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9 09:00:00不肖學徒

憤青別來新加坡 梁展嘉:遊戲規則輪不到你去改

多年來台灣總存在著「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的說法,梁展嘉告訴大家「幹嘛羨慕新加坡」?(林韶安攝)

多年來台灣總存在著「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的說法,梁展嘉告訴大家「幹嘛羨慕新加坡」?(林韶安攝)

你心目中的新加坡是什麼樣子?繁榮、先進、富裕、

國際化、人人有其屋?移居新加坡10年的台灣人梁

展嘉提出他的第一手觀察,高問「幹嘛羨慕新加坡?」

他認為新加坡最大的優點是「遊戲規則清楚明確」,

適合追求物質生活滿足的順民,但如果是對社會充滿

批判的憤青還是別來了!因為「遊戲規則輪不到你去

改」!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發下豪語要台北市「8年內要超越

新加坡」,並因認為新加坡「被殖民最久」最高級而

引爆失言風波,管爺也曾引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

話來明己之志,而除了政治人物視新加坡為楷模外,

越來越多新加坡公司打著「高品質生活」的旗幟來台

招攬低階服務業員工,種種現象反映出一個美好的新

加坡的神話------高級、繁榮、先進、富裕,遠遠把

台灣拋在後頭。

同為亞洲4小龍之一的新加坡,與台灣共同經歷十多年

的經濟高速成長後的十字路口,彷彿幼時共患難的玩

伴長大成為競爭對手,每當國際上一有任何競爭力報

告出爐,媒體總不忘找出新加坡作為對照。攤開客觀

的數字,新加坡的經濟成績確實傲人,在2014年世界

銀行公布的2011年購買力平價報告中,新加坡以5.1萬

美元的人均GDP名列13,台灣則以2萬美元排名50;而

在「201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中,新加坡高居世界

第3,強壓位於第13名的台灣,單就數據來講,也難怪全

民都要以「超越新加坡」為目標了。

但是,台灣真的遠遠落後於新加坡嗎?答案未必是肯定

的,至少曾寫下網路瘋傳打臉文《戳破神話!一個台

灣人在新加坡當公務員的告白》的梁展嘉可能抱持著不

同的看法,而他這次帶著更犀利的觀察回來,寫下新作

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

就是要繼續破解所謂新加坡神話迷思。

打從留美攻讀土木碩士認識妻子開始,梁展嘉的人生就

與新加坡結下不解之緣,而從1999年的那段新加坡探

親之旅開始,梁展嘉第一個culture shock是「新加坡

人出門不帶傘」,即使新加坡潮濕多雨,但處處興建可

以遮雨的走廊,讓新加坡人可以自在地穿梭在建築物與

大眾運輸工具間,不用擔心淋濕。類似的文化衝擊還

有供85%新加坡人居住且配有電梯的政府組屋(類似

公共住宅)、高級的漳宜機場等等,都讓梁展嘉大嘆

「新加坡人也太好命!」但隨著在新加坡的時間拉長

並擔任國小華語教師,梁展嘉對新加坡又有了更新一

層的culture shock,而這些衝擊也一一破解了台灣普

遍對於新加坡的迷思。

*多年來台灣總存在著「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的說法,梁展嘉告訴大家「幹嘛羨慕新加坡」?(林韶安攝)

迷思一:嚴刑峻法的新加坡?


幾乎身邊所有人對新加坡的第一印象都是「嚴刑峻法」,

小時候永遠記得那是個不能吃口香糖否則會遭到鞭刑的

國度。對此,梁展嘉澄清是「境內不能販賣口香糖」而

非不能吃,而對於「嚴刑峻法」,梁展嘉則認為「要看

地方、身分」。

他說自己住家樓下每天都看得到有人違規停車,卻始終

沒人取締也找不到檢舉電話,只能任由違規車輛霸佔路

面,難道違規停車不在嚴刑峻法的範圍內嗎?「但你去

商業區烏節路看看」梁展嘉強調,在烏節路完全不可能

看到如他家樓下的違規停車,可見即使在土地不大的

新加坡「警察執法力度依地區而有異」,這也是梁後

來不斷強調的「VIP與老百姓有別」。

而這樣的差別待遇不僅反映在執法,也反映在公共建

設及各個層面上。梁展嘉舉新加坡令人稱羨的「組屋

電梯翻修計畫」為例,說明政府僅為投人民行動黨的

選區翻新電梯,等同於使用政策買票,難怪新加坡人

戲稱縮寫為PAP(People‘s Action Party)的人民

行動黨為"Pay And Pay”,說明新加坡政府照顧人

民的每個舉動都有目的在,「給了你雞翅,一定會

跟你要一隻雞腿回來」。

迷思二:新加坡人國民素養高?

