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1 10:55:02小虎

參加「第二屆國際正向心理學學術會議」之心得感想

參加「第二屆國際正向心理學學術會議」之起源

大約兩年前,雷庚玲老師跟我提到我的研究方向與「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註1)有類似之處,那時候對於什麼是「正向心理學」,老實說沒有什麼概念,於是將它擱置一旁。今年初雷庚玲老師又將「正向心理學」會議資訊轉寄給我,我才開時著手瞭解何謂「正向心理學」。由於自己是臨床工作者之一員,平日接觸個案時總希望個案能有「正向」的思考或生活態度等等,在筆者的研究中亦加入一些評量「正向」的概念(例如:Erikson的正向成長價值),因此開始閱讀「正向心理學」相關文獻後,深深被此研究取向所吸引。
何謂「正向心理學」?「正向心理學」正式於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在American Psychologist一文中提出,其主要範疇有三:一、「正向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如快樂、主觀幸福感等;二為「正向特質」(positive trait),如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智慧(wisdom)、創造力(creativity)、美德(virtues)等;三、「正向環境」(positive community),如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文化規範(culture norms)、家庭影響潛能的發展(effects of fami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等。
經過初步的瞭解「正向心理學」,並試著串連自己的研究與「正向心理學」之關連後,筆者決定參與「第二屆國際正向心理學學術會議」;幸運的,筆者拿到大會的邀請函(註2)及補助津貼,遂動身前往參與此次的會議。
註1: 筆者暫譯positive psychology為「正向心理學」,香港翻譯為「正面心理學」,大陸則翻譯為「積極心理學」
註2: 筆者投稿論文發表,題目為”Sense of Identity Firmness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如需此Poster之全文,歡迎來信索取。E-mail: d90227003@ntu.edu.tw

----------------------------------------------------

參加會議經過


此次「第二屆國際正向心理學學術會議」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會議期間從10月2日至10月5日。筆者於10月1日晚間抵達華盛頓特區,隨即於第二天開始參與此次會議的進行。會議的Open Discussion由諾貝爾得主Kahneman先生談論Psychology and the Science of Policy;而此次會議進行的方式,大會邀請四、五十位來自世界各國之Keynote Speaker進行演講,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幾位心理學家,如Roy F. Baumeister、Mihaly Csikszentmihalyi、Ed Diener、Howard Garder、Daneil Kahneman、Shinobu Kitayama、Christopher Perterson、Martin Seligman等人;另外計有約七、八十個壁報參展。

----------------------------------------------------

「正向心理學」的發展近況
西方「正向心理學」的發展近況,就筆者初略的瞭解,「正向心理學」開始受到研究者之重視約在八0年代初期,研究者開始研究什麼是「快樂」?(如Daniel Kahneman),什麼是「樂觀」?(如Martin E. P. Seligman),什麼是「幸福感」(如Ed Diener)?什麼是「正向幻想, positive illusion」(如Shelly Taylor)?等等。時至九0年代大量有關「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被提出,例如希望(hope)、自由意識(free will)、心理資源(psychological capital)、自我力量(ego strength)、好(good)、分享正向事件(sharing positive events),因此這股「正向心理學」的潮流被心理學界譽為「第四次改革運動」。讀者可以上網http://www.positivepsychology.org尋找到「正向心理學」相關之進展及資訊。此外,筆者詢問與會友人得知,「正向心理學」在歐陸的發展也極為快速,相關的組織、會議及研討會相繼成立及舉辦,例如「第二屆歐洲正向心理學會議」於2004年7月5-8日於義大利米蘭舉行。(請見http://www.positivepsychology.org/ppeuropeconference2004.doc)。反觀亞洲關於「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似乎尚在起步(或是仍未起步),就筆者所知,目前並未有相關「正向心理學」的會議或組織在亞洲舉辦或成立。本次與會人士亞洲人士亦不多見,而多數參與的亞裔人士,亦大都來自於於美國本土,鮮少直接從亞洲來參加此次會議,而台灣亦只有筆者一個人參與此次會議。

----------------------------------------------------

「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優勢


那麼究竟研究「正向心理學」的優勢或好處為何?筆者提供以下幾點淺見供讀者參考:一、提供有別於「缺陷心理學」或「醫學模式」的思維模式;二、由於「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相當依賴語言,因此亦提供本土心理學許多研究素材;三、更重視人類許多正向的特質,例如存在價值、自由意識;四、「正向心理學」仍是新興的研究取向,能夠吸引許多研究者的投入;五、對於臨床心理學的應用更有實徵證據。

----------------------------------------------------

「正向心理學」有別於「缺陷心理學」或「醫學模式」的思維模式


鑑於過去心理學之研究取向多從負向、病理的角度來瞭解人類的心理活動,因此往往這樣的思維模式極易落入「缺陷心理學」(deficit psychology)或「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特別是精神醫學、神經心理學、生物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往往從病理的角度切入,用以瞭解人類的心智功能運作。雖然從上述的取向確實幫助我們累積不少的知識,但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2000)指出過去以「醫學模式」主宰的研究取向往往缺乏使人類過得有意義及有價值感的正向特徵,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確實看到非「醫學模式」所能解釋的現象,例如某癌症病人根據醫學常識推斷,其壽命可能只剩半年,但實際上這個癌症病人卻好端端多活了好幾年。又如,著名的存在治療大師Frankl,他在集中營中渡過極惡劣的環境,而體驗到「存在的意義」。

