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 05:51:29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認識中草藥-藥用植物.甘草。

甘草。最大效能,調和藥性。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主產於蒙古高原、甘肅、新疆等沙漠地帶。有補有瀉、能表能裏、可升可降。味甘,生用氣平,補脾不胃足,而瀉心火。火急甚者,必以此緩之。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入潤劑則養陰血。甘草湯之類。能調和諸藥性,使之不爭,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緩痛。通行12經,解百藥毒,凡解毒藥并須冷飲,熱則不效。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故有國老之稱。

  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
(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已。
故(別錄)(權甄)并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
(仲景)治痞滿,有甘草瀉心湯。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
(陶宏景)著
.(明醫別錄)發明藥性。
  大而結者良,補中炙用,瀉火生用,達莖中腎莖。用梢。梢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白朮、苦參、乾漆為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
(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
(東垣)治結實,與海藻同用。
(丹溪)治勞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埋。
「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棗十枚。
(仲景)治傷寒表已解,心下有水氣,喘咳之劑。(時珍曰):甘草,外赤、中黃,色兼坤、離。味濃、氣薄、質全土德,協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贊帝力而人不知,參神功而己不與,可謂藥中之良相也。
(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君、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殊屬可笑,附記以正其失。常用於補益滋養、清熱解毒、袪痰止嗽、緩急止痛、緩和藥性。
本草匯言;寒熱相雜之藥,必用甘草以和其性。入和劑則補益,入涼劑則解熱,入汗劑則解肌,入悍劑則緩正氣,入潤劑則養血並能泄諸藥毒。甘草能促進鉀離子的排泄,長期大量使用會造成鈉離子的瀦留,甘補和緩,補益,令人滿,可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停藥後可恢復正常,此稱為甘草誘導之假醛固酮增多症。所以老年人和罹患有心血管和腎臟病者,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充血性心臟病,須少用。如配伍時則不忌。試想四君子湯沒有甘草;四物湯不加地黃,能有效果嗎?加茯苓則反泄出(反補為瀉,袪邪治病)。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等症。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補氣健脾藥配伍應用。

2.用於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甘草生用則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

3.用於咳嗽氣喘等症。本品甘緩潤肺,有袪痰止咳的功效。

4.用於腹中攣急作痛。本品有緩解攣急之功,常與芍藥配伍,治腹中攣急而痛。

5.甘草還能緩和藥性,有減低或緩和藥物烈性的作用,並有解藥毒作用。

藥理作用:

1.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輕症阿狄森氏症有效,又可增強機體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

2.抗炎作用:成份中有類固醇的骨架結構,所以有各種激素樣作用。

3.對消化系統作用:抗潰瘍作用,因可抑制胃酸分泌,還可促進潰瘍修復。

4.降低高血脂症者的膽固醇。正常者無效。

5.鎮咳、去痰、抗癌、解毒。

處方用名:生甘草、生草、粉甘草(生用,多用於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甘草、炙草(蜜炙用,多用於補中益氣)。

生用:解食物、藥物及農藥中毒,緩和藥性,保肝解毒,調和諸藥、瀉心火、和緩、抗發炎、抗潰瘍、抗腫瘤、補脾胃不足。神農本草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消金瘡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

炙用:補中、益元氣、補氣血、倍氣力。配伍時以蜜甘草為君能補氣血。若以桂枝為君則強心通脈(如炙甘草湯)。治心虛動悸脈結代證、臟躁證、潤肺止咳、諸咳喘證、緩急止痛、脘腹、四肢攣急作痛、清熱解毒、癰疽瘡腫、咽喉腫痛。使用方例如下:(民初.量的單位1斗=10100合)

1、治傷寒咽痛(少陰症)。甘草二兩,蜜水炙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甘草湯」。

2、肺熱喉痛(有炙熱)。炒甘草二兩、桔梗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

3、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但不咳嗽)。炙甘草四兩、炮乾薑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乾薑湯」。

4、肺痿久嗽(惡寒發燒,骨節不適,嗽唾不止)。炙甘草研細。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下。

5、小兒熱嗽。甘草二兩,在豬膽汁中浸五天,取出炙後研細,和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此方名「涼隔丸」。

6、嬰兒初生便閉。甘草、枳殼各一錢,水半碗煎服。

7、小兒撮口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點兒口中。

8、嬰兒慢肝風(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甘草一兩,豬膽汁灸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

9、兒童遺尿。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

10、小兒尿中帶血。甘草一兩二錢,加水三碗,煎成一碗。一歲兒一天服盡。

11、小兒乾瘦。甘草三兩,灸焦研細,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12、赤白痢。灸甘草一兩,切細以地漿水(沃黃土)一升半,煎服下。

13、舌腫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險)。甘草煎成濃湯,溫飲,隨時吐出涎汁。此病名:重舌。生蒲黃研末塗舌亦佳。一婦,舌漲滿口,以蒲黃頻摻,比曉乃愈。(宋度宗)舌脹滿口,御醫用蒲黃、乾薑末等搽之愈。(時珍曰)觀此則蒲黃之涼血、活血可知矣。蓋舌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乾薑是陰陽相濟也。

14、口瘡。甘草二寸、白礬一塊(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細嚼,汁嚥下。

15、背疽。甘草三兩,搗碎,加大麥粉九兩,共研細。滴入好醋少許和開水少許,做成餅子,熱敷疽上。冷了再換。未成膿者可內消,已成膿者早熟破。體虛的人可加服黃芪粥。又方:灸甘草一兩,搗碎,入冷開水一升中,經過一夜,攪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飲甘草水。

16、各種癰疽。甘草三兩,微炙,切細,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鉛一片,(煆)燒熱投酒中,反覆九次。令病人飲此酒至醉,癰疽自漸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濃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國老膏」。消腫去毒,功效顯著。

17、初起乳癰。炙甘草二錢,新汲水煎服。外咂乳頭,免致阻塞。

18、痘瘡。灸甘草、括蔞根等分,煎水服。

19、陰部濕癢。甘草煎湯,一天洗三、五次。加生礬更佳。

20、凍瘡發裂。先用甘草湯洗過,然後用黃連、黃芩共研為末,加水銀粉、麻油調敷。

21、湯火傷。甘草煎蜜塗搽。

22、心律不整,脈結代。炙甘草湯→炙草4,人蔘2,生地5,麥門冬5,桂枝6,火麻仁2,阿膠3,生薑2,大棗2水煎服。單位:錢。中草藥教學-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hamer汗馬精力糖 2019-06-09 16:53:33

壯陽補腎、養筋健骨、補氣養血就選原裝進口馬來西亞hamer\汗馬糖http://www.yequw.com/goods-84.html 客服咨詢LINE:yeq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