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女兒的「手錶」
昨天,
半年前,我放工回家,女兒高興地告訴我,說早上於文學堂的「狀物散文創作」中,寫了一篇文章,獲老師讚不絕口,她又強調說,在短短四十五分鐘的一節課,瞥見手上腕錶,感時光飛逝,遂汨汨然成文,頗有自得自豪之態。
《散文創作 — 手錶》
手錶,是一個擊於手上的時鐘,給我們報時,就像指南針那樣,幫助我們好好計劃未來。手錶由錶面和錶帶組成,玻璃的錶面下有時針、分針和秒針,它們的長度不同,走的速度亦不同。秒針每走六十格,分針才走一格,分針走十二格,時針才走一格,當時針走了五格以後,那就代表一小時已經靜悄悄地過了。錶面下有許多大小不一,配合精密的細小齒輪,負責推動時、分和秒針,有時甚至給我們一種錯覺,時間是跟著秒針而行,而非秒針隨時間而走。時、分、秒針的微妙關係,彷彿像太陽、月亮和地球那樣,它們似乎是沒相關地各自轉動,但卻暗暗牽動著千絲萬縷的一切。
手錶的發明,大概是因為人們希望時刻清楚時間,令一切都能盡在掌握之中。手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富裕,變得琳瑯滿目,由以往平實樸素的機械手錶,漸變為電子錶、顯示日期和週日、有響鬧功能等等。珠寶商更把手錶變為一種首飾,在錶面、錶帶之上,加上許多珠寶鑽石,就連男裝的手錶亦有黑鋼、金錶帶等等,華而不實,手錶的基本報時功能,已漸變成炫耀財富的一種途徑。
媽媽曾經送我一隻手錶,希望我重視時間的流逝,亦要時刻記掛著她。可是戴著手錶的我,又可有感受過、重視過手上的時間悄悄溜走呢?有些人腕上戴著手錶,卻從不察覺時間已一分一秒地逝去,仍舊消遣玩樂,把自己的青春散落在電腦、電話、漫畫等等之上,到醒來的時候,原來手上的時針己不知轉了多少個圈。
又有些人,把精神時間都奉獻給工作之上,從朝到晚都埋首工作,家人朋友、健康娛樂都拋諸腦後,就這樣日復日、年復年地疲於奔命,勞勞碌碌的過日子,比秒針還要勤快。可是,卻令自己錯失了許多人生的意義,生活只會枯燥乏味,只是生存而非生活。
時、分、秒針不停地轉動,即使它們不動,我們還是無法停上時間的流逝,渺小的人們就在這轉動的針,轉動的球體之上生存,但怎樣才能令生命更添姿采,令生活更加富足呢?你可有留意,成功人士的手上,總有一隻悄悄走動的手錶,那是他們的太陽系,令他們更富時間觀念;那是他們的指南針,好讓他們清楚計劃將來的道路,令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全文完】
誠然,在一小時內,能以物寓意,為情造文,確是可讚,但那文章不至於被「讚不絕口」吧! 看來,大抵是老師偏愛於她,厚愛鼓勵而已! 依我看,其首段引子稍嫌詳盡,又不是回答物理課題,實毋需如此細述,太理性了。但我倒欣賞首段末句的「似乎是沒相關地各自轉動,但卻暗暗牽動著千絲萬縷的一切」。 (有時,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其後,段落分明,立意清晰,寫手錶用途、寫媽媽送錶等等,將手錶與時間合為一體並述,寓意於言外,尚算有創意。當中每段也不乏警句,茲錄如下 :
1. 希望我重視時間的流逝,亦要時刻記掛著她 … 把自己的青春散落在 … ( 散落一詞,好! 用得好!)
2. 就這樣日復日、年復年地疲於奔命,勞勞碌碌的過日子 … 只是生存而非生活。 ( 此句道盡多少香港人!)
3. 人們就在這轉動的針,轉動的球體之上生存。 ( 時間與地點,古今多少事 … )
綜觀小女習作,我評為中等,大概六十餘分吧! 蓋文章貴乎「起、承、轉、合」,她開始時已欠佳,處理結尾時又不見得特別好,故只能算是中上之作。其實,自古狀物抒懷,總是把作者的主觀感情,注入客觀的事物中,復以「人格化」寫法,使物件也有生命,從而令作品生動感人。希望她日後能勤閱讀、多寫作,他日,不難寫出一篇好文章!
( 後記 : 回想斯華之少年十五二十時,大概與現今女兒的年紀相若,也曾寫下一打油詩,以悼時間飛逝,詩曰 :「昨日荒唐今日記,今日徬徨明日悲,明日復有明日在,年月日時分秒飛。」)
相關瀏覽 :《日不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