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8 09:35:57梁清

藏身處│Shelter

心病還需心藥醫。

 

每個人身體中都住著一個靈魂就是我們自己,有各種不同情緒表現與認知,光是這樣其實就已經很累,特別是很多時候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假如一個人身體中住著兩個或是三個以上靈魂會是什麼情況呢?醫生稱這種人是統合失調(精神分裂症)或是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靈媒說他們是鬼附身、正常人認為是瘋子而且還是顆不定時炸彈,各界說法不一,無論事實是什麼,這種情況常常被拿來當成逃避刑責或是現實的藉口,殺人犯宣稱自己是精神失常才會犯案,亦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等,而這時候就需要心理學醫生與專家來鑑證,本片講述的就是這方面故事,因為我對這方面很有興趣也小有研究,所以觀看前期待度就蠻高的。

 


劇情敘述:


一個心理學家,一個神祕病患,科學證據對上難解謎團,心理學家卡拉(茱莉安摩爾 飾)認為罪犯聲稱自己有多重人格分裂,通常是為了脫罪而假裝的,她擅長突破罪犯心防將他們繩之以法,但當她遇到了一個犯案累累的精神病患(強納森萊斯梅爾 飾)時,這名多重人格患者卻推翻了她的理性邏輯,崩解了她的專業知識,她開始相信眼前所見並不單純,另有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這一切。

 

關於電影:


強納森萊斯梅爾為演活多重人格患者突然當場癲癇發作,嚇得連身經百戰的影后茱莉安摩爾都花容失色,也讓現場所有工作人員目瞪口呆,直到導演喊卡稱讚強納森萊斯梅爾演出精彩,所有人才明白原來癲癇發作是強納森萊斯梅爾詮釋多重人格轉換的方式,於拍攝現場嚇壞影后茱莉安摩爾一事,強納森萊斯梅耶表示這次演出多重人格的精神病患者,一個擁有7種以上人格的高難度角色,導演要求自己構思各種人格轉換時的肢體呈現方式,在嘗試各種不同的肢體詮釋方式後,才終於找出自己最滿意的表演方式。







本片2009年就已於國外上映且DVD都已經出很久,雖然不知道台灣為什麼現在才出現,但三年的時差還是很容易在片中感覺出來,每段時期電影風格其實都有固定模式,特別是像這種心理驚悚片不是口碑超好就是被認為無聊可笑,當知道是致命ID和七夜怪談西洋篇的幕後團隊聯手製作時,心裡大概已經有個底電影會是怎樣,只是對於茱莉安摩爾還是抱持著一定期待,再加上強納森萊斯梅爾這樣亮眼的新秀,對於兩人會有什麼新火花很好奇,不過實際上看完後...恩,該怎麼說呢?有一種微妙的感覺,它並不好看,但也不難看,是不會平淡,只是很莫名其妙。

 


說到底,本片並不是心理驚悚片,或許前半段有略微提到心理學層面,並且以女主角是心理學家視角為出發點,但事實上電影中段後是部靈異驚悚片,而更正確點又是部宗教信仰狂熱電影,當然並不是正面闡揚信仰上帝多好之類的事,而是以魔鬼誘惑來勸導人們失去信仰的下場會有多慘,帶點嘲諷異教色彩,可以看出導演想要將心理學、靈異鬼怪、宗教信仰三者融合,孰不知這三點原本就是互相矛盾的理論,況且還添加巫醫亂入的戲碼,讓整部片演到後來自打嘴巴,就算兩位演員再怎麼竭力發揮也受限於劇本狹隘,無力挽救與發揮。






各行各業都有最頂尖的專家,但專家往往容易以為自己經驗豐富以及那股自信而剛愎自用,卡拉與父親兩人同樣是心理醫生,她很執著於研究與破解他人心理,我想「就是要證明你是錯的」這股心情大家應該都能體會,就像父親介紹了病人大衛給她,後來對卡拉說「妳的本份究竟是要醫治病人還是只是為了證明我是錯的?」,像新奇玩具般她迷失在研究大衛身世與心理狀態的過程中,而忽略了醫生是要救人的目的,前半段鋪陳得不錯,懸疑與驚悚比例拿捏很好,劇情尚在可以掌控範圍內,讓觀眾看到病人與心理醫生對抗與偽裝的假像。

