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4 10:43:23銘均
聽君一席話(傅佩榮) (下)2004.11.03
聽君一席話(傅佩榮) (下)2004.11.03
26. 他因為口吃,所以可以專心聽別人說話,也因為口吃的困擾,他才可以專心讀書。
27. 也因為他曾經口吃九年,所以他從來不會嘲笑別人,他完全沒有優越感。口吃反而磨練出他的同理心。
28. 一位哲學系老師上課,全班都在打瞌睡,只有一位學生沒睡覺,老師就問他,為什麼你沒有睡,學生就說,因為前兩堂課睡飽了。(傅佩榮的意思是說,哲學真的比較枯燥一些,如果老師表達能力又不好,就可能全班睡著)
29. 名人也不見得好,因為大家閒聊的時候,要聊誰呢?一定聊有名的人啊?聊名人的什麼呢?一定是八卦啊!所以名人常常變成犧牲品,變成別人娛樂的媒介。
30. 他很早就得到國家文藝獎,他不覺得自傲,只覺得自己很幸運,他認為所謂的幸運,不是沒有耕耘而有收穫叫做幸運,而是有耕耘有收穫,就是幸運,因為很多人有耕耘卻不一定有收穫。(銘均補充:當然耕耘越多,收穫的機率越大)
31. 錢在用才是你的,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而要做金錢的主人。
32. 緣有三個層次:結緣、惜緣、隨緣。
33. 認識人,有時候是主動,有時候是被動,例如班上同學,同一棟大樓等等,這些就是被動認識,但是參加社團,就是你自己的選擇,是主動認識。
34. 朋友分酒肉之交、利害之交、道義之交、生死之交。他認為酒肉朋友,也不完全不好,讓我們多一些娛樂。
35. 人的朋友當中,要有一部分是這幾年的新朋友,有一些是十幾、二十年的朋友,還有一些是小時候就認識的朋友。像小學同學,如果目前還在來往,一見面,就可以聊到以前小時候,許多趣事和糗事,但是新朋友,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共同記憶。
36. 孔子有一句話,大家都誤解為,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其實不是,如果這樣的話,你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你去交一個更高層次的朋友,他會說,我也看過孔子的話啊,所以我不和你做朋友。這樣大家都交不到朋友了,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說,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同的朋友。
37. 耶魯和哈佛大學競爭百年,傅佩榮念耶魯的時候,剛好碰到他們百年足球賽吧(?),哈佛老校友穿著哈佛的T恤,耶魯老校友,穿著耶魯的T恤,已經是80多歲老人了,看到彼此還是不順眼,會想到以前的種種。
38. 他回到台灣後,每年都會收到耶魯寄來的卡片,上面寫:「在這感恩的季節,母校需要你的幫忙…..捐25元美金」,如果校友沒回應,不多久他就會收到第二封卡片上面寫:「親愛的校友,你是不是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39. 美國大學會喚起校友,對母校的重視,反觀台灣的大學,學生畢業後,對母校沒什麼感情,可是在美國唸書的台灣學生,卻對美國的母校有深厚感情。
40. 有一次前監察院長陳履安,邀請他聊聊,因為他在廣播中聽到傅佩榮的演講,當天下午兩點半,傅佩榮準時到達,陳履安就說,我聽過你的演講了,現在換你聽我講,結果講到五點,一講講了兩個半小時。
41. 陳履安聊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中國大陸新華社,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到,大興安嶺失火,一群氣功師齊聚一堂,發功撲滅火災,陳履安就在想,氣功是中國人的寶,我們不能輸大陸,所以就邀請清大(?)多位教授來研究,半年之後,教授都一致肯定,的確有氣功(而且真的有其不可思議之處)。
42. 而他信仰佛教後,就開始吃素、推掉應酬、不打高爾夫球、不打麻將。(銘均補充:我聽過他的演講,他說以前他喝酒應酬,身體不好,現在不喝酒,身體更健康,朋友反而說他消極,這是什麼道理?)
