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10:36:41小知之
推介《保持真誠》
推介《保持真誠》
作者:徐華
本書榮獲2023年普立茲獎。平生委員會給本書的評語是:一步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作者以他的親身經歷作為寫作題材,分享他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挫折、堅持、成熟。回憶一段短暫而深刻的友情,除了追悼亡友,也是追悼自己逝去的青春。不得不面對好友離世的殘酷事實,然而青春要如何繼續純真呢?
徐華的父親常常用傳真的方式,跟他溝通、分享,因為他們分隔在台灣和美國。
徐華是台裔第二代,他寫下對移民文化、美國價值、身分歸屬的思索與告白。這是他第一次的嘗試,不過卻得到許多殊榮,像是2022全美各大媒體年度好書, 2023榮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並獲頒第一屆普立茲自傳文學獎。
他的父親曾經對他說: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問題。對年輕人來說,同時懷抱理想主義又感到無助是很正常的,對社會進步來說也是必須的。
每個世代都必須面對問題、撐過去,盡力克服挫折。
我們必須要有理想與心,對社會與環境的感情等等。… …我們一定能找到一種能使世界或環境變得更好的方法。要找到這種方法或會花好幾年,甚至好幾個世代,或者需要死去許多人。但光有情緒仍然無法改變現況,實際行動才能。
我們必須具備情感,才能與機器和機器人有所區別。但我們也必須學著控制情緒,不能因為情緒忘乎所以。
作者從他上了大學除了對唱片感興趣之外其他都不確定開始寫起,真情、誠意、寫實,還有記錄與他的室友、朋友們的互動相處情形。
他從第二年住宿的週五晚上開始寫小誌,在其中誠實地記錄自己的遠大夢想。
作者後來與朋友珊米一起製作小誌,從一邊工作一邊聆聽音樂帶給人彷彿目睹美麗的事情以慢動作發生的曲調中體會以後的人生態度就是要如此從容地過!
他主修政治,但不想當律師或從事其他相關替代職業,有興趣的只是不斷思索是否還有原創或嶄新內容是前人尚未說出的。對於課業保持只求過關的消極態度。
後來他摸索出興趣:哲學和文化理論。開始朝這個方向前進的同時,也持續關注音樂、唱片、樂團的相關事情。他從歌手寇特·科本的歌曲體悟到:歌手個人現實的煎熬情感,全被完整地帶到遠於他壽命的未來,好讓後人都能把它當作自己的情緒一起來承擔。
一位曾經是室友,後來變成可以互補、志同道合的好友阿健,自在大方、健談、理智。他敬畏阿健對生命所帶來可能性的宏大視野。
大三這年,他擔任協助東南亞中學生機構的志工,認識一些同齡的人。他們與輔導的中學生都是中國少數民族瑤族人,但是為了要逃離漢族的迫害,前往寮國高原重新安家。不過又因為越戰橫掃到那邊,輾轉前往泰國和美國尋求庇護。他們的父母大多從事低技能工作。他們都是亞裔美國人,一種集體奮鬥的身分類別。他們的世界觀有著亞裔驕傲這回事。這些中學生往往太早涉世過深,或被特定惡習(幫派、毒品)所害,以致於沒能來得及發掘潛能。
他和新室友班以及阿健、西恩會在週末的晚上以偽造身分進入網路的聊天室和其他人聊天,然後開著車在車上聽著喜歡的歌並跟著唱,再前往甜甜圈店。他們共享著某種迷亂與兄弟情。他稱這個團體為兄弟會。彼此分享喜歡的事物:歌曲、電影、電視節目,從而拓展視聽。
一個年輕學子,逐漸成長為大人,並對長輩承諾正在實現某個目標,然後朝著那個目標去努力,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並從中發掘出自己的專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感覺很好。
書中提到了牟斯發表了〈論禮物〉。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蒙斯的導師和一些學者過世。他的導師所創辦的《社會學年鑑》停辦,牟斯接手復刊。他提出「記得你的立足之處擁有的可能性。善與幸福比你以為的還要近。」
受到電影《龍拳小子》的影響,阿健和他也曾嘗試自行拍攝電影。
可惜的是在一次派對之後,好友阿健被歹徒殺害了。
我想:生命中的至親好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一旦突然被老天爺奪走,斷了這條關係,那種傷痛與無奈是好長的時間,甚至是一生都難以撫平的。
作者又提到:「大學到處都是人際聚散與新公寓,每一項都是重塑自己人格與環境的機會。」的確如此,我們的人生隨著我們所遭遇的人事物不斷地在轉彎。
徐華從死去的阿健身上學到真誠、時空旅行以及治療宿醉的種種。他像是阿健的精神不動產遺囑執行人,散播著他的智慧與歡樂,告訴朋友們阿健欣賞他們哪裡、替阿健對他暗戀過的女孩們告白… …
他們決定集體寫哀悼文表達對好友阿健離去的哀傷。阿健的父母在告別式之後招待他們。不過失去阿健的聚會,再怎麼樣美好都是哀痛的呀!
