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15:59:55傾海之歌

巴哈

以前不喜歡巴洛克的音樂,覺得那太理性,太結構。喜歡貝多芬、德佛札克、柴可夫斯基等等的,戲劇性的浪漫氣息。

我覺得年輕就該浪漫,老了才應該去喜歡巴哈。

什麼叫浪漫呢?
對我來說浪漫就是戲劇化,是強烈起伏的震盪,是衝動,是順著感覺走。
浪漫不代表沒有理性,就像浪漫派的樂曲始終乖乖照節拍進行。可是他的內涵就如同敘述一件故事,塑造一位英雄,是在風暴後在天空露出曙光,或是讓世界結束於美麗的毀滅。
我認為,年輕就該浪漫的瘋狂,就該跌跌撞撞,甚至應該要受傷。如此可以豪邁的舔舔傷口,吼一聲再爬起來,繼續去實現青春,去愛,去追求夢想。

這完全反映在高中時代的作為,參加五個社團、在某個學校附近唱歌、泡實驗室、淋雨大笑、翹課、在台北亂晃、和某人說要為他努力2年......

直到,我開始用心練巴哈。
巴哈小提琴無伴奏的d小調第2組曲中的Sarabande,聽CD,然後模仿和詮釋,我想,過去我完全錯怪巴哈了。
巴哈的音樂太有結構,又太理性?
是有結構沒錯,可是巴哈的音樂是充滿感情的,很深卻很理性的感情。
他的音樂不像浪漫派是陳述一個故事,也不像抽象樂派是呈現一個畫面。
巴哈的音樂呈現的是很單純的,專屬於音樂的感情。因為不能用故事不能用畫面來詮釋,所以難以理解,也容易被誤解。

我只能說,音樂中的情感,是種難以明狀的協調。

這就真的是巴哈嗎?我不清楚。但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有人說小提琴最難的曲子其實是巴哈。

我還是會用浪漫來過我的青春吧。只是,我會記得隨時,讓巴哈的音樂在內心縈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