----------------------------------------------------

「正向心理學」在文化上的意涵


你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人這樣說:「快樂就好!」日劇或韓劇也經常上演這樣的戲碼:「你一定要幸福喔!」「我會給你幸福!」究竟「快樂」或「幸福」所謂何事?回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問了一些在職班幼保科的學生(年紀約從二十多歲至四、五十歲不等),他們心目中的快樂是什麼?許多學生回答:「快樂就是家人健康」、「快樂就是不用考試」、「快樂就是睡到自然醒」、「快樂就是有錢」、「快樂就是沒有壓力」、「快樂就是孩子排便通暢」等等,答案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不過在細問快樂的內涵時,發現他們的快樂往往除了想到自己外,也考慮到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似乎在我們的文化下,「快樂」的內涵確實仍脫離不了「集體主義」的思維,因此在考量這些「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時,文化差異將是一個極有潛力的研究議題。

----------------------------------------------------

語言的限制是危機或是轉機


由於語言是文化很重要的表徵工具。而「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取向筆者淺見認為其相當仰賴語言。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很難在中文中找到相對應於英文的字詞,即使勉強可以找到對應的字詞,但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語用中仍難以區辨這些字詞的差異,例如在一份名為「Staats Hope Scale」之量表,其度量的方式同時針對題目做兩種測量,例如請受試者對”To be happy”做”To what extent would you wish for this?”和”To what extent do you expect this”的評量。或許我們可以將”wish”翻譯成「希望」,而”expect”翻譯成「預測」,但在中文的語用中,是否真的容易區辨「幻想」(hope)、「希望」(wish)與「預測」(expect)呢?我想這是件很困難的事。因此似乎語言的限制讓我們在研究上先天就矮了一截(聽起來真令人沮喪!!),不過不也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好好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可以理解,而西方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比如說,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無為」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意思,這次在會議中有個熱愛中華文化的學者,他跟我說在美國人的概念裡,幾乎難以瞭解「無為」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意思。想當然爾,中國人講的「正向」、「智慧」、「睿智」、「快樂」、「道」等等,就可能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由以上兩個例子我們確實可以看到語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也就因為如此,語言的限制看似危機,其實未嘗不是轉機呢?

----------------------------------------------------

「正向心理學」對於臨床心理學的意涵


由於自己是臨床心理學之一員,自然不免想想「正向心理學」對於臨床心理學之意涵。臨床實務上,我們常常教導個案「多培養良好的習慣」、「多培養正面的思考」、「多往好處想」、「樂觀一點」、「多看優點少看缺點」等等,但我們是否有堅實的基礎研究說明這樣的教導是有效的呢?雖然我們知道許多「不良的習慣」、「負面的思考」、「自我詆毀」(self-defeating)、「悲觀」的方式有礙於心理健康,但對於何謂「正面」,我們所知卻是有限的,例如「希望」、「樂觀」就一定是「正面」的嗎?如果真的是「正面」的話,那對心理健康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探究的問題。
再者,「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取向是否會讓臨床工作者以不同的眼光看病理現象呢?例如在診斷憂鬱症時「自殺意念」為診斷準則之一,筆者胡亂遐想,是否以後憂鬱症之診斷準則會改成「找不到活下來的意義或理由」,此點可任憑讀者發揮自己的「智慧」及「創造力」。

----------------------------------------------------

「正向心理學」的批評


話說回來,「正向心理學」所遭受的批評為何?正當與會人士一頭熱栽進「正向心理學」的熱情與盼望同時,大會仍不忘提醒大家理性的面對「正向心理學」可能的問題。會議進行到第三天下午,大會特別安排了一個session,題目為”Critiques and Limit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邀請兩位學者針對「正向心理學」的研究進行批判與省思,其中Barbara Held鏗鏘有詞,舉證歷歷提出嚴正的批判,她認為心理學之目的應是描述(description),而非「指示」或給予「處方」(prescription);換言之,她認為「正向心理學」似乎企圖「強加」(superimpose)一些價值觀於他人身上(例如希望人們快樂、樂觀等等);對於此點我認為「正向心理學」似乎有宗教熱情的意味。另一學者Julie Norem則提出證據反駁「正向心理學」所謂「正向是好的,而負向是壞的」之主張,她舉例在她的許多研究中皆發現「負向的自我防衛」(negative defense mechanism)仍對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助益。

----------------------------------------------------

對國內心理學界的期待與建議


由於「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及內涵,相對於先前的研究在概念上更為抽象,如前所述,相對的在研究上亦更依賴語言的描述,也正因為如此,文化差異也更為明顯,並且亦符合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宗旨。
另外,「正向心理學」乃新興的研究取向,其蓬勃發展亦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因此國內若要追趕此研究取向應不致太晚,而且過去國內的學者所做之諸多研究,如許文耀《災後心理反應歷程與心理處置歷程之長期追蹤研究》、陸洛《文化與幸福感-一項中英比較》、蕭文《創傷事件中影響個人心理復健之復原力因素探討---以九二一地震為例》等研究也十分符合「正向心理學」之旨趣。此外,目前國外已有相當多關於「正向心理學」學會的成立,以及相關研討會的舉辦。故建議國內心理學界應盡早規劃此領域的發展,例如定期開研討會、提供研究基金,或成立相關學會等都是令人期待之事。


本篇作者:陳坤虎
台大心理系臨床組博士班研究生
歡迎大家提供任何建議及回應
E-Mail:d90227003@ntu.edu.tw
紅豆 2011-11-08 12:25:13

我也覺得摑內正向心理學這一塊並未發展健全,國內專家學者個個持不同的意見與看法,目前還需各位臨床心理研究人員多多努力。像我因寫不出正向心理學的強而有力的理論依據,所以題目被換掉了,加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