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香腸培根加工肉,列一級致癌物?
WTO:香腸培根加工肉,列一級致癌物?
王宏哲/2015-10-28 (http://www.leaderkid.com.tw/Content.aspx?type=wiki&id=377)
這兩天最重要的新聞之一,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部門,宣稱香腸、培根、臘肉等加工肉類容易致癌,該研究甚至連紅肉也無法避免,認為攝取的紅肉過多也將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這個結果引發國內外,非常大的論戰,可是大家讀這些報告,通常都只聽最後的結果,看圖說故事,少了很多思考的空間,或許是新聞經常混淆我們的視聽。我來歸納一下,這篇研究報告要帶給我們的重點
1.每天吃加工肉類,罹癌的風險增加18%,所以提醒你及孩子不要每天吃香腸、培根、臘肉等。你偶爾才吃,或過去曾經吃,不代表你就會罹癌,現在改變飲食習慣都來的及,不用緊張兮兮。
2.可以不用吃加工肉,吃新鮮的肉,當然最好。所以外食族,你無從挑選,可能會吃進更多的加工肉類,有時自己準備中餐,或不要餐餐在外面,也是很重要的。
3.每個人的罹癌風險都不太一樣,有許多變異,會影響風險的計算。但如果你有癌症的家族史,當然不要鐵齒的繼續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例如大量的吃這些加工的肉類或美式的飲食。
4.加工肉類所使用的亞硝酸鹽,的確有可能在腸道中分解出 N-亞硝基化合物,增加致癌風險。而且用烤的,雖然很香,但更容易讓你致癌;用蒸的,比較安全,但我們又不愛吃這種用蒸得的肉,所以大家要控制口慾。
5.不是肉就對你不好,肉有相當量的鐵、蛋白質、鋅,而是吃肉不要過多或過頻繁,要有魚肉、雞肉等白肉,搭配大量的蔬果,就可以降低紅肉對身體的影響。
以下是完整報導
作者 Dindo Lin
該調查結果是由 22 個國際專家,檢視這幾十年來總數達 800 篇的紅肉、加工肉類與癌症關連的研究後所得出的結論。根據研究小組所引用的結論表明,每天吃 3.5 盎司牛肉將增加 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每天吃加工肉類(如熱狗、培根等)則會增加 18% 風險。
WHO 該項報告的催生者,同時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負責人的 Kurt Straif 表示:「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加工肉類消費額低,因此風險也小;但隨著消費大量加工肉類的人越來越多,此項目致癌率的全球性風險,對於公共衛生組織來說至關重要。」
此項報告表示每年有 34,000 人死於加工肉類引發的癌症。
但這可觸犯到全球肉類消費大本營的美國了,華盛頓郵報直接使用「一個領導性的健康組織採取最激進的反肉類立場」質疑這份報告,並認為這將在 950 億美元的美國牛肉市場遭受抨擊與質疑,且華盛頓郵報也表示,參與此項報告研究的 22 名專家立場並不一致,而且也有科學家質疑這 800 篇研究的證據不夠具體,但 WHO 的研究小組仍然發表了這份報告。
而英國癌症研究組織的 Casey Dunlop 也表示:「請記住,這些都是大略的統計數字,每個人的風險都不太相同,因為有許多因素都可能會影響風險計算。」不過她也表示,加工肉類所使用的亞硝酸鹽,的確有可能在腸道中分解出 N-亞硝基化合物,增加致癌風險。
針對紅肉部分,Casey Dunlop 這並不代表「肉類主食對你不好」,而是不該吃得太多、太頻繁,畢竟肉類是蛋白質、鐵、鋅的重要來源,但攝取多少肉類才正確,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但她也同意減少紅肉類與加工肉類攝取,改攝取雞肉、魚肉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華盛頓郵報認為,科學家用實驗檢驗食物是否會導致癌症其實是巨大的挑戰,不但需要進行多年,同時也有成千上萬的變因需要考量,而實驗對象更是難以尋找,因此很少有這樣的大規模實驗可以進行,絕大部分的科學家都採取觀察研究以取得結論,這種方式通常被稱為流行病學。
不過有些科學家則對流行病學研究表示懷疑,2012 年的美國臨床營養學報曾經做過食材的研究,以消費量來研究與癌症間的關係,他們發現將不同食材的消費量單獨來看時,會發現食物與癌症發生率之間的連結,但是當這些食物的消費量共同來看時,與癌症之間的連結會減少、甚至消失。
無論如何,食品安全可說是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的部分,但是攝取少量與多樣化的食物可能已經是普遍的共識,但風險對於每個人的影響都不相同,因此類似的爭議可能會繼續下去。單純攝取何種肉類沒辦法完全解釋每個人的狀況,每個國家有不同習慣的烹調方式,也可能會對肉類是否致癌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