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 09:39:04小知之

國圖講座:歐麗娟教授談近體詩之美

國圖春天讀詩節昨天的講座是由台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主講:

近體詩之美。

教授先就定義來談,

以謝朓「沙龍體八句」圓美流轉如彈丸來定義它。

初唐沈佺期、宋之問完成五律格律,兩人詩作中五律佔51%,

是奠定者。

「圓美流轉」四字包含了結構、詞藻、音律,如彈丸的比喻給人圓滿自足的印象。

四聯中首聯先導入情感狀態,中間二聯以寫景物為中心,最後再回到情感,並投射向不可知的未來。

接著,教授以唐詩為例,舉《紅樓夢》中黛玉教香菱學詩的話語帶出不可以淺近的詩為目標,否則學不好。應該先學王維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絕各一、二百首,然後再讀陶淵明、應瑒、謝靈運、阮籍、庾信、鮑照等人的詩。教授舉王維、韋應物、李商隱的律詩來說明。

不過個人認為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梁川故人〉頷聯的格律是有問題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看似對仗,但「別」字是動詞,且仄起的五律第三句的平仄應是「平平平仄仄」,韋應物卻寫成了「平平仄仄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是就七言而言的,作詩時也有「拗救」的變通法,但下一句並沒有救。

第三部分,歐教授談「絕句之美」,很特別地舉備受古今推崇詩聖杜甫的詩一佳一劣來說明,論斷的標準是清朝沈德潛之語:「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

杜詩佳作絕句以〈江南逢李龜年〉為例,說明此作符合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

但以也是名作的〈絕句四首〉之三:「兩箇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來說明雖前後皆為對句,數字顏色詞性皆相對,甚至包含宇宙相對,但總覺都是堆砌,欠缺神遠之感。

又以詩仙李白及詩天子王昌齡的絕句作品來說明絕句之美。

清朝葉燮評李白的詩俊爽,李白的〈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正給人這樣的高明之感。

王昌齡的詩被葉燮評為含蓄,他有名的〈閨怨〉正有許多細膩之處待體會。從「忽」、「楊柳色」、「悔」三處細細體會,方能悟出其中的含蓄之處。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教授只能略點出她對「詩莊詞媚」的見解,解釋何以她獨愛近體詩。

演講期間台上台下互動熱絡,問答時間聽眾也很踴躍,已超過四點半,鮮少有離座的。令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