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大叔日誌——與敵人最適當的距離】
敵人,泛指一切在心理上具備對抗意識,並且在行為上具備能夠對人身心造成傷害的人。
跟敵人間最適當的距離是多遠呢?晚餐後,喝著香濃的波特酒,忽然想起某日跟B的對話內容。
若單以「安全」為考量,自然是離得越遠越好。
距離越遠,可能造成傷害的危險性越低。
如果能夠遠到「眼不見為淨」或是「老死不相往來」,那或許敵人也就不算敵人了吧!
最為難的是,明明知道對方對自己具備敵意,並且具備傷害自己的能力,卻沒有完全遠離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什麼的距離最安全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B許久。
B在醫院擔任社工師,因為是社工室裡唯一的男性工作人員,必須義不容辭地扛下如:家暴、酒醉、精神狀況異常、流氓、醫糾之類具危險性的諮商工作,毫無意外地,在工作中被狠狠打過幾次,於是,不得不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肩負起具危險性的諮詢工作,他沒有異議。畢竟,這類工作還是得有人處理,而如果被打的人不是他,而是部門其他女性同事,不僅可能造成的傷害更大,身為同僚,他也於心不忍。
但儘管如此,被打這種事還是能免就免。
不如,來學點防身術吧!
於是他投入武術的練習,但即使具備了相當的身手,面對情緒突然失控或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發動攻擊的諮商者,依然有被打傷的危險,再說,「先發制人」這種防身守則對於工作中的他並不適用,而後發先制則需要高強的功力,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
畢竟,他的工作是社工師而非葉問,真有必要鍛鍊到那種程度嗎?
更何況,若無法立即改善眼前的狀況,只怕在成為武林高手前,已發生無法挽回的悲劇。
經過一番仔細思考與測試後,B終於找到答案。
「與敵人間最安全的距離,就是緊貼著敵人,維持大約三十公分以內的距離。」B告訴我。
這麼近不會有危險嗎?我有點懷疑。
「這是最恰當的距離,靠得近的好處在於,兩個人講話的音量可以不用太大,只要輕輕地講,就可以讓對方聽見,有時候,距離一拉開,人就忍不住大聲說話,原本可以好好談的內容,講話的語氣為因為音量放大增加了火氣,另外距離一拉開,很容易就變成面對面的對抗的形式,如果對方一時忍不住動手,很容易就被打中。」
「但如果跟洽談的對方,肩並肩坐著或站著,比較容易讓人覺得自己跟他是同一陣線,此外,因為距離近,講話不用太大聲,對談的氣氛比較容易維持,而且若對方想要動手,可以因為在同一側,對方必須先轉身才可能出手,增加了出手的難度,而且兩人離得近,更容易掌握對方身體的動態,被打中的機會大大降低。」B以充滿自信的表情解釋。
真的有用嗎?我其實有些懷疑。
絕對不會錯的。B望著我說。
但如果對你有敵意的人是上司或老闆呢?我問。
你可以試試喔!我是還沒試過啦!他笑笑說。
啊~如果無法天高皇帝遠地離開敵人,也許只能試著貼近他了,雖然在靠近到安全距離內前也許會有危險吧!
〔徹的話〕
1.忽然想起和朋友的一段對話,與大家分享。
2.最近喝到好喝的波特酒,特別把它寫進故事裡,波特酒是發酵中的葡萄酒加入白蘭地酒而成,一天到晚混雜地讀著各種書的徹,某天喝到酒忽然想起〔酒杯酒的世界史〕的內容。
3.書籍的話,繼續與〔老人恐怖份子〕奮戰中。(很好看。)
4.若有應對敵人的好辦法,歡迎留言喔!
(圖說:誰說秋天只有楓紅,北海道的秋天是彩色的。)
把它變朋友或是空氣
謝謝你的留言。
如果可以這樣,那就是最高境界了吧!
祝生活愉快!
徹 2016-11-15 2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