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9 15:57:06小五
請電子媒體落實人民知的權利
針對電子媒體經常性的重複播出新聞事件的狀況,輕者連續二天,嚴重者連續一星期,筆者想問的是,真的沒有其他國內外新聞可以報導嗎?在全球化的今天,台灣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與世界脈動息息相關,原油價格的漲跌影響我們的民生交通與油電成本;北韓的核武,中國大陸的提高軍備、增加沿海飛彈部屬,以及兩岸關係都牽動著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經濟發展;世界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台灣的邊緣化危機,是否已經發酵,台灣應如何因應;2008年聯合國的中文訊息全面改為簡字體,對於中文繁體字的存續發展,代表著何種意義?
如此,多的國內外情事,影響台灣未來的政經社會與人文發展,台灣許多無線有線電子媒體的新聞報導,百分之七八十著重在國內新聞,大篇幅報導煽色腥等負面的社會事件,甚少針對累積性或重大的新聞事件與社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追究,浮光掠影,充斥著只求不獨漏即可的心態,此外,國際新聞與兩岸政經情事的報導所佔比率不多或付之闕如,讓筆著只有選擇性的轉換頻道、看網路或國際電子媒體(CNN或BBC)。筆者不禁要問媒體為收視率競爭的同時,所應承載的社會責任到底藏在哪裡呢?
在行政院組織法修法未完成前,行政院新聞局仍有機會違法操弄媒體,眾望所歸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因釋憲案而沒能讓人事、行政與業務儘速上軌道,台灣的社會大眾只有無語問蒼天,自求多福了。
3月27與28日連續二日在某些電子媒體不分晝夜與時段,播出有關罹癌單親媽媽曹女士,賺皮肉錢養腦性麻痺兒的新聞報導,曹女士之遭遇的確令人同情,然而筆者不解的是,真的沒有其他新聞可追可報嗎?沒有更深入的相關社會問題的剖析與探討嗎?當同類型與同質性的社會問題不斷發生的同時,就是張顯問題的嚴重與迫切性,原因可能是社會階層的結構因素,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減少,更壓縮弱勢或勞工階層的工作機會,或是國家福利政策的執行不力,此外,社會上的各種勸募機構的助人善舉落實與否誰來監督?在有限的社會福利資源下,當事人是否善用社會補貼的救助金?
台灣社會資源因政治因素持續內耗,媒體機關新舊交替莫衷一是,媒體改革還有很長的一斷路要走。
下一篇:凌峰、記者與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