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4 00:06:50CzMan
[心情隨筆]~~給自傳囉
如果你想直接切入正題,那麼就請你跳至本自傳的第四段,要不就是從這裡開始慢慢看起囉。
我的人生被三種無可救藥的毒品包圍。第一種是海洋生物的毒,再來是生活影像的毒,還有最後但也可能是終身的,就是別人一直鼓勵我身陷其中的英文毒藥。然而,這三種毒都有人叫我去嘗試,可惜我涉世未深,無法真正體驗其中的快感。當然,毒就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東西,偏偏這三種嚐起來的味道都不同,所以我選擇不要放棄任何一種,管他是一級、二級或三級快感。而最近,我又漸漸染上另一種毒(讀),我稱它為文化地理之毒。是的,我正在更進一步地朝向國際化,汲汲營營地吸收文化之毒,為的就是讓自己能更瞭解世界文化的脈動,這種毒想必是一級的吧,要甩也甩不掉,因為滿意度百分百。
然而,這是一份自傳,說真的,攸關於我未來工作的重要文章。所以我得正經點。暫且先原諒我之前的玩笑吧。讓我帶領正在看我履歷的檢驗師進入文章的重點。
對我而言,攝影是一種再簡單不過的紀錄,是生命的片段紀實,因此我對人文攝影比商業攝影的興趣來得濃厚許多,但若有機會,我也希望能涉獵商業攝影的領域。從五專時期我就開始接觸國家地理雜誌,起初只是喜歡圖片中的影像,當然也趁機學學英文(當時沒有華文版)。而真正接觸攝影以及暗房沖片洗相則是二技和研究所的事了。第一次透過微距鏡頭看到並拍出另一種世界時,我就深深地愛上了令我恐懼的冰冷機器,也就是單眼相機。早期我從昆蟲、植物開始拍起,一直到風景照,意境照,最後到人像攝影。每一個領域都有它獨特的攝影技巧,可自成一派或與其他領域相結合,或產生雜交融合之照,凸顯欲表達之重點。這一段歷程慢慢走來,漸漸才有了重心,知道自己喜歡拍攝何種主題。學習拍照與摸索技巧的同時,我也鼓勵自己去參加攝影社,學習暗房的技術,並同社團的好色之徒們切磋技術,外出遊玩兼攝影。學習暗房的洗相技術時,黑白照片讓我感受到一種非現實生活中所能給予的意境和張力,有時則是一股莫名的震撼或感傷,那是黑白攝影的魔力。而這種手法的呈現也讓我應用在朋友及大弟的婚禮照片上。
拍攝期間,我也曾經思索過影像到底要如何呈現、表達,是自己喜歡就好,還是要更有內涵,或者,具有故事性?於是,我漸漸走向人文攝影,想拍一些關於人群生活的影像,透過影像訴說著其中的故事,藉此讓影像不單純只是欣賞的價值,還有歷史性、故事性或更深的其他意涵。在2000年時,我去了一趟布拉格。除了想散散心,讓自己氣化至沒人理會我之際,我還想記錄我待在一個特定城市,為期三個多禮拜的自由生活,即便是拍攝一張看似普通不過的人像或建築照片,都能賦予其內容及意義。這就是我去布拉格的另外一個目的。然而,也許是自己個性隨和,在布拉格期間我也認識了幾位當地朋友。有的是學生、是工人、是賭場的服務員或是賣畫的小販。這些朋友帶給了我不同的當地生活樣貌,也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層面的異地人士。那二十幾天待下來,對許多人而言再簡單不過的三個多禮拜,竟可變成生動的海外探險記,旅遊內容也相形豐富了起來,這是因為有"人"的存在。而我則是用鏡頭去記錄這一切,並用我擅長的英文來做海外交流。對當地人而言,台灣似乎不佔有他們大腦的記憶空間。有的朋友甚至問我,那是美國的哪一州啊?看來,當時2000年的布拉格居民並沒有跟我們台灣做好外交關係。
屆臨退伍,若是有機會,我希望能再度接觸攝影。基於花費太大,我已有些時日沒以正片拍攝了。而數位攝影方面也因為機型功能的限制,我只能用來記錄當兵時期的生活點滴。而我,更希望能找到一份讓我同時應用攝影、英文、生物及旅遊的工作。因此,期待我的這份自傳能給我的履歷加分。至於看著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讀者們,我必須說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倘若那天我的工作不是攝影,也不是英文老師時,請勿驚訝。因為大雄我已體會到什麼叫做現實的殘酷~~祝我好運囉
