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3 17:47:10Rex Wu

台灣北海岸魚種 30年大減75%

  
科學
  • 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應落實管制海洋保護區 
  • 專家:放過野生魚,改吃養殖、無生存危機魚種。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與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研究結果刊登在去年12月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中。

邵廣昭說,40多年前台灣要蓋第一座核電廠,中研院前院長錢思亮要求興建前先蒐集環境背景資料,比較電廠運轉後的生態衝擊,當時剛從研究所畢業的他就參與這項調查。

 

核電廠需要抽海水當冷卻水,研究團隊自1987年起監測,看一年有多少魚被吸入進水口的攔截網裡,累積19年採樣資料。

學者調查核一、核二廠周邊魚種,30年來大減75%。圖/邵廣昭提供

烏魚退場 臭肚魚卡位

令人難過的是,研究團隊記錄到的魚種逐年遞減,從30年前的120種減至今日剩不到30種,過去出現的以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居多,後來逐漸被刺河豚和臭肚魚所取代。

 

邵廣昭說,這個警訊透露,多樣生物正在快速消失中,30年很長,正好是人類一個世代,但對生態來說,30年很短,再下一個世代可能就沒魚可吃可看了。

魚源減少原因很多,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破壞或氣候變遷都有可能。

他表示,電廠的魚類撞擊採樣只是方法之一,還有其他資料未公布,包括潛水紀錄、漁民刺網和潮間帶採集,狀況都差不多,魚源種類都直線下滑。

漁民的捕撈方式攸關海洋生態。記者王柔婷/攝影

過漁捕撈 海洋殺手

魚源減少的警訊,漁民很有感。74歲漁民邱清在北海岸海域捕魚逾一甲子,他說,近幾年漁民生活不好過,漁獲量少了2、3成。

 

基隆市府海洋事務科長蔡馥嚀說,不少蘇澳籍、瑞芳籍俗稱「三腳虎」的扒網船在北方三島漁區作業,這種漁船通常3艘一組,一艘聚光,兩艘用圍網大面積捕撈,一旦海域被「掃過」,魚群數量幾乎歸零,「非常有效率、也非常可怕」。

 

東北角貢寮卯澳灣是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珍貴資產,也是九孔、黑毛等珍貴水產的家鄉,但當地福連里長吳文益說,8年前擔任漁會理事長時,發現毒魚、炸魚、電魚案件層出不窮,生態一夕之間死光光。

 

漁民邱清直指流刺網是海洋殺手,不僅大小魚通抓,一旦流刺網不慎卡在礁石,魚的家就沒了,整個魚區就死了。

漁民站在海洋第一線,感受魚源枯竭危機,紛紛組成巡守隊守護海洋生態。記者王柔婷/攝影

衝擊生計 漁民自主巡守護海洋

沒有魚,就沒有生計。看見魚源減少警訊,各地漁民相繼成立「海洋巡守隊」,自主維護海洋生態。

 

貢寮的卯澳社區成立「海洋巡守隊」,打擊非法捕魚行為,福連里長身兼巡守隊長吳文益說,漁民站在第一線,有責任守護海洋,現有漁民志工約20人,平常協助清理海上漁網垃圾,並注意非法舉動,一發現就立即通報。

 

基隆與東北角海域互通,鄰近洋流交會擁有不少重要漁場,潛水客和漁民自發組成海洋巡守隊,一旦發現扒網船在近海出現,立即通報檢舉。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印製海鮮選擇指南,呼籲民眾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記者吳淑君/攝影

海洋生態苦行僧 邵廣昭籲改吃養殖魚

邵廣昭在海洋潛水40多年,發現海底多處彩色變灰色,心痛不已。他感嘆台灣快成無魚之島,政府還一天到晚辦魚季,鼓勵大家吃魚,5年前他印製發送小冊子,教民眾選吃養殖或沒有生存危機的魚,從「吃」搶救台灣漁業。

 

他說,他在潮間帶調查,30年前有200至300種生物,現在只剩下30多種,少得嚇人,3年前還有學生因為採不到足夠樣本做研究,差點畢不了業。邵廣昭寄望今年成立海洋保育署,並落實海洋保護區魚撈管制,把海洋資源留給下一代。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張芮瑜、王柔婷報導
聯合報/鄭朝陽、熊迺群、李承宇、李怡欣、楊殿宏 製作
主圖/吳淑君 攝影


原始網站:台灣北海岸魚種 30年大減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