也許是新加坡嚴刑峻法的印象過於鮮明,總給人新加

坡人一絲不苟、謹守生活規範的形象,但梁展嘉說新

加坡人不僅喜歡亂丟垃圾、吐痰,也沒有排隊的概念。

他提到一般人印象中整潔乾淨的新加坡其實是靠大批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客工」維繫出來的,若遇上

客工集體缺席的日子,將會看到組屋區處處都是滿地

的垃圾。

對於新加坡人生活規範不如預期,梁展嘉認為主要原

因在於新加坡人「公民社會意識薄弱」,李光耀的執

政雖帶來秩序卻也大幅降低人民的政治參與度,在長

期無權置喙政治的情況下,新加坡人欠缺對公民社會

的關懷、公民參與低落,僅能透過嚴厲的管制與罰錢

來維持看似完美的秩序與整潔,這觀察與數年前《海

峽時報》總編輯來台後寫下的《新加坡的醜陋真相》

一文結論相近,同樣直指新加坡人對於社會的冷漠及

欠缺關懷。

迷思三:到新加坡工作一定賺大錢?


在台灣薪資年年倒退的情況下,越來越多青年自行

或者透過仲介想到新加坡工作,也有成功者出書分

享從台灣22K躍升至年薪百萬的經驗,新加坡似乎

成為解決低薪的靈藥。然而,梁展嘉認為目前新加

坡靠著大量的「客工」撐起低階服務業市場,和善

的台灣人自然成為主要攬才目標,但若照新加坡的

物價水準看來,某些工作開出的2千新幣月薪幾乎

等同於22k,將難以支持新加坡日常消費,他特別

提醒想到新加坡工作的青年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拿的

工作簽證類別及薪資。

強調經濟高度自由化的新加坡給人繁華富裕的印象,

但自由化換來的也是高度的貧富不均,梁展嘉強調,

新加坡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也沒有贈與稅,

雖曾屢次提議增設基本工資卻因「害怕削弱競爭力」

而遭阻,因此新加坡工作不等同於高薪,以麥當勞為

例,以1100元的新幣月薪估算時薪約為6塊新幣,對

比當地消費水準並不算高。而梁展嘉也提到,許多來

新加坡工作的客工最終染上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最

終光是維持每月收支平衡就很困難。

遷回台灣關鍵─教育及人情味

儘管苦心叮嚀來星國找工作者,梁展嘉仍坦承如果找

到好工作的確「在新加坡錢比較好賺」,也能用合理

的價格購屋,但這些都無法改變他想帶著一家妻小

回台灣的想法。問起想回台灣的理由,梁展嘉說這

是價值觀的取捨,看看你選擇精神還是物質,雖然

新加坡好賺錢,但卻不像台灣社會充滿活力,好比

吸引他回台灣的主要因素即是教育及人情味。

他說自己有兩個小孩,大的6歲正要上國小,就他自

己過去在國小擔任老師的經驗,他不喜歡學校刻意營

造的高度競爭環境,為了小六的離校會考,很多學校

偷偷從小一就開始依考試成績分為A、B、C班,不

是過早放棄孩子就是過早開始壓迫孩子,不論哪一種

結果都可能讓小孩「還沒出社會前就被折損掉」。

此外,他也懷念台灣滿滿的人情味。他提起自己參加

小孩幼稚園家長會的經驗,即使小孩班上同學已經同

班4年了,家長見到彼此仍然不講話也不會打招呼,就

像不認識一樣,與他先前描述對新加坡人「平淡、說話

像機器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有些吻合。

訪問的最終請梁展嘉總結新加坡的優點與缺點,他想

了想之後說,「如果一個人只要滿足最基本食衣住行

育樂需求的話,不要想太多,那新加坡是一個很棒很

理想的地方,他的遊戲規則很清楚;缺點就是說,那

遊戲規則基本上輪不到你去改,你要照那個遊戲規則

去玩,但如果你想法比較多的話,可能就會覺得…」

雖然梁展嘉沒有把話說完,但從他個人的生涯選擇看

來,可以知道也許一個太有批判性的憤青是無法在新

加坡久待的,同樣地,台灣該不該羨慕新加坡的問題

也是同樣的取捨,似乎正如那些參與太陽花運動者不

斷試圖傳達的,在物質與精神、在民主與經濟間做一

抉擇,也許他們就如梁展嘉一般想強調「經濟小確幸

並非一切,世界上總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梁展嘉所著新書《幹嘛羨慕新加坡?》由時報出版

公司出版,風傳媒從今天起搶先披露精采書摘。(http://www.storm.mg/article/41682/20150210)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