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觀/探測器太空旅行10年後 將登陸彗星?
經歷長達10年的太空之旅後,歐洲太空總署彗星探測器『羅塞塔』號12日將迎來最關鍵時刻,『菲萊』號登陸器會嘗試降落『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表面。若成功,將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彗星。歐洲當局希望在彗星上找到有機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質,協助解釋地球生命之源。
中新網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彗星目前距離地球約5億公里,正以時速6.5萬公里往太陽方向飛行。2004年升空的『羅塞塔』號,於今(2014)年8月飛抵距離彗星約100公里的軌道,發現其表面不平,難以降落,科學家幾經辛苦才發現合適著陸點。
『菲萊』號將於12日與『羅塞塔』號分離,由於『羅塞塔』號與地球通訊有28分鐘延誤,工作人員早已設定自動操作,時間一到登陸器會自動分離,估計『菲萊』號將於7小時後降落彗星表面並發訊號,最快於13日傳回地球。
『菲萊』號著陸後會展開為期4個月的探測任務,分析彗星表面化學結構,觀察是否可能存在有機碳分子或水等能孕育生命的物質,以印證外太空星體撞擊地球帶來生命的學說。
==================================================
延伸閱讀1:
歐探測器今晨登陸彗星 十年旅程終獲成果
據新華社電 歐洲航天局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歐洲空間運轉中心當地時間12日證實,歐航局彗星探測器“羅塞塔”於歐洲中部時間12日9時35分(北京時間12日16時35分)釋放准備登陸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以下簡稱67P)的“菲萊”陸器已經登陸成功,這是人造探測器首次軟陸一顆彗星。
探測任務是“一場賭注”
歐航局當天早些時候表示,科學家在檢測陸器健康狀況時發現,陸器的推進器無法啟動。因此,“菲萊”陸時只能靠三條腿上的冰螺栓和隨身攜帶的“魚叉”裝置將自己固定在引力較小的彗星上。
在與“羅塞塔”分離后,“菲萊”以接近步行的速度,“走”完最後的22.5公里路程。為了這一天,歐航局科學家已經等了10年多的時間。
“追星使者”“羅塞塔”2004年發射,耗資約10億美元。一些媒體把“羅塞塔”的探測任務形容為“一場賭注”,耗資不少、旅程坎坷。
今年8月6日,歐航局宣佈,“羅塞塔”與67P實現“第一次親密接觸”,“約會地點”是距離地球4億公里的太空;隨后3個月,兩者“並肩散步”,“羅塞塔”從一旁觀察彗星;“結伴而行”中,“羅塞塔”進一步探究彗星,併“獻禮”鎖定了合適的陸地點。
在彗星的頭部投放“菲萊”
高空拍攝照片顯示,67P彗星的形狀並不規則,看上去像一隻橡皮鴨。經反復研究“羅塞塔”傳回的圖像及數據信息,研究人員選定在彗星的頭部位置投放“菲萊”。
“菲萊”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個電冰箱,攜帶了10個科學儀器。它沒有推進器,因此需要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耗時7個小時才能抵達彗核。
由於從地面控制中心發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鐘才能抵達“羅塞塔”,“菲萊”將按照事先設定的程序完成登陸過程。預定的登陸地點附近岩石較少。
按美聯社的法,即便出現最小的差錯,也會使得登陸任務前功盡棄,即“菲萊”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懸崖中。有科學家用“乘氣球抵達地球上某個地點”來形容登陸難度之大。
一旦“菲萊”成功抵達預定登陸地點,它會打開兩個類似魚叉的觸手,牢牢抓住彗核冰面,從而固定自身。隨后,“菲萊”會向地球發迴首張陸點全景照片,其攜帶的10個實驗儀器也將對彗星的土壤、磁場等情況展開測量分析。科學家希望藉此了解形成於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彗星,進一步探究太陽系甚至人類的起源。
“羅塞塔”已收集大量彗星數據