回到柏克萊之後,作者播了一首美好的歌,但是曾經代表崇高秩序的合音,如今只讓他感到不適。後來他進了浴室,幾乎是把自己的頭髮都剃光了!再來,他出門和兩位朋友見面,他們注意到他的新髮型,但或許過於疲倦,又或許過於善良,並沒有點出這髮型有多難看。然後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聊天。
在葬禮之後,作者重新回到之前的暑期教學崗位。有時候他會載著那些孩子們去兜風,在車上聽的音樂一開始他都是播放自己喜歡的,可是孩子們不喜歡,後來改聽他們喜歡的,一開始他有點兒抗拒,聽久了,竟然感覺那些饒舌音樂是最不可或缺的聲音。作者曾經從音樂中學到暗戀、害羞、自覺渺小的美德,如今音樂中敘述心碎、振作力量,或是勝利與哀愁,這變得比一切都重要。
時間久了,朋友們各自在不同的哀傷階段匍匐掙扎,也有各自的傷痛地雷,但從身邊人的幫助下,慢慢知道:生活總該繼續下去。
後來藉由他學生們的安慰與一場壘球賽開始慢慢重新過生活。但還是常常會擔心、幻想突如其來的災難、意外。漸漸地,他的朋友慢慢回歸正常生活,而他依然悲傷、留在過去。
後來朋友之間隨著他到哈佛唸博士班而關係變淡,也因為博士班的研究生醫療保健計劃所提供的一學期免費心理治療,他開始接受與心理治療師之間的會談。
在他內心一直自責:如果好友與害那天,他沒有提前離開,好友就不會遇害。心裡的罪惡感不斷地盤據在他的內心,讓他一直陷在悲傷之中。
不過在一位女性友人的言談中,他得知自己或許不是好友心中那麼好的朋友。
不過好友生前和他的相處點滴,都十分真誠,也帶給他許多刺激與改變。
作者以真心傾訴的青春往事,有歡樂、憂傷、獲得與失去。雖然有著哀傷與無奈,但是是人生成長充實的養分。
內容佳句:
你挑選的每樣東西,都是一處潛在的入口、一處微小而表面的改變,從中可能綻放出一個嶄新的你。
建構你的個性是一場賽局,你需要與他人的期望交鋒。
小誌是人生的隱喻,它是你的創造與你的聲音與你的生活……一種無法被任何人曲解又能夠被所有人接納/痛恨的表達形式… …創造、破壞、顛覆。沒說出來的話就沒人在意,就算有任何道理在。那麼就走向世界吧,拍攝影片、製造喧鬧、複印小誌,為世界留下你自己無可抹滅的印記。
他(阿健)父母並未在我們面前哭泣,但表情就像他們餘生再也不會歡笑那樣。
或許正義根本不存在,有的只是隨機……
勘誤:
110頁 第五行 信手「拈」來
113頁 第二、三行 憤世「嫉」俗
118頁 末行 力有未「逮」
上一篇:我讀張西的《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下一篇:馬尼尼為的《故鄉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