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7 09:37:41江郎

[摘]荔園的故事

靈機一觸
當年今日,荔園告別
文章出處:香港經濟日報
撰文:潘國靈
日期:2007-03-31

今年很多「十年回望」,當年今日,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是荔園結業之日。猶記得結業前,一連幾天公眾假期,天氣陰晴不定,前來送別遲暮老人的遊客倒絡繹不絕,算是死得風光。

時興集體回憶,7A班戲劇組十周年,就以荔園結業十周年為題,將荔園遊樂場散落的碎片,結合不同的表演元素,如大型木偶、舞蹈、音樂、歌唱、魔術及戲劇等,在不同社區作巡迴演出。節目的名稱,很重要,叫《天奴的眼睛》。

還有誰記得天奴?牠就是荔園中那隻孤獨大象,一九五八年,年僅四歲的天奴,被賣落園中,終其一生,就在園內方圓四百呎的範圍內,向遊人點頭屈膝討香蕉吃。天奴可捱不到結業,一九八九年二月三日,因急性肺炎倒地,結束了三十五年的歲月,於大象來說,也算早逝了。

若說集體回憶是親身經歷過的話,這裏的一點一滴,都有過幾代孩童的印記。我餵過大象香蕉,坐過原地自轉的旋轉木馬,慢速轉動的摩天輪,坐過會濺起水花的海船,會擦出電花的碰碰車,遊過不太驚嚇的鬼屋,參觀過宋城內簡陋的蠟像館,也在荔園的遊戲攤位中貢獻過不少銀幣。擲硬幣贏香口膠,今天聽來簡樸天真,不過,它可說是後來歡樂天地、冒險樂園的前身。

風燭殘年,荔園沒能過渡九七,也命該如此。不過,在四十八年的歷史中,荔枝角這片神奇的兩公頃土地,的確像一個神似的,長頸鹿對望高樓,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一步之隔,繽紛歡笑曾瀉滿一地。

想起它大大的咖啡杯,想起白色瓷磚上那排白箭香口膠模型,尤其想起香港巨星梅艷芳,這個鬧市中的遊樂場,還是值得記取的。#
劇場版荔園重開《天奴的眼睛》
文章出處:《太陽報》娛閒E04/E05
撰文:Jason
日期:2007-03-25

回歸十年,香港多了個每晚綻放七彩煙花的「老鼠樂園」,令小孩們心花怒放,但對於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朋友,心裏還是惦掛覑沉澱了十年的「荔園」;還記得與初戀情人挽手搭過的「幸福摩天輪」、「掟白瓷磚」遊戲換來的香口膠、父親抱覑我餵大象「天奴」食蕉……「7A戲劇組」一連三個月,在各區露天表演場地,用戲劇方式將「荔園」重現,該劇的編劇兼導演王敏豪說:「荔園已死,但精神長存」,希望觀眾看過此劇後,能重拾香港精神,告別迷失。

大象天奴荔園標記

7A戲劇組趁荔園結業十周年,以戲劇《天奴的眼睛》,將荔園重現大家眼前。編劇兼導演王敏豪表示,荔園遊樂場予人一種簡樸、平民的感覺,見證了香港七、八十年代迅速發展時期的特有文化,「設計這齣戲時,我想在荔園哪一樣東西最能見證香港?一下子便想到大象『天奴』,當時的小孩都爭相餵蕉給牠吃,地位猶如現今海洋公園的熊貓,所以故事就由天奴的眼睛開始」。

王敏豪謂,從「天奴」的眼睛看到的,不但是一顆顆發奮向上的心,也見證香港簡樸的地道精神,所以設計人物時,一併將荔園與香港精神的元素滲入其中。「遊樂場的老闆、職員和觀眾,體現了香港成長時期的精神,因此荔園老闆邱德根、歌星梅艷芳,以及荔園的操作員,都是我們的主要角色。從搜集的資料所得,邱德根是一個非常節儉的商人,鬼屋的工具爛到不可嚇人的地步,但仍堅持要完全爛掉才換,這種『慳』的營商哲學,是香港的成功因素之一。」

露天劇場多元表演

王敏豪認為,該劇並非只是給人一種懷舊、集體回憶的感覺,他有感港人回歸後,經歷了金融風暴及沙士後,停留在昔日,失去自身的定位,「自天星碼頭清拆事件後,喚醒了港人對集體回憶的興趣,整齣戲想給觀眾一種訊息,是精神比實物更重要,儘管物件已死,但精神長存」。《天奴的眼睛》以戲劇重組集體回憶已非首次,藝術總監譚孔文坦言,大型露天表演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我們一直相信戲劇可以重建一些已消失的東西,今次的特色是開首由學員表演木偶、魔術表現及攤位遊戲帶起氣氛,第二部分才由專業演員以戲劇形式表現,希望可以用不同表演方式,喚起觀眾對荔園的點滴」。

故事簡介

自荔園動物園的大象天奴,於一九八九年去世後,牠便遷居於另一個星球,但牠的眼睛遺留在港,於是派了當時七十年代出生的顧客之一「阿恩」,尋回牠的眼睛,於是歌星阿梅、老闆邱生及荔園操作員重回荔園,希望尋回天奴的眼睛……#
--------------------------------------------------------------------------------------------------------------

1994年荔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TIMAQUUuoE
台長感想:

雖然我不是香港人,不過荔園和我們這裡的PESTA滿相似;小時候也坐過摩天輪、旋轉木馬、碰碰車,進過鬼屋,照過哈哈鏡,在遊戲攤位扔了不少圈圈,很多很多相同的集體回憶。

唯一不同,就是沒有荔園的偉大成就,能夠出產一位偉大的天皇巨星梅艷芳!

如今不只荔園沒了,梅姐也不在了……#
堂本海獅 2007-04-17 12:21:56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
海洋公園是不會給Disney淘汰的,
當初一窩峰衝去Disney湊熱鬧的人,
發覺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
始終還是適合當地人口味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這個結果真的令人意想不到...

版主回應
噢,那就好丫!

也許在二零零三年失去太多之後,大家都懂得珍惜眼前人、景物了吧?;-)
2007-04-18 16:17:31
eddie s h 2007-04-12 16:11:48

我想我的爸媽,那時見過梅姐,都可能不記得,始終當時的梅姐還是小朋友。我當然更加沒有見過啦,因為我去荔園玩時,梅姐應該開始轉唱,一些酒廊及夜總會。有一些我會在大論壇分享。

版主回應
嗯,確實是久遠的事情了。不過,因為在《Anita With》裏有看過一些梅迷的分享,看過當時年紀小小的梅姐表演,但不是在荔園,所以就問下你。 2007-04-12 17:53:34
堂本海獅 2007-04-11 12:55:22

我也去過荔園,
當時荔園的設施已經滿殘舊,
所以那時候很多人都選擇去海洋公園...

差不多到荔園要結業時,
人們又一窩蜂去湊熱鬧,
才懂得珍惜那個陪了大家很多年的舊式遊樂場...

版主回應
嗯對,人往往就是這樣,失去才懂得珍惜擁有。

現在,海洋公園的命運,會否因為迪斯尼而變得像當初的荔園呢?

所以,當我十月去香港,我會去海洋公園走走,不會因為有迪斯尼而遺忘這個代表著香港的樂園。
2007-04-11 16: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