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5 00:00:32紫風車

【捕風捉影】盜,到有道—電影《孩子》觀後感

20060113

「好個純樸的電影!」是欣賞電影【孩子】後的第一個感想。

台灣國片市場,在好幾年的哀號遍野之後,從去年的921紀錄片【生命】之始,接續著幾部票房長紅的紀錄片,一時之間,紀錄片頓時水漲船高,在台灣引發了一股觀賞風潮,不少長期投入紀錄片生態的影片工作者,總算得以一展長才,作品漸漸得到台灣社會大眾的重視,也用這樣的型式促使許多不同議題的思考和反省。

【孩子】並非是一部紀錄片,片名沒有吸引人的聳動標題,對於不認識導演達頓兄弟的影片觀賞者來說,唯一讓人感到似乎值得一看的,大概在於它是頂著2005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的光環。

不是紀錄片,但是導演達頓兄弟在【孩子】鏡頭上的處理,卻暗藏著紀錄片常有的拍攝手法,近拍式的追蹤、搖搖晃晃的鏡頭……,或許是過往導演達頓兄弟以紀錄片為主有關。二位導演皆非科班出身,一位專精藝術;一位專精哲學,這樣的組合、這樣的詮釋,讓這部電影的延續性是餘味猶存。

劇情的架構似乎平淡無奇,先是描述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出世不久的嬰兒尋找父親;爾後,父親決定將嬰兒賣出以換得金錢,一場即將引起的風暴就此展開。黑吃黑的社會是無情的,母親堅決要回親身骨肉,原本將嬰兒再以金錢贖回似乎就此相安無事,但是幕後的黑手卻要求賠償損失,這位二十初頭的父親為錢再次走上劫路。

達頓兄弟不帶任何色彩的述事,讓人不禁會為他們說故事的功力喝采。沒有任何的說教意味;也沒有任何的主觀批判,唯一有的鋪敘,只是達頓兄弟不斷的在陳述事實;唯一有的色調,大概是比利時陰暗的天空。

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和家庭背景,造成這樣的孩子?原本該是花樣年華、青春洋溢的時光,卻鎮日游盪街頭,以偷拐搶騙為生。對他們來說,生命似乎理當如此,活著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孩子,難道只是存在於電影中的幻想?比利時另一端的我們,街頭巷尾又是什麼樣的景像?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劇情,在時空背景轉換下,難道不曾發生?社會新聞裡的兇殺搶劫案件,似乎隨時就在我們身旁上演,卻又似乎如此遙不可即,往往只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讓人痛心的並非僅是事件本身,而是什麼的社會環境之下,演化出以此而生的孩子,社會上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此事。欣賞電影【孩子】結束,腦中不斷浮現台灣社會萬象,孩子們,要的是什麼?而我們又能給予他們什麼?我認為這是導演達頓兄弟直白的描述所引發的後續效應。電影的結局是父親進入監牢服刑,母親帶著襁褓中的嬰孩前往探監,影片就在男女相擁而泣作結,結束的似乎突然,卻又留下觀眾無盡的想像空間。

沒有盛大場面,沒有聲光特效,沒有感人劇情,沒有大牌演員,這是一部原汁原味,純樸到似乎什麼都沒有的作品,唯一有的是達頓兄弟最真誠的描述,最細緻的剪影,這部作品似乎也向世人暗喻著:「簡單就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只有當您親自觀賞過,細細品嚐一番,方知箇中滋味。



PS:
孩子L’Enfant
2005年出品 / 35釐米 / 彩色 /
發行:Sony Pictures Classics新力 ( 美國 )、雷公 ( 台灣 )
得獎:第58屆坎城國際影展金棕櫚最佳影片
類型:劇情
級數:普通級 ( 台灣 )
國別:法國 / 比利時
語言:法語
片長:/ 95分鐘 ( 法國 )
導演:尚皮耶達頓 ( Jean-Pierre Dardenne )、盧克達頓 ( Luc Dardenne )
演員:傑若米何涅 ( Jeremie Renier )、( Jeremie Segard )( Fabrizio Rongione )、( Olivier Gourmet )、黛博拉法蘭西斯 ( Deborah Francois )
編劇:尚皮耶達頓 ( Jean-Pierre Dardenne )、盧克達頓 ( Luc Dardenne )
製片:尚皮耶達頓 ( Jean-Pierre Dardenne )、盧克達頓 ( Luc Dardenne )、( Denis Freyd )

【孩子】L’enfant官方網站:http://www.sonyclassics.com/thechild/
【孩子】L’enfant中文官方網站:http://www.zeusfilm.com/thechild/
紫風車 2007-06-07 02:07:32

近幾年來倒有不錯的成長哩!雖然對於國片的動向不很清楚,不過,從近幾年來的幾部國片,讓我對於國片倒還滿看好的哩!

迷惘的魚 2007-05-31 11:25:31

國內有好多響名國際的導演,也有很多的新生代導演!

可是~~我們沒有很多國內自己的電影~~很可惜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