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0 10:42:32拒絕長大的靈魂

14歲

前些日子,某天的水果日報頭條是一個少年殺死自己父親的慘劇。因為父親的不務正業,到處積欠債務,拖垮全家。為了結束父親對家裡的傷害,16歲的少年拿開山刀砍死父親。坐在旁邊的姐姐說,這個少年太笨了。他已經16歲了,等到他成年,就可以真正的去工作賺錢,幫助家裡。可是16歲,真的有辦法多想那兩年嗎?

前陣子台北電影節有一部片子叫----- 14歲。電影講的是一群14歲的日本青少年,還有曾經歷過14歲的成年人。14歲,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紀?14歲,大人希望你跟大人一樣的懂事,可是又不能像大人一樣發表意見。14歲,大人說讀書考試不是人生的一切,但是也告訴你,聯考沒有上,或是基測考不好,你的人生就完了。14歲,大人把你當作小孩,但是又老是擔心你會做成人做的事,怕你抽菸喝酒,怕你偷嘗禁果,怕你未婚生子。好像這些事,等變成大人做就都沒有關係。14歲,這是一個有兩套標準的世界。而14歲的生命,一不小心就被這兩套標準所撕裂、破碎。

電影中,鋼琴學生深深的崇拜自己的鋼琴家教。雖然自己不是很有天份,還是問了老師,自己將來是不是適合繼續彈琴。可是卻換來一句,”我對你適不適合或繼不繼續彈琴,一點都沒有興趣” 的冷淡回應。說出了這些的老師,其實曾經也被他的老師如此對待。所以也知道自己的無情其實傷害了學生。面對學生受到的傷害,老師道了歉,並告訴他,老師忘記了14歲的心情。諷刺的是覺得被老師傷害的男學生,卻也用相同的方式傷害同校的女同學。對女同學的告白,他卻以”噁心、變態,你滾開”的方式回應。在他自認是一個受害者的同時,他也當了一個加害者的角色。

我想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4歲的心情,忘了14歲是一個多敏感的年紀,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年紀。而許多14歲受到的傷害,成年後也一直不能癒合。曾經被欺負,曾經被取笑。曾經被忽略。成年之後,這些夢靨還是讓許多人在夜晚輾轉難眠。可是既使是受過傷,成年後的我們還是很難記得14歲是怎樣一個敏感的然後容易受傷的心情。成年的我們往往還是會不經意的去傷害這些孩子們。或許是面對無情的世界,時間累積出的傷痕,已經讓許多人的心開始麻痺了吧。

可是相對的來說,14歲的孩子們,也沒有多少人記得別人的心或許也像自己一樣容易受傷。或許14歲之前,大家都很少受傷害,所以傷害特別深。同樣的也或許,14歲犯的錯,都只是孩子一時不小心,都可以被原諒,所以14歲的傷起人來特別無所顧忌。

My Sister’s Keeper這本書中提到青少年之所以無法被認定有獨立自主的決定權,那是因為青少年只能看到現在,青少年會因為要避免面對”現在”的困境,只針對”現在”的狀況做決定,而不考慮未來。如果這是真的,那就解釋了,為什麼14歲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考試;為什麼16歲的少年會動手殺死父親,因為現在就需要解決。

對那的新聞事件,有人說,”好可惜,再過兩年,這個男孩就可以獨立,脫離父親。”是啊,只要短短的兩年啊。可是兩年,也是未來,對青少年兩年只是一個空泛的名詞。好像我可愛的乾女兒,只要是今天之後,明天之後的,對她來說就是後天。既然後天,也可以是遙遠的未來,更何況是兩年呢。

已經老早過了14歲的我們,是否還會想起以前的傷痛。還會不會對曾經傷害我們的人,還心存怨懟。再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也是做了同樣的事情,在傷害另一個14歲。當面對另一個14歲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夠把這樣的心情,這樣的理解傳達給他,讓他不受到同樣的傷害,也能夠不去傷害別人呢?看完這部電影-14歲,心裡真的會有一點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