 


一般人常誤會精神分裂與多重人格(註一)是同樣的疾病,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病患出現的行為非常相似,常會妄想、幻想、強迫性認知,但精神分裂是生理影響心理,患者大腦通常出現萎縮並且此種疾病會遺傳,而多重人格是非常爭議的心理症狀,真實性常受人懷疑,所以卡拉才那麼執著於推翻父親理論,做為一個心理醫生她認為這種症狀是當事人也不自知的「裝病」行為,在受到外界渲染下可以出現類似多重人格的症狀,片中有出現部份心理學專業術語,還不致於到難懂部份,只是動機並沒有敘述很明顯,單靠演員簡單對話呈現恐怕會讓不常接觸此類電影者不太能理解前因後果。







人的身體就是容器也是一種媒介,後半段扯上了異教信仰與巫術,推翻前面理論的用意是要給觀眾驚喜,但偏偏劇情很好猜,這種把戲也老早就被玩到爛,加上越來越荒腔走板,還牽扯上中古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瘟疫,對於信仰上帝者來說其它宗教就是異教,而天主教和基督教自己又在搞分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無論人格轉換成誰的大衛都會問旁人這句話「你相信神嗎?」,卡拉因為相信所以她沒事,而身邊失去信仰的親人全部遭殃,就連女兒都不例外,這股濃厚信仰氣息讓本片變成佈施傳道的宗教狂熱片,而結局也完全在意料之中,沒有新意。

 


茱莉安摩爾在本片中演好了自己本份,將這位丈夫被謀殺、無暇照顧女兒、忙碌於殺人犯心理鑑定的醫生完整詮釋出來,但是此類角色對她而言早已駕輕就熟,並沒有看到任何突破,就像是普通懸疑小說的主人翁一樣,在解謎過程中逐漸打破自己既定觀念,然後危險漸漸找上,劇本並不特別突出,也讓她無所發揮,至於強納森萊斯梅爾的精神病患可以說是全片最亮眼之處,多種人格與個性他演得很開心,我們也看得很過癮,帶領大家稍微瞭解了人格轉換過程以及特徵,可惜是戲份真的不多,雖然雙掛男女主角,還不如果說是茱莉安摩爾獨挑大樑來得恰當。

 


若是繼續講人格分裂我應該還會講很多,但可惜本片只有一半,就是導演想表達得太廣了而導致雜亂,想起24個比利(註二),原本以為藏身處風格會像那樣,最後卻變成了探討無神信仰,「暴風雨中的庇護所,專門庇護失去信仰的人」,這是我對本片的結論,藏身處原本的片名也是翻成庇護所,我相信無神論者還是反神論者都一樣,每個人心中都還是有著信念,這股信念支持著我們做任何事,若是失去了,那麼活著跟行屍走肉又有何差別呢?









上映日期:        2011-04-08

-----------------------

【劇情】: 3


【演技】: 6


【驚悚】: 5


【懸疑】: 4


【滿分10】: 4.5

-----------------------

 





相信科學還是相信神?





人格分裂恐怖還是被鬼附身恐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附註一:


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存在,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通常在此分裂現象開始時,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主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附註二:


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作家丹尼爾凱斯於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多重人格患者比利的真實故事,比利於1977年因犯下連續強暴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卻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後來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5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11-05-05 19:40:23
(悄悄話) 2011-04-30 18:45:25
飛揚 2011-04-20 15:40:22

但多重人格是否可以做為無罪釋放的證明,
我持保留的態度。
裝病是一回事,
但若真有多重人格,且對他人會形成危害,
那麼當他犯罪時,是否就能因此無罪。

版主回應
所以24個比利這本書中的主角比利被無罪釋放時真的是引起很大的爭議,但這是經由好幾個頂尖心理醫師與團隊所判別出來的,然後比利接受的是將他24個人格中較為不好的人格(大概10幾個是做過壞事的)消去或是封印的治療。 2011-04-22 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