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7 21:32:00清晨五點鐘

環保鬥士文魯彬 生機飲食抗肺癌

【孫沛芬】
一身T恤、運動褲加上一雙涼鞋,略顯蒼白的臉龐,以及瘦削的身軀下,有著對維護自然環境的豐沛熱情﹔他是文魯彬,是法學博士、律師,也是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委員。

有著外國人模樣的文魯彬,其實有一顆很台灣的心,三年前放棄美國籍入籍台灣,是為了更有「身分」為台灣環境生態出力。從反核四、安坑掩埋場、雲林焚化爐、蘇花高、中科……,一直到最近的湖山水庫等重大環保事件,都不曾缺席。但四年前的一場癌症,卻徹底成為他生命的轉捩點﹔用生機飲食成功抗癌後,更深深讓他了解,個人環保到社會環保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生病之前,我已經吃素十四年了。」文魯彬沒想到自己對飲食小心翼翼,還是躲不過癌症的侵襲。

小時候,文魯彬就一直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常常鬧肚子痛,照了X光,才發現自己的腸子比正常人多繞一圈,全世界有百分之十三的人會遇到這種情形,飲食也要比一般人更注意。當時醫生建議文魯彬少吃蛋白質、油脂類食物,最好是吃素。為了腸胃著想,文魯彬從一九九○年開始了素食生活。

「那時候每天中午前只吃水果,其他時候也盡量在飯前吃,避免飯後跟食物結合,在腸胃裡過度發酵。」文魯彬在發現癌症前,就很有養生概念。


診斷只能再活六個月!


二○○二年底,文魯彬為律師事務所在美、歐、台間奔波,一回到台灣,就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當時以為是重感冒,經醫生初步診斷為肺炎,並且要求必須馬上住院治療。

令文魯彬想不到的是,病情比原先想像的要嚴重得多。「住院第三天,醫生告訴我,我得的是肺癌第三期,估計只剩六個月生命,必須開刀、做化療,才有復原的希望。」

當時,文魯彬把自己的X光片寄給美國的父親、哥哥,以及一位在華府的朋友,除了父親難以接受,其他人都透過醫生證實他的確罹患肺癌,並要求他立刻返回美國治療。

「我那時候很不舒服,也不想花時間去做不確定未來會如何的治療。」回憶當時晴天霹靂之後的複雜心情,文魯彬依舊印象深刻。

住院一星期之後,在因緣際會下,太太洪美華帶著門諾醫院醫師蔡慶豐及自然療法專家吳麗雲,前來探視文魯彬。「那時候他們先教我盤腿,說對能量有正面影響。」經過一番討論,文魯彬立刻決定辦出院,遠離台北,前往花蓮療養身體。

在花蓮的日子,文魯彬過的是清靜的生活,吃的是排毒養生餐,日子簡單到讓文魯彬身心都放鬆下來。文魯彬一直覺得,恢復健康的關鍵,就是離開不愉快的環境。「生病前,剛好遇到律師事務所的同事因理念不同要拆夥,造成很大的壓力,情緒也很差,我想這是發病的原因之一。到花蓮之後,什麼都放下了,反而對身體比較好。」

文魯彬在花蓮住的天主教牧靈中心,幾乎是個與世隔絕的養生處所﹔沒有電視、沒有電腦,就是要文魯彬放下塵囂、忘記工作,好好養身體。

在花蓮的日子,文魯彬天一亮就起床,按照蔡慶豐及吳麗雲兩位專家的指示,先用葵花油漱口,然後用絲瓜絡擦身體,接著便出門到海邊去游泳。飲食方面,每天一杯精力湯﹔三餐前一小時,文魯彬一定喝上一杯排毒水,每餐飲食都強調生機排毒的清淡口味。「雖然吃的量不多,可是覺得精神很好。」


病好就入籍中華民國!


