醫學慣用的模式,這種培養皿能縮短操作時間,同時改進細菌培養物生長的記錄方式。研究生鄭國安解釋:「培養皿的數據能通過USB連線傳到恆溫箱外的電腦,因此精簡人力、降低污染風險,優化和改進細胞培養實驗。」

另一項由英國研究生Benjamin Judkewitz、新加坡華裔研究生王穎敏主導的,是運用反射光深入探測體內組織。這項計畫至今耗時兩年,依楊昌輝估算,到實際運用還需十年左右,不過一旦面世將改變醫療結構,包括取代超音波、X光等,可發現最初期的癌細胞腫瘤,提早對病患進行治療。

王穎敏說,這技術比MRI核磁共振掃描更便宜、比充斥輻射的CT Scan更安全。楊昌輝指出,未來技術成熟後,反射光也能做深組織無切口外科手術,未來不需等傷口癒合,也沒必要擔憂手術疤痕,能大大縮短病患恢復體力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