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8 09:06:10RICHIE

【師之恩莫敢忘、師之教謹記心。】---(2019年教師節感言)








師之恩莫敢忘、師之教謹記心。
2019年教師節感言)



    淨公老和尚於《無量壽經》講席中開示:「我們學佛能不能成就?真正成就的根本就在『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這四句話。我們是不是真的一生都隨順佛陀的教誨?隨順老師的教誨?這是學習佛法、學習聖賢的必具的條件。學生對老師的存心就是『孝敬』二字,孝是順從,敬是恭敬,也就是對老師存順從、恭敬之心。」

    學佛人要心心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與教誨,念老師的恩就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把學自老師的教誨落實到工作、生活,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上。老師希望我們這一生成就,我們沒有成就對不起老師;念佛人唯有做到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方謂真實成就。真念師恩必依教奉行,真依教奉行必得真實法益,真得法益則必能成就。

    末學自1975年親近老和尚學佛,四十餘年來耳濡目染老和尚的身行言教,平凡而真實,感佩良深,孺慕之情油然而起。尤其近年來聽聞《大經科註》後,每一天都不敢忘記老師的教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老師的身行言教是弟子學習的準範,所以我們要與老師:
同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
同願:化度有情、歸心淨土。
同行: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自利);弘揚淨土、勸人念佛(利他)。

    適逢教師節,謹於此恭祝恩師淨公老和尚光壽無量、長住世間、轉大法輪,併祝普天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阿彌陀佛!














小小念佛人 2020-01-22 15:26:11

先向您誠懇致歉,我沒有表達清楚,這是我的錯。其實我明白您的意思,也知道您一向是依循恩師淨公老和尚的教誨來修學。

我所提到的某派錯誤見解,真的影響不少念佛人。他們有許多斷章取義,抓著幾個字就開始大作文章,但可能大家被急於功夫成片的焦躁所苦,未曾察覺。

而您所摘錄的印祖開示,也曾讓他們胡亂解釋過。所以我在留言時,一心想著如何正視聽,卻疏忽措辭沒有表達清楚,似乎把您也拖下水了。真是非常抱歉,也要感恩您慈悲提醒,讓我能夠澄清、改錯,謝謝您。

另外,也至誠歡迎您引用,很感謝您給我這個植福田的機會。

阿彌陀佛!

小小念佛人 2020-01-22 05:03:08

補充一提:

印光大師說,「……而凡夫往生,全在信願真切,與彌陀宏誓大願感應道交而蒙接引耳」,以及「若知自是具縛凡夫,通身業力,匪仗如來宏誓願力,決難即生定出輪迴……」,這有其背景因素。

如果看全文,可知這是一封回函。印光大師在勸導不要以持咒作正行,而念佛為兼帶。雖然持咒法門也是不可思議,但是若以持咒或其他法門為主修,要修到能出離輪迴是極困難的。而如果無法出離輪迴,具縛凡夫,通身業力,死後就很容易墮地獄,萬劫千生受劇苦。

因此,印光大師才會在回函中特別強調信願二字,希望以念佛作正行,必須對極樂世界生起信願之心,總要有種因結緣,之後再加上篤行(真信切願篤行,使因緣成熟),將來才能蒙彌陀接引往生(因緣成熟便結果)。

所以,雖然印光大師說「全在信願真切」,但這不代表往生極樂只要「信願」,而不需要「行」。還是要注意其前後文,了解相關的背景因素。

阿彌陀佛!

版主回應
感恩大德慈悲分享心得,末學受教了。恐您有所誤會特再補充說明:

老和尚於講席中常引用蕅益大師開示:「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案:《阿彌陀經要解》云:【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

末學是依老和尚的教誨修學,對念佛往生之認知與體會與您所言某派之的看法完全不同,並無只要「信願」,而不需要「行」之意。末學摘錄印祖所言與蕅祖「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之意相同,竊謂倘信願真切者,哪有不認真念佛之理?而不老實念佛則信願一定不真切,故尚請大德明鑑為荷。阿彌陀佛!

另大德此篇心得可否借末學引用發表否?感恩您。
2020-01-22 09:35:11
小小念佛人 2020-01-21 21:23:38

結果那一天晚上,我夢見阿彌陀佛。彌陀告訴我一些訊息,其中一個訊息的大意是說:「孩子,你一路的心情我全都明白,我一直在你身邊;尚未功夫成片是因為還有不足,要找出來修正,一定會有好消息的。」

我很感謝阿彌陀佛的指引,原來是我尚有不足,原來是我「信願行」三資糧不足,還懷有疑惑,卻自認對念佛法門早已深信不疑,願與行也都沒問題了,真是錯得離譜!我趕緊迷途知返,繼續念佛,也不再動搖。

大家要知道,念佛人的身邊,都有阿彌陀佛的化佛(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有沒有持續修正?是不是具備往生的條件、資格?阿彌陀佛一直都在出題測驗與評分。

信願行,是以阿彌陀佛的認可為標準,不是我們自認可以就可以的。因此,念佛人首要之務是靜下心來,不要對尚未功夫成片而焦慮難安;其次,必須大力加強「行」,因為先前只著眼於信願,行的部分不關注,勢必嚴重欠缺,應當好好加強。

事實上,信願行三者是一體,印光大師說過:「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所以,如果我們能把佛經上的開示,以及祖師大德的教誨,真真正正落實在生活裡面,則不僅具足了「行」,「信願」也會隨之具足,因為信願行是不能分割的。

一個真信切願的念佛人,他日常生活的行,一定是依教奉行。因此,如果有人認為:往生極樂是不要求看破也不要求放下,只要相信有極樂世界,也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到時候就一定會來接引。那麼此人就是分割了信願行,又用自己的意思去解讀信願,而不解如來真實義。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家要得人身不容易,要聞佛法也不容易。今天得人身也聞佛法了,很有機會在這一生大事成辦,功夫成片,有把握往生,可千萬不要因為焦躁而壞事,一定要有正知正見。

至誠祝福所有念佛人: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萬修萬人去。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