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生活的省思】
思考,我需要思考。在發現頭腦無限空洞的某一天,徹對自己這樣說。
過去的一整年是徹創作量最低的一年,別說沒完成什麼小說跟劇本,就連以往每週至少會寫作一篇的電子報,也有一搭沒一搭地寫著,隔兩三週才寫一篇新報成為常態,還有隔一個多月什麼東西也寫不出來的紀錄。
為什麼會這樣呢?徹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想著想著,發現腦袋像個無邊際的空谷,不管心裡怎麼吶喊都得不到一點迴響。
停止寫作對一般人來說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事,反正不寫也不會死,寫了也不會賺到錢,頂多就是放在新聞台或電子報上供人免費瀏覽而已。
不過,寫作對徹來說,不僅如陳樂融先生所言的----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徹透過寫作跟自己對話,不斷確認在這個廣大而紛擾的世界自我渺小的存在。
所以,寫不出東西來究竟是徹的心靈已經完整到不需要透過寫作自我療癒?又或者是已經可以在茫茫的人海中確認自己的存在呢?好像都不是。
過去的一年,徹覺得自己已經累到完全不想再回憶起,有時候從大樓的圍幕玻璃的反射中看到自己,還會有「這個人真的是我嗎?」的疑惑。
怎麼會這樣呢?徹不斷地問自己卻沒有答案。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但徹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怎麼疑惑比起以往更多了呢?
或許這都是因為徹太笨了吧!
因為怎麼樣都找不到答案,於是徹決定從自己的一天開始作分析,徹相信人的一生可以一天的觀察中找到答案。〈這個觀點反映在徹寫作的《某日87℉》中〉
現在的生活真的非常的機械性。
徹週間生活從上午七點半起床開始。
起床後,先進入浴室洗澡、刮鬍子、吹整頭髮,然後噴上香水,穿上衣服,開始準備早餐,用過早餐後,騎五分鐘單車回到徹爸媽家,跟徹爸媽打招呼後,換上上班的衣服〈以前換衣服需要多一點時間,然而現在在很傳統的公司上班,上班只能穿西裝領帶,跟穿制服沒兩樣,通常五分鐘可以完成著裝。有很多人喜歡這樣的穿著規定,在這樣的公司上班,以長時間來看可以省下一些治裝費,但對徹這種愛打扮的人來說,又少了些可以動腦的事。〉跟著騎單車花十分鐘左右抵達公司,開始上班。
上班的內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基本上,也跟公務員很像,就是擔任巨大器械裡面的一顆小螺絲釘,工作談不上很困難,但行政程序非常之複雜,工作規則非常之瑣碎,經常可以準時下班,〈有機會在天還亮時下班,對徹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經驗〉但回家的路上卻無法順暢地記憶起今天究竟做了什麼重大或困難的工作?如果單以工時來計算,現在的工作時間比以前短上許多,但不知為何總是非常地疲倦。一週五天,扣除去運動的兩個晚上之後,另外三個晚上做做家事、看看DVD、發發呆…….咻的一下就過去了。唯一還可以維持的舊習慣只剩----每天念三十分鐘的書。
通常十二點鐘左右上床睡覺。
就這樣,一天就過去了。
認真回想起來,其實以前的生活好像也相去不遠,若以大項目來說,幾乎大同小異!
但為什麼以前可以在下班後還有動力、精力寫作,而現在沒有了呢?
所謂「關鍵性」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如果能發現關鍵性的那個點,說不定就可以恢復以前那種啪啦啪啦如拉肚子般拼命寫作的日子吧!
然而真要說恢復創作量對什麼意義?
倒真也說不上來。
收入既不太可能增加,也沒辦法收到讀者什麼了不起的迴響,要說什麼「自我成就」,好像也談不上。
但不知道為了什麼?好想再創作一個長篇故事。
好希望可以在書架上再增加一本印著「涼風徹著」的作品。
好希望在機械生活裡面可以有一點什麼驚喜。
但要怎麼開始呢?
說到這個,彷彿可以聽到空洞的頭腦中傳來空氣流動的聲音,就像在耳朵上照著一個玻璃杯般。
要想想。徹這樣告訴自己。
《徹的話》
1. 最近工作沒這麼忙了,但還是有很多煩心的事。
2. 書籍的話,最近都在看漫畫,推薦《死亡預告》、《藏人》。
3. 電影的話,看了《微光城市》。
4. DVD的話,看了《神探伽利略SP》和《週刊真木陽子》。
5. 最後,你過著機械生活嗎?你有打破機械生活的方法嗎?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