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2 22:34:52翠玨軒

正確誇獎孩子5000次

對孩子伸出大拇指給予鼓勵,通過誇獎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能力的“拇指教育”,已經成為當今最受推崇的教育。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長期,父母給予的肯定要達到5000次以上,才可能使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如果把5000次誇獎進行分解,把60% 的誇獎集中在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生頭5年裡,意味著我們每天要對學齡前兒童誇獎3次。


 如何執行5000次方案?

5000次真是個不小的數字! 既然這樣,是不是為了達到這個數字,誇獎越多越好呢? 是不是只要我們對孩子天天誇、事事誇、時時誇,孩子長大後就有特別自信的心態和特別健全的人格呢?

   CASE1媽媽的誇獎真沒勁

“寶寶你真乖呀!”“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你真棒!”“你真懂事,是爸爸媽媽的驕傲。”作為父母,我和孩子爸爸從來不吝惜對孩子的誇獎,孩子會自己穿衣服了,孩子會自己拿筷子吃飯了,孩子會自己收拾玩具了,我們都會這樣誇她。 幾乎是天天誇,事事誇。 她小的時候聽到這些誇獎很開心,但慢慢長大了就有點不一樣了。 有一天珍珍自己在床上穿好了衣服,我又一次誇她“你真棒”的時候,她十分不滿地說:“媽媽你真沒意思,每次說來說去都那幾句,幼兒園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衣服,有什麼可棒的呀?”珍珍媽


 CASE2不給獎勵我就哭

佳佳剛上幼兒園時,經常哭鬧,弄得我和老公心裡很不忍。 後來佳佳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不怎麼哭了,還在幼兒園的周末評獎中獲得了一顆小星星。 她爸爸知道後為了獎勵她,讓她在幼兒園表現更好,就給她買了一個小音樂盒。 從此之後,每次佳佳得了小星星,我們都給她買她喜歡的東西,有時候是一袋糖果,有時候是一件玩具。 這次寶寶又得了小星星,我們太忙沒給她買東西,沒想到第二天我們送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就死活也不進去,而且不依不饒地在幼兒園門口大哭大鬧,嘴裡還哭喊著:“為什麼沒有獎品,你們為什麼沒有給我買獎品!”佳佳媽

   CASE3媽媽不喜歡我了嗎

有一次我和兒子上街,看到一個同事也牽著女兒散步,我寒暄道:“啊!你家小妹妹真可愛,真乖,不像我家樂樂吵吵鬧鬧,只會淘氣,讓人心煩。”在一旁的樂樂瞪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說:“媽媽我乖……”我當時正在因為什麼事和他生氣,就故意大聲說:“乖什麼乖,就知道淘氣煩人,一邊兒去!”過了幾天,我就發現樂樂變了,看到我回來卻不像以前那樣來抱我,而是躲在椅子後面不敢過來。 我說:“樂樂過來親親媽媽!” 樂樂小心翼翼地親親我後竟然冒出一句:“媽媽我乖,你別心煩。”現在還經常問我:“媽媽你不喜歡我了嗎? ”我現在非常後悔,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像以前一樣和我親近呢? 樂樂媽



找到正確誇獎的金鑰匙

兒童教育專家指出,只關注誇獎頻次而忽略了誇獎質量,是對拇指教育的曲解,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的形成。 如果你簡單地認為“誇孩子就是挑好聽的說”,那麼你會發現在執行“5000次誇獎方案”的過程中,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其實在接受家長的拇指教育的過程中,孩子會根據誇獎方式的不同發生各種心理活動。 左邊是3位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拇指教育的過程中親歷的問題,從這些媽媽的困惑之中,你是否也能看到自己教育的可改進之處。

誇獎就像青黴素太多會失效

讚美是情感的強效藥品,對孩子具有神奇的效力。 但是經驗告訴我們,讚美有時也像青黴素一樣,不能隨便拿來就用。 而是要遵守一定規則,注意用法、用量、間隔時間,更要注意可能由此產生的過敏反應。

當穿衣服已經成為孩子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珍珍的媽媽還在誇獎珍珍,這就讓珍珍懷疑媽媽的誇獎是真心的嗎? 自己穿衣服是一件太普通的事情呀! 由此產生的懷疑如果延伸到珍珍得到的全部誇獎上,她就會懷疑自己做的事情可能根本沒有什麼價值,甚至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物質獎勵要慎用

物質獎勵本質上是對孩子的一種行賄手段,把物質獎勵作為一種常態,會讓孩子養成壞的條件反射,曲解獎勵的正面意義。 從表面來看,CASE2 中幼兒園的老師和父母都在獎賞孩子,但實際上過早地把競爭機制引入到了孩子的世界中,是錯誤的做法。 孩子不是從自己做好了某件事情本身出發而獲得榮耀感,而是在與其他人的比較中獲得榮耀感。 這種對比傳達給孩子一種信息:得獎就是好孩子,不得獎就不是好孩子。 佳佳發脾氣的原因不是因為父母沒有在物質上滿足她,而是因為她心理失衡,認為父母漠視了她的成績,她的成績沒有意義了。 其實孩子是很單純的,對於佳佳來說,從最初爸爸媽媽就應該給她真心的讚揚,這比什麼好獎品都重要。

 別讓愛在比較中貶值

在親子關係中,常常出現這樣的險境: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做事,父母就給他們愛,一旦孩子違背了他們的心意,父母便用“收回愛”作為懲罰。 這往往讓孩子感到自卑。 CASE3裡的樂樂媽媽在誇獎別的寶寶時,無情地傷害了樂樂的感情,甚至讓孩子對母愛產生了懷疑。 事件裡的媽媽的本意其實是想給樂樂指出別的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樹立榜樣,讓孩子向榜樣學習,但卻讓比較的心態搞砸了整個事情。 孩子對媽媽一時氣話的翻譯是:我不如妹妹,所以媽媽不喜歡我了。 這種對別人的表揚實際是對孩子變相的批評,也在無意中給孩子“定型”,讓孩子認為自己本來就是這種人。 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孩子有可能變本加厲,變得更“不乖”。

孩子不能活在誇獎裡

教育學家尹建莉在書中這樣寫道:“只有當兒童在對自己的能力不確信的情況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讚美和肯定來鞏固他的自信。無論在什麼事情上,只要孩子已經形成較為確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經常去誇他,否則他會感到做作和廉價,反而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換句話說,無論表揚還是批評,如果父母的誇獎和批評鋪天蓋地,無事不評,孩子就會對所有事情都感到不確定,都需要別人來幫他確定。 孩子習慣了生活在一種不斷被評價的環境中,沒有誇獎就覺得失去人生的意義。 這就像對青黴素的依賴性,孩子陷入了“我要得到誇獎”這種自我設定之中,需要從別人的各種評價中來得到心理滿足。 在這種心態下,孩子就會很緊張他能否做好每一件事情,而做好的目的只有一個——得到正向的評價。 這種孩子未來的性格不是自卑就是自傲,很難對自我價值有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