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6歲的自己去流浪】
十六歲時的他總覺得自己「被困住」了。
因為家境不算富裕,他沒有參加過任何校外教學,每逢學校舉辦校外活動,他都如常到學校自習,被迫留在學校照料這群因形形色色原因〈以貧病為大宗〉無法參加團體活動學生的老師,經常對他們冷嘲熱諷,他倒是無所謂,反正只要有書可以看,他就可以逃到另一個讓自己開心的世界。後來,媽媽發現沒參加校外教學,留在學校會被老師欺負,因此總在校外教學這一天幫他請假,帶著他和妹妹到二二八紀念公園、故宮博物院、兒童樂園之類的地方走走。就這樣,小學六年,除了偶而去台中外婆家外,他的活動範圍只限台北市。
進入國中,狀況沒有改善,他還是沒錢參加校外教學與課後輔導之類的活動,學校像是羅馬的圓形競技場,每天上學都得跟毒蛇猛獸〈老師〉或其他戰士〈同學〉拼個你死我活,考得好就有尊嚴,成績差就一無是處,因為沒錢參加老師開設的補習班,在課堂上被公然修理羞辱是常見的事,久了之後,他連學校都不想去了,靠著自修勉強地留在升學班裡。
唯一一次認真考試是為了得到一部腳踏車,贏得這個獎品後,他忽然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寬廣了,不上學的日子,他經常騎著腳踏車到處遊蕩,所幸他喜歡獨來獨往,因此沒有加入任何不良幫派。
十六歲那年,好不容易通過聯考的試煉,卻意外地遭受暴凌,捲入校園暴力,遭到了「退學」的處份,總覺得人生沒啥希望,也不會有啥成就,只是被層層有形無形的障礙限制住,哪裡也去不了。
心情壞的時候,他總愛騎著單車到家附近的河堤發呆,他其實不太明白,自己好像也沒做啥壞事,為什麼會落到這般田地?未來能去哪裡?能做些什麼?會遇到什麼人呢?他想都不敢想。
不過,眼前除了繼續向前走外,似乎也沒有別的方法。
他站在河堤上看著遠方,想要大聲吶喊,卻怎樣也發不出聲音來,而且也不知道該喊些什麼?
只能壓抑著想吶喊的慾望,在心裡告訴自己,不管會去什麼地方,我一定要走出去!
就這樣,他認真念起書來,也許是老天眷顧,一路走來他居然也念完了台大,工作也大致順利,甚至出國念了一陣子書。
從小沒參加過校外教學,長大後照例討厭團體活動,他一個人在大學時代就台灣走透透了,退伍之後,更去了些國家與城市旅行,寫過報紙雜誌的旅遊版,甚至出了旅行攝影雜文書……。
累積了些旅行經驗後,他很怕別人把他當成旅行專家或旅行社從業人員,動不動就來詢問他:「如果我第一次去日本旅行該去哪裡?」、「我想去倫敦自由行該怎麼規劃行程呢?」、「去香港玩四天三夜需要多少錢?」之類的問題。
當然,他也可以不負責地隨便回答兩句,但不知為何,雖然他平常也不是多認真嚴謹的人,但隨意回答這種問題他就是做不到。
想要認真給個答案,但他又不別人,他怎麼會知道別人對旅行的要求、預算以及什麼樣的行程規劃才適合對方呢?
以他的旅行經驗來說,如果旅行帶有工作的性質,那麼通常贊助的單位會把他的時間排滿,他得去他們想要他去的地方,做他們想要他做的事,不管是採訪、拍照、錄節目或參加些公關活動。如果旅行是工作,那幾乎就不需要做規劃了,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利用睡前或有限的空檔,自己到處走走逛逛。
更別提,他這個人完全缺乏團體旅行的經驗。
工作以外,他幾乎沒有跟女朋友以外的人去旅行過,沒人陪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照常上路並玩得很開心。
比起有人陪,他一個人的旅行更是散漫的。儘管時間跟預算都有限,但他就是不喜歡觀光或趕場式的旅行,總覺得花太多時間在交通工具上是非常不智的,更別提,如果只是追求看過的觀光景點數量,匆匆拍下「到此一遊」的照片就離開,那麼蒐集了十幾二十個去過某些地方的照片可以換些什麼呢?
