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9 18:00:12妹妹 (ㄇㄟ‧ㄇㄟ)

令人喜愛的里昂聖母大教堂與里昂名人篇

里昂聖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ére)

從里昂市區往Fourvière山的方向一望,遠遠便可看到佇立山頂上的那座白色建築物─聖母大教堂。這建於十九世紀的聖母教堂,算是我的里昂最愛,以年代來說它資歷算是淺的。不過教堂的建築結構融合了希臘式、哥德式、拜占庭式、和新古典式的多元化風格,並以四座八角形的圓塔點綴,當地人稱之為Fourvière山上的大象(遠看倒真的有點像)。至於教堂的內部裝潢更是耗資龐大,因為從地面到天花板的裝飾物品,很多都是鍍金而成的。教堂旁的空地,是一覽里昂市區的最佳地點,不妨買客冰淇淋或點杯飲料,坐下來欣賞里昂的市區。
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

聖母院南邊不遠,便是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Muse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它依山勢而建,極富創造力,充滿巧思的設計。入口處設在五樓,每經一朝代,便下一層樓。一路蜿蜓下來,便走過了歷史的長河。鎮館之寶是1528年發現的克勞狄青銅板,上面銘刻著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說。還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品,例如戰車車輪或青銅海神塑像。從窗戶望出去是兩座羅馬露天劇場,恰似中國園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於羅馬時代。兩千年前的里昂即以這一大一小兩座劇場為中心,周圍有城牆圍繞,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氣吞山河的凱撒大帝就是以這裡作為征服高盧的基地。現在附近街道已無當時的景況,只能在羅馬劇場遺跡上緬懷過去的光榮。
里昂歷史上出過許多名人。例如紡織機械發明家雅卡爾,還有出生在里昂附近一個造紙業家庭的蒙哥爾費兄弟。蒙哥爾費兄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熱空氣氣球。1783年,他們在南郊昂納內鎮廣場上,表演第一次的「浮空器」,轟動了全法國。同年,他們在凡爾賽廣場,當著路易十六和數萬名觀眾的面前,成功地用「浮空器」把活的羊、鴨、和雞送上了天空。不久,「浮空器」載人升空,飄行25分鐘,平安降落在距起飛地8.9公里的地方。弟兄倆後來都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並作為人類航空事業的稱驅而被載入史冊,「浮空器」現稱為「熱氣球」。
另一位里昂人茹弗魯瓦潛心於輪船研究。1783年,他駕駛著180噸的自造「火船」(Pyroscaphe)逆水上行索恩(Saône)河,首次使用了推進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機動船。20多年後,美國富爾頓發明了蒸汽客輪。
里昂也是縫紉機發明家蒂莫尼耶的故鄉。他於1829年發明的縫紉機是世界上最早成批製造的縫紉機。怕被砸掉飯碗的手縫工人多次衝擊蒂莫尼耶的家,搗毀縫紉機,但他並不屈服,繼續改進。今天,縫紉機曾被譽為「繼犁之後造福人類的工具」。為了表彰蒂莫尼耶的功績,人們也在里昂為他建立了紀念碑。
物理學家安培也是里昂人,他從小就聰慧過人,12歲已掌握了高等數學知識。他在電磁作用的研究中,發現不少重要原理,奠定前電磁學的基礎,發明了電流計。為了紀念安培的傑出貢獻,人們把電流的單位定名為安培,這是每一個學生都知道小故事。里昂人對這位物理學家也倍感自豪,特意把里昂的一個廣場命名為安培廣場,還豎起了他的銅像。
1870年,盧米埃爾兄弟隨父母從貝桑松遷到里昂,長大後便在其父開設的小工場製造照相用的感光底板,就這樣兄弟倆開始了他們的事業,孜孜不倦的發明創造,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此後《嬰兒早餐》、《孩童爭鬥》、《水澆園丁》等影片相繼問世。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首次公映了這些影片,從此,電影成為觀眾的朋友,進入了億萬人們的生活。為了紀念這兩位電影事業的開創者,人們把他們的里昂故居闢為紀念館(lnstitut Lumiere),這條街也因此被命名為「第一部電影街」(Rue du ler Film)。

里昂名人與千年古都的歷史,連司機皮耶先生都如此的自豪,希望千年之後,台北的名人與歷史,也能如此的讓我們的子孫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