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6 08:07:32 舞墨山人

重拾兒時的記憶


台客是現代詩人也是玩石家






重拾兒時的記憶--我讀台客的《童年舊憶》 ◎鐘友聯
更生副刊新聞日期:2009-10-16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看到許多事物在消失,環境在改變,價值觀在轉化,忍不住會緬懷過去,因此提筆寫下許多懷舊的文章。
我在報上也讀到了詩人台客寫的懷舊文章,他的動作比我還快,現在已集結出版了,那就是我正在拜讀的《童年舊憶》一書了。
我與台客的成長類似,都是農村長大的,台灣的農村家庭,南北有異,風土人情也有不同,雖然同是農村家庭,生活經驗也未必完全一樣。像我家就沒有養牛,因此也就沒有當牧童的經驗了。我父親喜歡養豬,我看到的是「牽豬哥」到家裡來配種,而台客家是「牽豬母去給豬哥打」,可能就是南北的差異了。
台客的這本《童年舊憶》,收集了八十篇散文,題材含蓋了人,事,物,三大主軸。人物不外乎父母兄姐等親人,兼及左右鄰里的鄉土人物。事就是童年發生,或是看到的事。物就是過去的鄉土風光,鄉土文物等等。內容相當完備,可以看到五O年代,六O年代台灣農村所可能出現的人事物。
台客忠實地紀錄己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風土人情。很多人會認為寫懷舊的文章,除了舒發個人情緒,滿足自己以外,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其實這樣的想法,都是輕忽文化的價值。否則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呢?那不都是過去的事嗎?許多事物在消失,有些可以刻意保存,有的只能透過文字,影像來紀錄。自然文化遺產,人文文化資產,有形的古蹟,無形的風土人情,都是寶貴的資產,急需保存,即將消失的物種,同樣受到保護。
在讀懷舊文章的時候,我常有這樣的反思。
許多社會的生態,人間情事,民俗風情,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常常會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之中,不出幾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台客把這些鄉野傳說,街談巷議,化為文字,那就已經進入文化的層次了。這些鄉土民情,一旦化為文字,那就得到保存的機會了,那就不會被時間淹沒消失了。
不要小看這樣的一本小書,數十年,或數百年後,將會成為研究,考據的重要材料。※
無名稱 2009-10-23 11:08:11

彈珠甩牌橡皮筋

兒時記憶空迴盪

網路遊戲鍵盤聲

虛擬世界入侵中



鐘耀庭

版主回應
網路種菜也開心

打來打去以為真

虛擬世界傳心聲

紅塵亦假掉更深
2009-10-23 14:42:29
無名稱 2009-10-22 17:26:00

光陰隧道單方向

頻頻回顧惹徬徨

懷舊念昔華髮生

風塵裹身心茫茫



陳富雄20091022

版主回應
歲月不回頭

記憶頻回首

苦苦想回收

難得幾回有
2009-10-23 08:16:27
applewithyou 2009-10-17 08:54:50

昨夜風寒孤月冷

細品君文念舊童

惹人恍惚難入眠

回首難熬兒時情



陳富雄20091017

版主回應
雲深望故里

寒夜更淒迷

提筆述往事

童趣己迷離
2009-10-17 10: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