他的旅行通常不做太詳細的規劃,可能有大方向大目標,但經常根據當時的心情、天氣作調整,可以在一個城市待個幾天,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在路上漫步,只是在美術館看一天畫展,也可以悠閒地在書店、百貨公司、市集隨走隨停地購物拍拍照,也試過參加當地旅行社的自主行程,騎兩天一夜的馬探訪山林古道,或者以區為單位整天散步,可以找家看起來順眼的咖啡館喝下午茶,或者跟旅途上遇到的人徹夜把酒言歡。
他唯一在乎的是---- 住的地方不能太差。安靜是必要的,如果有光亮的浴室就好了,不管去哪裡旅行,他都習慣隨身攜帶一本書(如果跟旅遊城市有關的,就更好了。),每天晚上泡在旅館的浴缸裡,喝著飲料,慢慢地看著書,是人生一大享受……。
這樣的旅行方式,不管怎麼給別人建議,都會被認為太散漫吧!
但是對他來說,旅行本來就是一種放鬆的方式,藉由暫時逃脫日常生活無聊的螺旋,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喘口氣的機會。如果旅行要比每日無聊的生活更累,趕赴更多的地方,應酬更多無聊的人,那還不如在家好好睡一個大覺。
旅行是奢侈的。
花費大筆的金錢和時間,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無疑是----為換取美好的回憶。
他覺得隨興緩慢地走走停停是累積回憶最好的方式。(當然,開心地購物是另一種方式。哈哈!)
他不跟團,因為沒有驚喜的旅程,就像太過平淡的文章。
他希望在行程中隨時保持彈性,通常沒有非做不可的事非去不可的地方,隨開心走走停停比較不會有遺憾。人跟人、人跟事、人跟地的相遇都是種緣分,緣分這種東西,無法強求,該相遇的,早晚會遇到。
有時候,他在旅程中會想起十六歲時那個被困住一籌莫展的自己,他沒辦法確定現在的自己是符合自己當初的期望,也沒有自信可以跟十六歲時的自己說,這段路走來對可以問心無愧,更沒辦法確定如果當時的自己知道自己長大後會變成這付德性會安心滿意……..。
唯一沒變的是----人生的旅程除了繼續走下去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既然要走,就開開心心地向前吧!
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也無所謂……,至少在他心裡面,十六歲時的自己一直不曾離去。
《徹的話》
1. 最近有些人問徹關於旅行的事,徹必須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好的諮詢對象,更不想公關式地敷衍對方,所以想寫一篇說說自己旅行態度的文章,寫著寫著就變成這樣了。看來,寫文章跟旅行一樣,是完全無法預期的事。
2. 很喜歡在騎單車或跑步時聽音樂,因為這種時候才能專心地把一張專輯好好聽完,幾天前,在騎單車爬山時聽了劉若英的《在一起》專輯,聽著第一首歌《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其實徹早就聽過日文原曲了。)時,聽著聽著想到小時候的自己,居然忍不住地淚流滿面,好險當時路上沒其他車,否則他們應該會想「這個男的會不會太娘一點?這個坡有這麼陡嗎?居然騎到哭,真是……。」
3. 書籍的話,最近在讀橋田壽賀子的《一個人,最好》。
4. 音樂的話,當然只能推薦劉若英的《在一起》專輯。
5. 電影的話,最近沒時間看。
6. DVD的話,看完了《絕對零度》,忽然想認真看《詐欺遊戲》。
7. 如前篇電子報說過的,再度驛馬星動,又要出發旅行去了……想要明信片的讀者歡迎留言後,把你的真實姓名跟地址寄到 cwinds55@hotmail.com。
嗯!不知幾時會收不到信,說不定離開台灣就無法上線了吧!所以請把握時間吧!
8. 這次留言的主題是,「你想跟十六時的自己說些什麼?」歡迎留言喔!
(圖說:在雲南遇到的小男孩,光是一個板凳也可以玩得很開心,長大後,應該也可以一個人到處去旅行吧!)
Dear Angelbao,
謝謝你的留言與推薦。
這張專輯徹已經有了,另外徹想推薦《故事島》專輯。
徹的旅程已經結束,要來恢復正常生活了。
也祝你生活愉快!
好久沒有上來了~~最近真的超忙到不行~~徹這次去哪個國家呢??
Dear Miho,
謝謝你的留言。
徹不是啥公眾人物,所以去處也沒什麼值得告知的,只是找個國外的城市去度個假而已。。。。
忙碌的工作之餘要記得去放鬆一下喔!
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