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9 23:08:00陳達子收藏閣

淨空法師說故事六

有空多唸佛號~南無  阿彌陀佛

 

《 淨空法師說故事六




2011.08.09

 

先說明一件事~有神奇之處就當故事聽聽

有能學習之處就往心裡頭聽聽

共100則~分次PO


 


淨空法師說故事(六)謙德篇

 http://book.bfnn.org/books2/1661.htm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陸、謙德篇

 

一、不能貪圖享受

 

從前安世高大師到中國來弘法,在江西共亭湖度他

過去生中的同參道友。安世高大師的道行很高,

就他的一生修行弘化來看,肯定是阿羅漢以上,

決不在四果之下。他曾翻譯《無量壽經》,

很可惜失傳了。如果就《無量壽經》來說,

他決定是法身菩薩,不只是阿羅漢。

 

安世高大師的同學墮在畜生道,做了龍王。

他為牠誦經、念咒,法事做完之後,他跟牠說:

「你出來讓大家看看。」這個龍王不好意思出來。

他說:

「不要緊,讓人家看看能種善根,消除你的業障。

」牠就從佛龕慢慢爬出來,是一條大蛇。

他為牠念咒,這個蛇就往生了,

以後這個村莊就稱為「蛇村」。

 

當安世高大師坐船去南昌時,在船上看到有一個穿

白衣服的人,向他拜了三拜,然後升空走了。

安世高大師告訴旁邊的人,剛才來拜我的,

就是這個龍王,他已經生忉利天了。我們要知道,

超度最大的力量,只能超度到忉利天。

夜摩天以上一定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

自己沒有功夫,單靠超度是去不了的。

 

有人問:「你和你的同學從前在一起修行,

何以你證果了,他卻墮到畜生道?」

 

安世高大師說:「我這個同學過去明經好施。

有一次托缽時,飯菜不太好,心裡面就不高興,

覺得自己修行不錯,也做了不少功德事情,

卻得不到好的供養。因為這個原因墮畜生道。」

因為前世是講經說法的法師,通達教理,

所以他在畜生道作龍王時,大家去求很有感應,

非常靈驗。又因為他歡喜布施,福報大,

所以香火鼎盛。

 

我們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和他相比?

我們今天接受這些物質供養,心裡有沒有不滿意?

如果還有一點不滿意,將來就會作龍王,

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訓練自己,

物質生活要降到最低,對生活環境要忍耐,

決定不能貪圖享受。

(節錄自《無量壽經》2-34-100)

 

 

二、福報

 

福報決定要給眾生享,不要自己享,這樣福報就永

遠享不盡;福報自己享,幾天就享完了。

這個事情與世法沒有兩樣,世間人儲蓄很艱難,

每個月賺一點錢,在當中提出一點來儲蓄,

儲蓄了幾十年,才有一個可觀的數目。

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個月就花光了;

如果去賭博,恐怕幾分鐘就賭完了。早年在台北,

西門町有個西瓜大王,發了大財,聽說兒子好賭,

一晚上將全部財產輸光了。對方還不錯,

給他一百萬安家費,讓他還能活下去。

 

我們的福報也是如此,要知道節儉是真正的享福。

 

孔老夫子有「溫、良、恭、儉、讓」的德行,

諸佛菩薩示現物質生活相當清苦,沒有絲毫奢侈,

所以福報享受不盡。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它的來源,

一個是性德,一個是修德;

雖有性德,沒有修德,智慧、福德不能現前,

所以必須要有修德。修德就是時時要積功累德。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92)

 

三、歡喜接受批評

 

中國歷代帝王,我們不能不佩服唐太宗。

唐太宗能將國家治理好,為當時、後人所景仰、

讚歎,就是他歡喜聽別人說他的過失,樂意接受批

評,認真反省,檢點改過,這是帝王當中非常難得

的。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親近他的這些大臣,

聽到有人對皇帝的批評是錯誤的,就跟唐太宗說:

「他這個指責是錯誤的,應當要受懲罰。」

唐太宗說:「不可以。」大臣問:「為什麼?」

他說:「如果我懲罰這個人,以後就沒有人敢在我

面前說我的過失了。」所以,他真有過失,

你指責他,他感謝你;他沒有過失,你偏說他有過

失,他也能包容你,不責備你。他讓天下人都敢在

他的面前說他的過失,以此做為借鏡,改過自新。

因此,一代偉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歷史上才會有

「貞觀之治」。古聖先王之中,

沒有人能與他相比,這一點實在非常難得。

 

我們要學習接受別人的批評,勇於改過。

別人縱然誤會我們,說錯了,也不以為怪,

不必計較,也不必爭論。我們自己的態度,

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統統歡喜接受。

特別是為社會大眾服務,一定要有這樣的胸懷,

我們才能把工作做得圓滿。

(節錄自《華嚴經》12-17-0034)

 

(ps:唐太宗老年時就越加的昏庸不明,享樂,聽愛聽的

所以ㄚ~修行要趁早,老了就難改積久的習性 )

 

 

四、一天不吃飯

 

早年,弘一大師在閩南佛學院擔任老師,

學生有不守規矩、不聽教誨的,大師決不會

說一句責備的話。他怎麼做?那一天不吃飯。

學生知道大師今天不吃飯,一定有人犯過失,

每一個人都反省、懺悔、改過。你一天不改,

他一天不吃飯;兩天不改,他兩天不吃飯,

讓你自己反省,改過自新。你能夠改過,

他就笑面迎人。這樣的風範教學,學生服了。

他是真正的好老師,在沒有出家之前,

在學校裡當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

可惜大師後繼無人,為什麼?眾生煩惱習氣太重,

社會污染嚴重,《彌陀經》講「五濁惡世」,

濁惡到極處,人的善根、福德微薄,

哪有不受染濁的道理!所以,天天親近聖賢都不能

得度。我們想到這些地方,多麼可怕!

(節錄自「吃虧是福」21-124)

 

 

五、福德之相

 

有福之人,心是定的,動作穩重。

清末,曾國藩先生在《家訓》中,教育子姪,

動作要穩重才顯得有福。沒有福的人急躁,

步調很快,走起路來好像在拼命。

佛法形容佛菩薩,「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那伽是梵語,就是大象,大象的動作很慢,

走路也很慢,四平八穩。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

人,都是這樣的態度與風範,不可能匆匆忙忙,

那麼急躁!

(節錄自《華嚴經》12-17-0407)

 

 

六、專信不犯

 

我們對老師要專信,決定不違背老師的教誨;

若對老師沒有信心,有疑惑、陽奉陰違,決定不能

成就。所以,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

過去李老師住世時,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艱苦,

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師,

一定會跟老師講,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

我們在海外有師兄弟可以互相協助。

我這個話至少講過十遍以上,最後一次李老師告訴

我:「你替我找學生。」我到哪裡去找一個對老師

「專信不犯,精進奉行」的學生?我找不到。

所以,我才明瞭太難太難了!我自己能這樣學,

但是要找像我這樣的學生,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我跟老師十年,得到他特別的照顧,

真正的關懷。因此,不具足做學生的心態,

遇到佛菩薩也是枉然。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ps:佛說:依法不依人,也要找有德性的老師ㄛ)

 

 

 

(悄悄話) 2011-10-15 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