「生機排毒餐,會依個人體質狀況調配,那時候看到他的氣色、能量有轉變,我就知道他有復原的希望。」文魯彬排毒餐顧問吳麗雲,自己也曾經是乳癌患者,在積極學習自然療法之後,也協助文魯彬走出癌症陰霾。

【孫沛芬】
兩個多月之後,文魯彬回台北照X光,結果連醫生都很難相信。「新舊兩張片子放在醫生前面,醫生思考了很久、很嚴肅地指著舊片子的兩顆瘤告訴我:『腫瘤似乎消失了。』」文魯彬在聽到醫生宣判的那一刻,心上的萬斤重石,總算放了下來。

當時醫生曾經很好奇詢問文魯彬,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文魯彬說明是生機飲食法之後,醫師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難以置信地搖著頭。

走出癌症陰影,文魯彬盡量維持養生守則,每天走很多路、踩鵝卵石健康步道、做倒立操,維護身體機能。辦公室在十二樓,文魯彬每天都棄電梯改爬樓梯﹔連記者到訪時,也必須照著做。「這樣除了身體好,也可以省電。」儘管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卻真的有運動到的感覺。

文魯彬工作的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離二二八公園很近,他常走到公園的草地上做倒立操,做到臉都脹紅了才滿意﹔而公園裡的鵝卵石步道,更常見到他的身影。「如果踩的時候會痛,用三階段呼吸法,從肚子吸氣一直到胸部再提肩,然後慢慢吐出來,就會覺得好多了。」

在二二八公園散步,文魯彬還不忘隨手撿垃圾,甚至對公園環境仔細檢視一番。「我之前一直跟公園處反應,草地上的落葉不必掃掉,那是榕樹氣根的養分來源。」對生態的堅持,文魯彬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遠離塵囂到花蓮修養身心,兩個月的時間,文魯彬想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那時候我就想,如果能夠恢復健康,就要當中華民國國民。」


抗議反對建湖山水庫!


不知是老天爺被文魯彬的誠意感動,或是台灣這塊土地感受到這位「阿斗仔」的決心,文魯彬真的找回生命中最珍貴的健康,也信守承諾,於二○○四年十一月放棄美國籍,正式入籍中華民國。

「我一直覺得,個人環保跟社會環保是密不可分的。」癌症帶給文魯彬的啟示,除了重視身體健康,還有珍惜自然環境。許多重大的環保抗議場合,文魯彬是常客﹔今年除了蘇花高和中科案之外,最近還為了雲林縣湖山水庫案,決定力爭到底。

「蓋一座湖山水庫,只為了大煉鋼場和八輕,值得再評估。」文魯彬認為,政府蓋水庫是為民生用水的說法,很有問題。

文魯彬根據國健局的資料表示,全台烏腳病患二百二十三人,雲林縣僅有三人,要徹底解決烏腳病問題,應該是提高自來水普及率(目前雲林有五%人口直接飲用地下水),而不是以這個理由來蓋水庫。

更令文魯彬擔心的是,湖山水庫將加速雲林的地層下陷。根據中央地調所的資料,為湖山水庫興建的桶頭堰,每年從清水溪抽調一億噸的水,只會讓地層下陷惡化。此外,還有九二一地震的車籠埔斷層,離未來湖山水庫東壩只有五公里,地質安全實在堪慮。

文魯彬更痛心的則是破壞生態的問題,只要湖山水庫開始興建,至少有三百一十六種植物,和一百九十一種動物遭受威脅,這是花再多金錢都無法彌補的損失。

文魯彬和相關團體列出民間說帖,希望刪除湖山水庫四‧五億的提案,但在立法院會表決失敗,他很希望能夠讓社會更了解湖山水庫對安全和生態的威脅。

一個外國人,為了關心台灣生態環保,願意入籍台灣,成為這裡的一分子,文魯彬只想讓大家知道,他愛台灣的心不輸給任何一位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因此只要違背生態和環境永續發展的事,他會用對抗癌症的決心,一直抗爭下去。


老外如何變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