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8 23:19:12沐龍燭楓

創價師弟之道──從「能與不能」,到「做與不做」



「第三屆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研究論壇」心得

 料峭春寒,空氣中飽和的水氣,漫成濛濛一山霧靄,不遠處,琉璃屋瓦的建築隱然可見。在此三月初春時節,「第三屆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研究論壇」於中國文化大學曉風紀念館正式展開。

 從科學、經濟、法律,乃至於教育、文哲、宗教,來自全台七所大專院校的十數位教授,分別從各自的專業領域,以「人本主義與和平共生」為題,發表其見解及研究成果。

 回顧1950年,戶田城聖先生的事業,於戰後通貨膨漲,以及資源匱乏的洶湧激浪中載浮載沉。「你能為了我放棄求學嗎?」當時,戶田先生向自己最信賴的弟子池田如此問道。「可以,我會照著恩師的吩咐去做。」弟子池田如此回答。為回應弟子的真心,戶田先生慈愛道:「我會負責擔任你的個人教授。」此刻,脈動佛法當中的根本之道,即師弟之道,開始耀然生輝。

 池田先生自「戶田大學」中學習一切領域的學問,深廣至人文科學領域,甚至與人應對、用餐禮儀等生活常識。戶田先生全生命培育弟子,要讓弟子擁有與世界一流人物對話的能力與氣度。

 誠如英國歷史學家阿諾爾德.湯因比博士指出,儘管與池田先生間的對話,與當權者、政治家的對談相比,是樸實無華的。雖一時不受注目,但兩人的話語是為了全人類,開創人類的和平未來,將來必會為世人所重視。如今,在此學問的最高殿堂中,人們正積極的探究佛法傳承、創價師弟以至於池田先生的思想行誼。

 或許有人會問:「如此一場論壇,其意義何在?對於世局紛亂的現今,能夠有何作用?」

 印度聖雄甘地說道:「我們在做些什麼和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這兩者之間的差別,足以解決世界上大部分的問題。」當人們在「能與不能」間躊躇不前,無所作為時,現實並不會轉好。唯有「做與不做」才能跳脫出悲觀主義,以此積極樂觀的心態與行動,方能迎接人類世界的黎明到來。

 誠如池田先生所言:「和平是『絕望』與『希望』的競爭,是『無力感』與『執著』的競爭。」走出中國文化大學,天色依舊,不同的是,步履更加踏實悠然,因為內心滿是希望;因為知道,我們都在為和平「做」一份努力!

  (2009年4月號《羅盤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