43. 陳履安也把一千多件,珍貴的古董字畫,通通捐出去義賣。(傅佩榮幽默的說,這真偉大,因為他們家,連一件珍貴的古董字畫也沒有)
44. 陳履安也把價值11億的房子捐出來(地是國家的),後來還把父親在泰山的墓園改成公園,把父親的骨灰放在佛光山。(傅佩榮說,他爸爸是基督徒,不知道這樣習不習慣)
45. 陳履安的大兒子出家四年,小兒子波士頓大學法律博士(碩士?),專門幫窮人和流浪漢打免費官司。
46. 陳履安因為信仰,徹底改變,但是很多人信仰宗教後,卻沒有改變,還要不斷向別人說,我信了什麼宗教。
47. 佛家是看得破、放得下,儒家是看得破、放不下。
48. 每個人的價值觀可能受到小時候環境的影響,例如小時候窮,就希望長大有錢,小時候體弱多病,就認為健康最重要。
49. 有一件事情,讓他學會從容。有一次他到豐原上課,他想從台北到豐原,大概2.5小時可以到,當天他提早四個小時出門,沒想到路上碰到選舉活動,高速公路上又碰到塞車,到豐原已經遲到了,他坐上計程車後,請司機盡量開快一點,司機就問他,你要去做什麼,傅佩榮說要去上課,司機就大笑說,那你就不要急了啊!因為沒有人喜歡上課的。傅佩榮聽到就放下心來,沿路還欣賞風景,到教室後,學生已經自行分組,有的聊天、有的打橋牌。從此他遇到事情,就能夠從容面對。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早上6:30與10:00
和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26. 他因為口吃,所以可以專心聽別人說話,也因為口吃的困擾,他才可以專心讀書。
27. 也因為他曾經口吃九年,所以他從來不會嘲笑別人,他完全沒有優越感。口吃反而磨練出他的同理心。
28. 一位哲學系老師上課,全班都在打瞌睡,只有一位學生沒睡覺,老師就問他,為什麼你沒有睡,學生就說,因為前兩堂課睡飽了。(傅佩榮的意思是說,哲學真的比較枯燥一些,如果老師表達能力又不好,就可能全班睡著)
29. 名人也不見得好,因為大家閒聊的時候,要聊誰呢?一定聊有名的人啊?聊名人的什麼呢?一定是八卦啊!所以名人常常變成犧牲品,變成別人娛樂的媒介。
30. 他很早就得到國家文藝獎,他不覺得自傲,只覺得自己很幸運,他認為所謂的幸運,不是沒有耕耘而有收穫叫做幸運,而是有耕耘有收穫,就是幸運,因為很多人有耕耘卻不一定有收穫。(銘均補充:當然耕耘越多,收穫的機率越大)
31. 錢在用才是你的,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而要做金錢的主人。
32. 緣有三個層次:結緣、惜緣、隨緣。
33. 認識人,有時候是主動,有時候是被動,例如班上同學,同一棟大樓等等,這些就是被動認識,但是參加社團,就是你自己的選擇,是主動認識。
34. 朋友分酒肉之交、利害之交、道義之交、生死之交。他認為酒肉朋友,也不完全不好,讓我們多一些娛樂。
35. 人的朋友當中,要有一部分是這幾年的新朋友,有一些是十幾、二十年的朋友,還有一些是小時候就認識的朋友。像小學同學,如果目前還在來往,一見面,就可以聊到以前小時候,許多趣事和糗事,但是新朋友,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共同記憶。
36. 孔子有一句話,大家都誤解為,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其實不是,如果這樣的話,你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你去交一個更高層次的朋友,他會說,我也看過孔子的話啊,所以我不和你做朋友。這樣大家都交不到朋友了,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說,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同的朋友。
37. 耶魯和哈佛大學競爭百年,傅佩榮念耶魯的時候,剛好碰到他們百年足球賽吧(?),哈佛老校友穿著哈佛的T恤,耶魯老校友,穿著耶魯的T恤,已經是80多歲老人了,看到彼此還是不順眼,會想到以前的種種。
38. 他回到台灣後,每年都會收到耶魯寄來的卡片,上面寫:「在這感恩的季節,母校需要你的幫忙…..捐25元美金」,如果校友沒回應,不多久他就會收到第二封卡片上面寫:「親愛的校友,你是不是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39. 美國大學會喚起校友,對母校的重視,反觀台灣的大學,學生畢業後,對母校沒什麼感情,可是在美國唸書的台灣學生,卻對美國的母校有深厚感情。
40. 有一次前監察院長陳履安,邀請他聊聊,因為他在廣播中聽到傅佩榮的演講,當天下午兩點半,傅佩榮準時到達,陳履安就說,我聽過你的演講了,現在換你聽我講,結果講到五點,一講講了兩個半小時。
41. 陳履安聊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中國大陸新華社,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到,大興安嶺失火,一群氣功師齊聚一堂,發功撲滅火災,陳履安就在想,氣功是中國人的寶,我們不能輸大陸,所以就邀請清大(?)多位教授來研究,半年之後,教授都一致肯定,的確有氣功(而且真的有其不可思議之處)。
42. 而他信仰佛教後,就開始吃素、推掉應酬、不打高爾夫球、不打麻將。(銘均補充:我聽過他的演講,他說以前他喝酒應酬,身體不好,現在不喝酒,身體更健康,朋友反而說他消極,這是什麼道理?)
43. 陳履安也把一千多件,珍貴的古董字畫,通通捐出去義賣。(傅佩榮幽默的說,這真偉大,因為他們家,連一件珍貴的古董字畫也沒有)
44. 陳履安也把價值11億的房子捐出來(地是國家的),後來還把父親在泰山的墓園改成公園,把父親的骨灰放在佛光山。(傅佩榮說,他爸爸是基督徒,不知道這樣習不習慣)
45. 陳履安的大兒子出家四年,小兒子波士頓大學法律博士(碩士?),專門幫窮人和流浪漢打免費官司。
46. 陳履安因為信仰,徹底改變,但是很多人信仰宗教後,卻沒有改變,還要不斷向別人說,我信了什麼宗教。
47. 佛家是看得破、放得下,儒家是看得破、放不下。
48. 每個人的價值觀可能受到小時候環境的影響,例如小時候窮,就希望長大有錢,小時候體弱多病,就認為健康最重要。
49. 有一件事情,讓他學會從容。有一次他到豐原上課,他想從台北到豐原,大概2.5小時可以到,當天他提早四個小時出門,沒想到路上碰到選舉活動,高速公路上又碰到塞車,到豐原已經遲到了,他坐上計程車後,請司機盡量開快一點,司機就問他,你要去做什麼,傅佩榮說要去上課,司機就大笑說,那你就不要急了啊!因為沒有人喜歡上課的。傅佩榮聽到就放下心來,沿路還欣賞風景,到教室後,學生已經自行分組,有的聊天、有的打橋牌。從此他遇到事情,就能夠從容面對。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早上6:30與10:00
和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