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1 13:43:33江郎

[摘]慧顯法師:把握生命,投入生命

似水流年,轉眼間又到十二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歲月接近收成時刻。

滿懷思念,不覺間已累積三年,仿佛未曾離開的她是這麽近卻又那麽遠。

本新聞台從一日起,將在接著三十天裏同大家重溫百變天后的絕代芳華。

=============================================================


慧顯法師:智慧風潮
把握生命,投入生命
年份:2006年9月23日
出版:中國報《魅力週刊》
轉載自http://www.anitamuiclub.com “梅迷超級大論壇”


數年前和一名青年茶敘,聽他談個人的問題,這才發覺時下的年輕人還真多煩惱,年輕還未必無憂無慮。

聽他抱怨自從交女朋友后,因感情反反覆覆,從此喪失自信心;畢業后的出路,他與母親意見相左,因此完全不知道如何抉擇。更甚的是,他覺得自己內心有兩個“我”,常常在交戰,導致做人處事充滿矛盾。

聽了兩個小時的訴苦后,發覺他讓身旁的很多事情,成為他生命停頓下來的理由。對未來,他不在乎;對人生,他不懂得規劃。也就是這樣,年輕歲月中許多寶貴光陰被蹉跎了。


上了寶貴一課

我聽后隨手拿起當天的日報,打開娛樂版讓他讀一讀,整大篇幅都是港星梅艷芳逝世的新聞,頓時讓他瞠目不知所對。

“沒錯,”我平靜的說,“就是想讓你讀一讀梅艷芳。”生命是有限的,我們要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梅艷芳為我們上了一課。

我一向與流行電影、音樂無緣,開始認識梅艷芳還是在她逝世后,媒體排山倒海的報導。一位藝人,可以讓香港人在歲末完全沉浸于緬懷她的歌聲,而不去倒數迎新,當然有其成就和過人之處。

從記者炒作的資料、親友們的回憶點滴中,我認為她是一名“把握生命、投入生命”的人。她在舞台呈獻百變風格,對自己的要求完美得近苛求,從不讓觀眾失望。她對自己的遭遇不怨尤、不畏懼,把握此刻為生命留下光輝,直至癌症末期病危的時刻,也一絲不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一名演藝人員對生命、事業的熱愛,給了我們很多啟示。現代社會有很多人就是太閒散、人生志向太弱,稍微遇到一些挫折或誘惑,便覺得人生的進程受影響,人生的方向出現混淆。

一般人的生活中有許多矛盾、迷失、拖延和一事無成,不能怪本身的際遇,或是怨天尤人,很多事情其實就是自己的選擇。如果能夠“把握生命、投入生命”,雖是沒有太好的先天條件,也能夠在生命的舞台上奏出壯麗樂章。

與梅艷芳名字相似的戲劇前輩梅蘭芳,據說天生一對呆板眼,學戲時師傅就對他說:“祖師爺沒有賞你飯吃。”可梅蘭芳沒有灰心,一有空暇就看金魚游泳時的尾動和鴿子拍動的翅膀,結果把眼睛練得波光流彩,扮演劇中人物,一回眸就有懾服觀眾的能力,成為一代名家。

同樣的,我們讀《高僧傳》,佛圖澄大師70歲才橫越沙漠,到東土傳法;鳩摩羅什大師在戰亂中飽受欺凌,也要完成譯經工作;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屢次不成,最后導致失明,還是不放棄本身的志願。


肯定生命價值

我覺得,年輕人要有一番成就,應該要懂得肯定生命的價值。不要老是疑惑:“我能夠做什么?”每一個生命都有無限價值,即使平民百姓也能扭轉乾坤,所謂“小兵也能立大功”。

此外,我們還要誠實地評估自己、衡量自己,看看自己能夠發揮多少潛能,能盡多少力量。不保留也不顧忌,只要能夠客觀評估自己,然后盡情發揮自己。

重要的是勇于面對現實,有的人就是花太多時間感慨世間種種,覺得任何領域都有缺陷、不好,因此只用自己的小聰明打轉,思考著要如何避開最大的麻煩,獲得最多利益。孰不知這類空想,最會導致一個人一事無成。

用最大的積極和熱情來對待自己的生命吧!在生命舞台上展現的剎那芳華,可以找到不朽的功業和永恆的人生。#
=============================================================

台長感想:

梅艷芳這三個字,已超越一個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