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8 15:37:14CTG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 (Barbara Mclintock)

麥克林托克,1983年諾貝爾生理獎得主,美國的一位女科學家。1902年,她出生於康乃狄格州的哈福德鎮,父親是位醫生,母親則是鋼琴家,麥克林托克是個獨立的孩子,她的父母曾經描述:「只要給她一個枕頭,她不會哭、不會鬧,也不會要其他的東西。」孤獨的能力使她可以專注在她喜歡的事物上,她學習過許多的東西,但都必須中斷,因為她的投入與熱情常常會使旁人不知所措。1919年,她以女性的身分進入康乃爾大學,與遺傳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的研究材料是玉米,因此她減去了長髮,換上了男性專用的燈籠褲,每天在玉米田裡工作著。她的聰明使她在遺傳學這門學問上大放異彩,但是女性的身分卻讓她找不到工作,經過朋友的幫忙,最後她到了冷泉港,繼續研究她的玉米。

同時,遺傳學的另一門支派,「分子遺傳學」,漸漸蓬勃發展了起來。「分子遺傳學」跟「傳統遺傳學」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的研究對象,「傳統遺傳學」研究類似玉米這種的真核生物,「分子遺傳學」卻以細菌和嗜菌體為他們的研究材料。也就是說當傳統遺傳學家花上幾個小時種玉米時,細菌已經繁殖了好幾代。這種先天上的優勢使得分子遺傳學一飛沖天,事實上,他們也的確讓遺傳學的發展往前跨了一大步,1953年,華生和克里克發表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更是讓遺傳學達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經過科學家的努力,遺傳機制漸漸被釐清了,DNA轉錄為RNA,RNA再轉譯為蛋白質,這是中心教條,這條路徑既是單向的,也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科學家們想像基因就像是一連串的電碼排列在染色體上,生命的複雜性被解開了,原來這麼簡單的模型就足以說明一切。1945年,麥克林托克在她的玉米田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她稱之為「轉位」,也就是說所謂的電碼不是固定的,它們可以受到環境的影響,斷裂、再重新排序,使得表現出來的特徵完全不一樣。能夠挑戰中心教條使得麥克林托克非常興奮,當時甚至許多遺傳學家轉行作其他的研究,因為他們認為遺傳學已經沒有奧秘了。因此,麥可林托克在1951年的冷泉港,向大家發表她的發現,但是卻得到大家冷漠以待,他們聽不懂她的話,解不開她那由觀察玉米所得到的複雜數據,科學界對她嗤之以鼻。

雖然還有許多複雜的原因,使得麥克林托克與科學界出現如此大的隔閡,但團體的封閉,是讓麥可林托克被視為「瘋子」的主因。從此以後,麥可林托克閉上了自己的嘴,安靜的在自己的玉米田裡工作,等待這個世界,追上她的腳步。

終於,分子遺傳學家們用自己的方法,也發現了轉位。他們發現中心教條有它致命的錯誤,也發現離解開生命的奧秘,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這時他們重新翻開了麥克林托克的論文,才發現在許多年以前,就有一位玉米田裡的先知,向世界預告了她的發現。現在他們總算相信了,科學界頒發了許多獎項給她,並用鎂光燈追逐她,直到她的離世。

1932年,麥可林托克獨得那年的諾貝爾生理獎,距離她發現轉位已經過了三十幾個年頭。

(麥克林托克年表)

1902年 0歲 出生於康乃狄格州的哈福德
1908年 6歲 舉加搬往紐約布魯克林
1919年 17歲 進入康乃爾大學
1927年 25歲 康乃爾農學院植物學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1年 博士後研究發表九篇論文
1931年 29歲 與學生克萊頓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上發表〈玉米細胞與基因換
之相互關係〉
1931年至1933年 美國研究委員會研究金,在密蘇里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康乃爾
等地來回(環狀染色體)
1933年 31歲 應鐵三角之邀,赴及德國,發表NOR
1934年 32歲 洛克斐勒基金會獎助金,在愛陌生實驗室裡工作
1935年 33歲 發表兩篇論文,為玉米細胞遺傳學畫上句點 (大家為她奔波)
1936年 34歲 應史塔德勒之邀,為密蘇里大學助理教授 (完全空白的一年)
1939年 37歲 美國遺傳學會副會長
1941年 38歲 離開密蘇里大學,前往冷泉港
1942年 39歲 卡內基協會遺傳研究所終身職,冷泉港
1944年 42歲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應畢多之邀,前往史丹福大學
1945年 43歲 遺傳學會會長
1951年 49歲 冷泉港年度專題研討會,發表轉位 (一片死寂)
1956年 54歲 同上 (漠視)
1958年至1960年 在中南美洲度過兩個冬天
1960年 58歲 冷泉港最後一次企圖想同儕解說
1978年 76歲 羅森斯蒂爾獎
1979年 77歲 洛克斐勒與哈佛榮譽學位
1980年 78歲 遺傳學會
1981年 79歲 麥克阿瑟榮譽獎、雷斯克獎、以色列福爾基金會共九個獎
1982年 80歲 霍維芡獎
1983年 81歲 諾貝爾生理學獎
1992年 90歲 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