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0 16:35:08小五

科技新貴變碗粿

文:賀照榮、於蓓華

【轉載自:壹週刊2006.7.20】

★ 大勝(化名)
31歲
從事DRAM設備工程師五年

我五年前野心勃勃進入半導體業,那時最基層的工程師都領一百多萬元股票,心想:「明年就輪我了。」誰知道哪是最後一年的榮景。接下來的三年,沒獎金、沒加班費,每年只有七十萬元年薪。跟我同梯的工程師因為沒撈到錢,陸續走了。但我不甘心,熬了快四年,心想說不定以後有好康的。

我的工作是保養維修機台,其實跟修車工人沒兩樣,只不過我穿無塵衣、戴手套,24小時輪班。公司配一支手機隨時遙控我,半夜被call回公司修理機台是常有的事。我月薪快六萬元,算起來比很多行業好了,但如果除以每天十幾個工時,真沒好到哪裡去。

以前的科技新貴賺得多,四十歲退休的一大票,現在沒人敢如此奢望了。我身邊的工程師,每個都說想去賣香雞排,但有勇氣轉業的沒幾個。我表弟研究所剛畢業,說要來半導體業,我勸他別來。像我呆了五年,會的就這些,已經沒地方可去了。未來的競爭力在哪?是我最大的焦慮。

去年公司營運好轉,我領到五十多萬元獎金,但並沒特別開心,因為明年會怎樣,誰也不知道。為了當科技新貴,我捨棄好多,從前我熱愛拍照、打棒球,如今只剩下上下班、等電話。最近我開始進修、主動爭取公司其他部門的業務,讓自己朝管理階層發展。希望35歲可以找到一份準時回家、下班後不用接電話的工作,夢想雖然越來越小,但這樣就夠了。
小五 2007-04-12 23:15:44

呼應「路人甲」願意熱心提供自己寶貴的人生經驗。

小五想介紹大家閱讀美國新聞工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撰《世界是平的》一書。

拜科技之賜,抹平的世界,也是無限商機的世界。即使在家開一間工作室,一個人也可以和大企業搶生意。同樣的大企業也可以比小公司更靈活,更細膩。

抹平世界的十輛推土機:

(1)1989/11/9--柏林圍牆倒塌、

(2)1995/8/9--電子郵件與網路瀏覽器的出現、

(3)工作流軟體--產品分工全球各地透過工作軟體平台整合完成產製、

(4)開放資源碼--知識共有運動及自由軟體運動、

(5)外包--印度是箇中翹楚、

(6)岸外生產--降低成本拓展市場、

(7)供應鍊--例如沃爾瑪(Wal-Mart)物流中心、

(8)內包--例如FedEx及UPS不只送快遞還幫企業作後勤、

(9)資訊搜尋--Google

(10)輕科技「類固醇」--掌上電腦可無線上網也是手機

勞斯萊斯還算是一家英國公司嗎?沃爾瑪還能再撿員工福利嗎?微軟還守得住智慧財產權嗎?有了Google,老闆還需要你嗎?你的人脈還重要嗎?

有機會,讓這本書激盪一下腦力吧!

號稱科技新貴 2007-04-02 23:34:59

我只是一位不小心逛街到此的路人甲
因為你的文章蠻特別的
看到這篇特別有感想
或許我也是在科技業打滾五年以上
心裡有些感想
趁此機會一吐為快

記得2000年找工作的時候
以一堂堂科技大學畢業的文憑
竟然找不到三萬元一個月的工作
頓時世界一片愁雲慘霧
不知道要怎麼跟家人解釋這種遭遇
碰巧天無絕人之路
幾經波折
也在南科找到機械維修一職
幾年以後的今天也小有成就-年薪百萬
傳統產業的薪資不高
卻很多公司偏偏迷信國立大學生
逼得我們這些只懂苦幹實幹的老實人
去找懂得欣賞我們才華的公司

工作就是要賺錢
但是你怎麼看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撈錢的心態來半導體
現在就不必了
最好撈的那幾年已經過去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你沒有提到你在機台旁邊聊聊天
機器就給廠商去修
事後寫寫報告了事
工作也不常有粗重的事
吃飽飯在辦公室鬼混打屁習以為常
雖然工時長
但是休息時間多
工作自由
又不用日曬雨淋
一年七十萬
每個月幾乎月薪六萬了
這樣子的工作哪裡找啊
況且五年就達成這樣子的目標

24小時輪班
你如果不是主管
下班屁股拍拍也就回家了
一般工廠都有輪班的人
下班會CALL你回去幾乎是不可能
除非只有你會修這種機器
又或者你偷藏了幾招不肯教人
否則我還不懂會有這樣子的事發生

全台在科技業工作的人十幾萬出頭
能四十歲退休的人非常少
因為只有當初一些創業的老闆有這樣子的機會
不然就是你運氣好待對了公司

因為全球化的緣故
人才趨向自由競爭
資訊取得容易
本身需要的優勢在於
學習能力強
抗壓性好
迅速接受新觀念

你覺得在郵局的櫃檯辦事員競爭力在哪裡
完全沒有競爭力
點到為止
其它自己想

不要說科技新貴才這麼慘
很多工作都是一樣
你以為管理職就很早下班嗎
如果你的主管或老闆五點下班時間一到
刷一下就離開辦公室
當員工的人心情如何
願意接受這樣子的人領導嗎

早點認清事實
未來的工作很難有什麼保障
當你只會一種技能
那就保佑沒有什麼東西能取代
不然就是你是天才
學到別人都不會的一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