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我把師父的法語貼在牆上,只要眼睛目標放遠一點,就會看到師父的法語。
今天看到的是
"純正的動機是慈悲,正確的方法是智慧,兩樣東西具足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有了純正的動機,還有正確的方法,合起來就是佛法的整個中心。"
純正的動機,我們昨天上課的時候,也一直提到。
班長說,我們這輩子都要面臨很多的抉擇。到底要怎麼做抉擇,才能夠真正的讓我們得到希求的呢?
上師說:人真的可以永遠幸福快樂嗎?這真的是有可能的嗎?
我們身為生物,就有病苦,老苦。那其他的什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都是有的。為什麼想要快樂,也很努力去做,結果卻不見得快樂?或者是得到很短暫的快樂,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苦悶的?
我想因為我們做事情都為了得到某種目的/結果,所以會忽略自己做這件事情真正的動機。然後可能就會不擇手段,結果反而種下了錯的因,因錯了,果怎麼會好呢?
想要得到蘋果,種子就必定得是蘋果,嫌蘋果長的慢,放了其他種子,長出來的怎麼可能是蘋果呢?
因為過去種下的因不對,以致於我這輩子徒勞也得不到好的果。然後因為得到的果不好,又種下不好的因。這樣的循環掉眼淚的是自己,難過的是自己,浪費的是自己寶貴的人身,還有一直以來在六道輪轉。
所以班長提醒我們,做抉擇的時候,要種下如法的因,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你現在種下的好因,以後一定結好果。
佛法裡面講善巧,善巧需要智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初發心。做整件事情的意樂,或是說面對所有微小細節都講意樂。
常常有吃力不討好的時候,常常有對未來感到很惶恐的時候,常常有心不甘情不願的時候,這些時候都要看看自己的動機是不是純正的,是不是替他人著想的。想清楚了,意樂正確,那時機成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果一定是正確的。
之前上慈心共學的時候的小筆記,今天拿出來複習
師父做事情,宗旨抓的很牢。說阿~如果二十年後,大家想到里仁,只想到是做有機的,而忘記了背後主要的原因 (為了六道有情),那師父是毫不遲疑會把這個收起來的。
師父說,你來這裡,如果我讓你辛辛苦苦的又是繞在世間苦樂上,我會覺得很對不起你。
師父設這個文教、慈心、都是為了眾生,因為師父很清楚苦樂根本問題是在生死輪迴上面。所以如果到最後,大家都只是為了世間安樂,那宗旨就失去了。
你不離生死,世間安樂就是暫時的。而且這個安樂可能還會造下惡業。
那裡面也講了一些很有趣的觀念。譬如說你做這個是為了什麼?那如果做這個失敗了怎麼辦?
師父說,不求表相成功,但求因地提升。
但是如果因地對了,表相怎麼會不成功呢?所以成功是必然的事。
但是如果是為了表相成功,因地上就做錯了。那這個表相是沒有意義的事,不但沒有意義,可能還會得到一個不好的果。
所以說,概念要先轉,有正確的理念,那你不求這個,這個卻是必定會來的。
總結就是,純正的動機是什麼呢?就是慈悲。動機正確了,那才有真正提升到生命的品質。
(好弱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