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5 22:05:05小五

芬蘭經濟奇蹟站上世界頂峰


【工商時報 2007.01.25 許瀞文/台北報導 】

一位芬蘭朋友的媽媽,六十五歲退休還在努力地學中文,已會說六種流利語文的她,認為中文是未來全球共同語言,自己不能置於國際潮流之外。令人訝異的是,一般芬蘭人均具備多種國際語文能力,足以說明這個國家的競爭力驚人,也難怪芬蘭曾連續四年奪得全球競爭力首位。

世界經濟論壇(WEF)去年公布「二○○六-二○○七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芬蘭僅次於瑞士,排名第二。芬蘭近年來在國家競爭力上不是排名首位,就是第二,不禁要令台灣民眾對這個每人國民所得已達三萬七千五百美元,高於英國、德國和法國的北歐國家,豎起大拇指稱「好」。

其實,芬蘭也是經過浴火重生,才有今日經濟成就。一九九○年初芬蘭經濟嚴重衰退,國內銀行問題叢生,失業率曾飆高到五○%,有一半的人都面臨失業,政府負債更高達六○%以上,然人口不及台灣二五%,有二五%領土在北極圈內的森林之國,卻在十年間,躍居全球經濟前列,是怎麼做到的?

芬蘭知名的獨立經濟研究所研究主任PekkaYla-Anttila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指出,芬蘭經濟之所以能站上世界頂峰,有兩個重要因素,就是強調知識經濟;及各政黨以創造芬蘭最大利益為最高原則,建立共識積極推動相關政策。

摒除政黨合作不提,光是知識經濟所創造出來的強大競爭力,就足以讓芬蘭經濟從谷底翻身。芬蘭在成功轉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體,強化資訊和傳播科技,目前研究及發展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三.五%,在全球名列前茅,學生入學率高於OECD平均值,研究人員占總人口比重,高居世界第一。

芬蘭研發費用,有一半費用用於科技產業,促使其電子、信息和通訊業產值在十年間增長五倍,首推Nokia最為國人所熟悉,根據二○○○年統計,Nokia公司產值已占芬蘭國內生產總值一○%以上。

展望二○○七年芬蘭經濟,GDP增長率將維持去年增長力道,去年GDP增長率約為五.九%,遠高於歐元區今年預測平均數字二.七%高出許多。

在失業率改善方面,去年底芬蘭失業率已降至七%以下,為一九九○年代以來最低水準。

富達證券指出,根據北歐專業研究機構KAUPTHING十八日最新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來自芬蘭股市再上一層的重要資金動能,單是在元月份估計約一百四十億歐元,其中源自於企業回購庫藏股及額外配發股息的轉入再投資,即佔了近八成,單是Nokia回購庫藏股與股利率即分別占總市值六%與二.五%。再者,還有強勁國際資金購併風潮,預估將較前兩年成長五成,到達三十億歐元,二○○四與二○○五年均為二十億歐元。

==================================

芬蘭簡介:

一﹑面積: 338,000平方公里,歐洲第六大國家;其中69%為森林,10%為湖泊﹑8%為可耕地
二﹑歷史: 一一五五年為瑞典吞併,一八0九年為俄國人所佔領,一九一七年宣布獨立,頒布憲法,實行民主政治
三﹑人口: 五百八十六萬
四﹑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十七人
五﹑平均壽命: 男性為七十二歲,女性七十九歲
六﹑官方語言: 芬蘭語(93%)及瑞典語(6%)
七﹑宗教: 86%基督教(Lutheran), 1%東正教(ortho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