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解六鬱,治痿要藥-蒼朮。
中醫藥-蒼朮。菊科Compositae
性味:甘溫辛烈。
歸經:入脾胃經。
功用:燥胃強脾,陽明經藥,能發汗除濕,能升發胃中陽氣。逐痰水,消腫滿,止吐瀉,辟惡氣,散風寒濕三痺,為治痿要藥。常用於平胃散。胃苓湯。
(東垣曰):雄壯上行能除濕,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傳入脾。止吐瀉,逐痰水。
(許叔微云):蒼朮能治水飲之澼囊,蓋脾燥以去濕;崇土以填脾。日用蒼朮一斤,大棗五十枚,去皮搗,麻油半兩,水二盞研,濾汁和丸,名神朮丸。
(丹溪曰):實脾土,燥脾溼,洵是治痰之本。消腫滿,僻惡氣,辟一切嵐瘴、邪惡鬼氣,暑濕月焚之隹。
典故:(夷堅志云):有士人游西湖,遇一女子,明媚動人,重幣求之不得,又五年,重尋舊遊,悵然空返,忽遇女子,士欣然并行寓旅館,留半歲,將議偕逝,女曰:向自君去,憶念苦甚,感疾而亡,今非人也。但君浸陰氣深,當暴瀉,宜服平胃散,以補安精血。士驚惋曰:藥味皆平,何得取效。女曰:中有蒼朮,除邪氣,乃為上品也。陽明虛,則宗筋縱弛,帶脈不引,故萎蹶。
能總解氣、血、痰、火、食、濕六鬱及脾濕下注,腸風帶濁。
禁忌:燥結多汗者忌用。品質:出茅山,堅小有硃砂點者良。
炮製:糯米泔浸,焙乾,同芝麻炒,以制其燥。
配伍:二朮皆防風、地榆為使。主治略同,第有止汗、與發汗之異。
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陽明虛則宗筋鬆弛,帶脈不引,故痿厥無力。蒼朮加黃柏為二妙散,再加牛膝為三妙散,再加薏仁為四妙散。
(丹溪曰):諸鬱皆因傳化失常,氣不得升降,病在中焦。將欲升之,必先降之;將欲降之,必先升之。越麴丸,用蒼朮、香附,蒼朮能徑入諸經,疏泄陽明之濕,通行歛濇。香附乃陰中快氣之藥,一升一降,故鬱散而平。及脾濕下流,腸風帶濁。
帶濁,赤者,濕傷血分,從心小腸來;白者,濕傷氣分,從肺大腸來,並有寒熱二證。亦有因痰而帶濁者,宜二陳加二朮、升、柴。燥結多汗者忌用。
南陽文士,值亂,逃壺山,饑困,有人教餌朮,遂不飢,數十年後歸家,顏色更少,氣力轉健。朮,一名山精,一名山薑。
(導仙錄曰):子欲長生,當服山精,子欲輕翔,當服山薑。(昂按)蒼朮善發汗,安能長遠服食。文士仙錄之說,要亦方書誇張之言也。
品質:出茅山,堅小有硃砂點者良,糯米泔浸,焙乾,同芝麻炒,以制其燥。(二朮皆防風、地榆為使)。
區別:主治略同,第有止汗、發汗之異。古方本草不分蒼白,陶隱即宏景。君,言有兩種,始各施用。
藥性:蒼朮與白朮之異同:二朮皆能燥濕,而白朮兼補脾利水,蒼朮則兼發汗但無補性。
臨床應用,方例如下:
1、治面黃食少。蒼朮一斤、熟地黃半斤、乾薑(炮)五錢至一兩(夏天五錢,冬天一兩),共研細,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
2、喜吃生米(不思熟食,愛嚼生米,憔悴萎黃,終於不起)。蒼朮在米泔水中浸一夜,取出焙乾,銼碎成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飯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湯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3、腹中虛冷,不能飲食,食亦不化。蒼朮二斤、神曲一斤,共炒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乾薑三兩;腹痛,加當歸三兩;衰弱,加甘草二兩。
4、脾濕水瀉(困弱無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劇)。蒼朮二兩、白芍一兩、黃芩半兩、混合後,每取一兩煎。肉桂末二錢調服,如脈弦,頭微痛,則減去芍葯,加防己二兩。
5、暑天暴瀉。神曲(炒)、蒼朮(米泔水中浸一夜,焙乾),等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曲朮丸」。
6、久痢。蒼朮二兩、川椒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飯前服,溫水送下。此方稱「椒朮丸」。惡痢久者,加桂。
7、脾濕下血。蒼朮二兩、地榆一兩、分作兩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溫服。
8、青盲、雀目。蒼朮四兩,米泔水浸一夜,切片焙乾,研細,每服三錢。另將藥末包在豬肝中,紮好,和粟米同煮,用以熏眼。臨眼前,食肝飲汁。又方:蒼朮二兩,米泔水浸過,焙乾,搗碎為末,每服一錢。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藥末,紮好,以淘米水煮熟,放冷吃下。
9、兩目昏澀。蒼朮半斤,米泔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乾,加木賊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茶或酒送下。
10、風牙腫痛。把鹽水浸過的蒼朮燒存性,研末擦牙。
11、臍蟲怪病(腹硬如鐵,臍中流水,如蟲爬行,癢不可忍)。蒼朮煎成濃湯洗浴。另以蒼朮末加麝香少許,水調勻服下。。以上摘自拙著<傳家醫藥驗方>。
。。回首頁 中醫藥聯盟
上一篇:中醫藥-白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