我的人生被三種無可救藥的毒品包圍。第一種是海洋生物的毒,再來是生活影像的毒,還有最後但也可能是終身的,就是別人一直鼓勵我身陷其中的英文毒藥。然而,這三種毒都有人叫我去嘗試,可惜我涉世未深,無法真正體驗其中的快感。當然,毒就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東西,偏偏這三種嚐起來的味道都不同,所以我選擇不要放棄任何一種,管他是一級、二級或三級快感。而最近,我又漸漸染上另一種毒(讀),我稱它為文化地理之毒。是的,我正在更進一步地朝向國際化,汲汲營營地吸收文化之毒,為的就是讓自己能更瞭解世界文化的脈動,這種毒想必是一級的吧,要甩也甩不掉,因為滿意度百分百。
然而,這是一份自傳,說真的,攸關於我未來工作的重要文章。所以我得正經點。暫且先原諒我之前的玩笑吧。讓我帶領正在看我履歷的檢驗師進入文章的重點。
對我而言,攝影是一種再簡單不過的紀錄,是生命的片段紀實,因此我對人文攝影比商業攝影的興趣來得濃厚許多,但若有機會,我也希望能涉獵商業攝影的領域。從五專時期我就開始接觸國家地理雜誌,起初只是喜歡圖片中的影像,當然也趁機學學英文(當時沒有華文版)。而真正接觸攝影以及暗房沖片洗相則是二技和研究所的事了。第一次透過微距鏡頭看到並拍出另一種世界時,我就深深地愛上了令我恐懼的冰冷機器,也就是單眼相機。早期我從昆蟲、植物開始拍起,一直到風景照,意境照,最後到人像攝影。每一個領域都有它獨特的攝影技巧,可自成一派或與其他領域相結合,或產生雜交融合之照,凸顯欲表達之重點。這一段歷程慢慢走來,漸漸才有了重心,知道自己喜歡拍攝何種主題。學習拍照與摸索技巧的同時,我也鼓勵自己去參加攝影社,學習暗房的技術,並同社團的好色之徒們切磋技術,外出遊玩兼攝影。學習暗房的洗相技術時,黑白照片讓我感受到一種非現實生活中所能給予的意境和張力,有時則是一股莫名的震撼或感傷,那是黑白攝影的魔力。而這種手法的呈現也讓我應用在朋友及大弟的婚禮照片上。
拍攝期間,我也曾經思索過影像到底要如何呈現、表達,是自己喜歡就好,還是要更有內涵,或者,具有故事性?於是,我漸漸走向人文攝影,想拍一些關於人群生活的影像,透過影像訴說著其中的故事,藉此讓影像不單純只是欣賞的價值,還有歷史性、故事性或更深的其他意涵。在2000年時,我去了一趟布拉格。除了想散散心,讓自己氣化至沒人理會我之際,我還想記錄我待在一個特定城市,為期三個多禮拜的自由生活,即便是拍攝一張看似普通不過的人像或建築照片,都能賦予其內容及意義。這就是我去布拉格的另外一個目的。然而,也許是自己個性隨和,在布拉格期間我也認識了幾位當地朋友。有的是學生、是工人、是賭場的服務員或是賣畫的小販。這些朋友帶給了我不同的當地生活樣貌,也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層面的異地人士。那二十幾天待下來,對許多人而言再簡單不過的三個多禮拜,竟可變成生動的海外探險記,旅遊內容也相形豐富了起來,這是因為有"人"的存在。而我則是用鏡頭去記錄這一切,並用我擅長的英文來做海外交流。對當地人而言,台灣似乎不佔有他們大腦的記憶空間。有的朋友甚至問我,那是美國的哪一州啊?看來,當時2000年的布拉格居民並沒有跟我們台灣做好外交關係。
屆臨退伍,若是有機會,我希望能再度接觸攝影。基於花費太大,我已有些時日沒以正片拍攝了。而數位攝影方面也因為機型功能的限制,我只能用來記錄當兵時期的生活點滴。而我,更希望能找到一份讓我同時應用攝影、英文、生物及旅遊的工作。因此,期待我的這份自傳能給我的履歷加分。至於看著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讀者們,我必須說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倘若那天我的工作不是攝影,也不是英文老師時,請勿驚訝。因為大雄我已體會到什麼叫做現實的殘酷~~祝我好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