“羅塞塔”項目主管弗雷德·詹森認為,即便“菲萊”登陸失敗,“羅塞塔”也有能力收集大量有關彗星的數據。
它7月曾對目標彗星拍照。照片顯示,與許多人預想的不同,這顆彗星並不像個土豆,而更像一隻鴨子,預示67P可能由兩顆彗星相撞而成。
上月,“羅塞塔”自身攜帶的科學儀器發現,67P彗星化學成分的“氣味”類似於臭蛋和醋的混合。
歐航局11日,他們收集到了這顆彗星的“聲音”,這種響聲可能由其發射的粒子帶電發出。
天文學家認為,彗星由太陽系誕生初期的物質組成,由於它們自身溫度極低並置身於“天寒地凍”的宇宙空間,因此自太陽系誕生以來,彗星成分几乎不變,對它們進行研究將有助於揭開太陽系形成的諸多奧秘。(新華)
參考網站:彗星登陸器菲萊狀況良好 但可能落在斜坡 ================================================== 延伸閱讀3: 史上首次登陸彗星 5大問題解惑發稿時間:2014/11/13 21:39 最新更新:2014/11/13 22:31 (中央社德國達姆斯塔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聯社報導,歐洲太空中心(ESA)史上頭一遭,成功讓有如洗衣機般大小的登陸器,順利降落彗星表面,進行科學探測任務。以下是這次空前任務的關鍵5問。 問題1:登陸彗星到底有多難? 答案:昨天的登陸彗星行動任務是史上頭一遭。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探測器曾在2001年成功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但彗星環境更多變,因為彗星會持續釋放危害太空船的灰塵和氣體。 由於彗星距離地球5億公里,羅賽塔號(Rosetta)太空船以及所搭載的菲萊(Philae)登陸器都設計為可以自主降落。一旦他們接獲前進的指令,位於德國達姆斯塔(Darmstadt)的地面指揮中心沒人可調整登陸器路線。 菲萊自母船羅賽塔號脫離也必須十分精確。小如1英吋的誤差就可以讓登陸器在寬度只有4公里的67P/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67P/Churyumov- Gerasimenko)上,降落在離目標250公尺遠的地方。這次任務主管費理(Paolo Ferri)表示,菲萊幾乎完美地降落在目標上,除了1次意外的彈跳。 問題2:登陸過程是否遭遇難題? 答案:有,而且是一波三折。首先,菲萊11日沒好好甦醒過來。科學家只好用對付電腦的老方法:重新開機。 脫離羅賽塔號後,菲萊降落推進器顯然出現問題。這些推進器目的是讓登陸器最後觸地時固定在彗星地面。假如錨釘有發射成功,推進器失靈問題不大,但因為錨釘沒射出,所以菲萊降落彗星時彈了一下才定住。 科學家也試圖解決和登陸器間斷斷續續的通訊問題,但這對任務的阻礙沒那麼大。 問題3:科學家想搜集哪些資訊? 答案:科學家將太陽系中上兆顆左右的彗星喻為時空膠囊,這些時空膠囊自宇宙初期迄今幾乎維持沒變。 其中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是,這項任務可能有助於他們證實組成生命的有機物質和水,是從彗星帶到地球。他們已經知道彗星蘊含細胞的主要成分氨基酸。找到對的氨基酸種類和水,將意味著地球生命源自於太空。 問題4:菲萊如何搜集資料? 答案:這次任務的資深科學顧問麥考林(Mark McCaughrean)表示:「科學就從著陸那刻起」。菲萊載運10種科學儀器,包括測量光線、電磁和熱力的設備,而在彗星上空環繞飛行的羅賽塔號則搭載另外11種科學儀器。 菲萊將由一個從來沒有人貼近的彗星世界傳回大量影像,同時也將鑽探彗星表面採樣分析。 菲萊的電池預計只有64小時的壽命,但這應該足以讓科學家搜集到龐大數量的資料。另外,登陸器上有太陽能板,應該能提供每日1小時電力,可以撐上5個月。 問題5:這次任務的未來挑戰有哪些? 答案:隨著67P/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接近太陽,釋出的物質將大幅增加,進而對登陸器,甚至對彗星上空飛行的羅賽塔號構成潛在威脅。 當彗星達到最靠近太陽的近日點,攀升的溫度也可能危及菲萊。不過,菲萊的系統即使關閉,應該還是會永遠附著在彗星上。羅賽塔號則將繼續隨著彗星飛行,直到壽命在約2年後結束。(譯者:中央社劉淑琴)1031113 參考網站:史上首次登陸彗星 5大問題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