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藥王,能表能裡的癰瘡聖藥。
北芪與晉芪。紅耆與白皮耆的比較。
豆科Leguminosae黃芪;黃耆。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補氣固表瀉火。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偏低或者是飲食不正常,把黃蓍改成紅參就可以了。性味:甘溫,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丹溪云:黃耆大補陽虛自汗,若表虛有邪,不汗出者服此又能自汗。
朱震亨.號丹溪.著(本草補遺 )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脾胃一虛,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先絕。脾胃和緩,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補中即所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氣能生血,血充則肉長。經曰:血生肉。排膿內託,癰瘡聖藥。毒氣化則成膿,補氣故能內託,癰疽不能成膿者死不治,毒氣盛而元氣衰也,痘證亦然。痘證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
(新安汪機)治痘證虛寒不起,用四君湯子加,黃蓍、紫草多效,間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藥之不精,思之至忘寢食,忽悟曰:白朮燥濕,茯苓滲水,宜痘漿之不行也。乃減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湯。
王好古曰:黃耆實衛氣是表藥,益脾胃是中州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元是裏藥。甄權謂:其補腎者氣為水母也。
日華謂:其止崩帶者,氣盛則無陷下之憂也。
蒙全曰:補藥氣多補血,藥亦從而補氣,補血藥多補氣,藥亦從而補血。益氣藥雖加當歸,因勢寡功被參蓍所據。補血湯數倍於當歸,亦從當歸所引而補血。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名補血湯。氣藥多而云補血者,氣能生血,又有當歸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於表而裏愈虛矣。汪機號石山著(本草會輯)。
王好古號海藏著(湯液本草)。甄權著(藥性論)。日華著(大明本草)。陳嘉著(本草蒙荃)。為諸藥之長,故名耆。俗作<芪>。皮黃肉白,堅實者良。入補中藥,搥扁蜜炙,達表生用。或曰:補腎及治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按:此說非也,前證用黃耆,非欲抑黃蓍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即日華氣盛自無陷下之憂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補彼經而益及此經者,此類是也。
茯苓為使,惡龜甲、白蘚皮,畏防風。東垣曰:黃耆得防風,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李東垣著(用藥法篆)。黃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草部上品,以後歷代諸本草皆有收載與增訂,並沿用迄今的重要藥材。
中國藥典記載黃耆之來源為豆科植物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或蒙古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的乾燥根。具有益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另外,台灣習用之紅耆藥材(或稱晉耆)係岩黃耆屬植物多序岩黃耆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根,藥典以紅耆為名收載。
黃耆自古為補氣諸藥之最,又為排膿內托,瘡癰聖藥,而紅耆(晉耆)也可以使用於外敷腫毒(大多還是內服用)。根據藥理實驗之結果,顯示黃耆商品中以膜莢黃耆與蒙古黃耆藥理活性最強(俗稱北耆)。
台灣市售黃耆藥材經調查結果發現,40件黃耆商品中紅耆占37件,而白皮耆僅有3件。可見台灣黃耆藥材還是以紅耆為主。北耆有非常明顯豆腥味,晉耆豆腥味較淡,且有甜味,因此受到台灣廣大藥膳市場的愛載。真正用白耆放到十全大補湯裡面,會讓整鍋湯都變有豆腥味。聞到就不太想吃。有人偶然用了紅耆發現竟然讓藥膳變好吃…之後紅耆就在台灣變得盛行。
白耆、紅耆為同科不同屬之兩種藥材,不論在外觀、成分、藥理活性、臨床療效等方面都有相當大之差距,如膜莢黃耆之藥理活性成分Astragaloside IV,並未在多序岩黃耆根中發現,兩者特性顯然不同,應予釐清。且藥典已分別收載之。
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耆 (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莢膜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乾燥根,又名綿耆、綿黃耆、北耆、東北黃耆、黑皮耆、白皮耆。而台灣地區常以非正品的多序岩黃耆(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又名紅耆、晉耆的根入藥,主產於甘肅岷縣、武都、臨潭。紅耆特徵:是外面皮黃棕色或紅棕色,有核桃紋。內表面淡黃白色,質堅硬而韌,粉性特多,味為多甜。
白耆、紅耆補氣效果皆有;唯晉耆(紅耆)之糖份較高,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或肥胖者應該使用北耆(白耆)較適當。主產於蒙古高原、甘肅、河北、山東、山西。明、李時珍:謂<耆>長者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肌表),瀉陰火(臟器耗損,功能失調,鬱結化火),解肌(虛)熱。常用於升表陽氣、固表止汗、利水(尿)、消腫、降血糖,抗腎上腺素,抗腎臟炎,清除尿蛋白,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及全身末稍血管的作用,尤其對於心臟有加強收縮的作用,用於心臟衰竭有非常明顯的強心作用。
黃芪含多醣體可以在體內直接作用於紅血球,提高活性,並增加紅血球攜帶免疫複合體的能力,因此是對紅血球免疫功能,表現出明顯的促進作用。多醣體是膠狀物,能促進腎上腺的合成,能降血壓,降低血糖。重用生黃芪能降血壓。例如補陽還五湯(清.王清任.醫林改錯),用黃芪四兩,經動物實驗用大劑量進行研究,可以降血壓;但是如果是小劑量則會升血壓。其原因是黃芪能收縮腹腔內的血管。但是如果是大劑量則因升表陽氣的關係,血液就會往四肢、肌表奔走,則腹腔內的血管會缺血,故發燒(實熱)者不可用。
另外,開刀或跌打損傷忌用,容易造成更腫脹。明.陳嘉謨.本草蒙荃:【大劑量恐升氣於表,而裡愈虛】。其中還包括感冒發燒,就不能用玉屏風散來升表。又如血流緩慢的腦栓塞(中風),藥膳補品則宜生晉芪。
【北芪與晉芪】黃芪在台灣市場上,約可分為兩大類(北芪與晉芪)。北芪目前進口者以山西省渾源縣最多。此處為五嶽之一的北嶽恒山所在地,稱為:(恒山黃芪)。而內蒙古武川縣等地所產者統稱為(蒙古黃芪)因質地相當好,可能當地土壤中含「硒」量高有關。晉芪為豆科多序岩黃芪的根,主產於陜西,甘肅。南北朝、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第一出隴西(甘肅、天水和四川、潘陽、松潘)一帶。兆陽產,色黃白,甜美,但今亦難得。明.陳嘉謨.本草蒙荃:白水、赤水二鄉俱屬隴西。即歷代文獻中常提到的「赤水芪」,「赤色芪」。
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內託,瘡癰聖藥,痘證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常用於補脾益氣,益氣升陽,托瘡排膿。
1、黃芪一兩,當歸二錢,水煎服,名:養血湯。
2、酒疸黃疾(醉後感寒,身上發赤、黑、黃斑)。黃芪二兩、茵陳一兩,共研細。每服少許。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濁。鹽炒黃芪半兩、茯苓一兩,共研細。每服一錢。
4、萎黃焦渴(每與癰疽發作,先後伴隨)。黃芪六兩,一半生焙,一半加鹽水在飯上蒸熟;另用甘草一兩,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黃。二藥共研細。每服二錢,一天兩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黃芪六一湯」。
5、老人便秘。黃芪、陳皮各半兩,研細。另用火麻仁一合,煎至半合(台語巾),調入白蜜一匙,再煮過,把黃芪、陳皮末加入調勻服下。兩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黃芪、黃連等分為末,加麵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
7、少淋。黃芪、人參等分為末。另用蘿蔔四、五片,加蜜二兩,微烤後,蘸藥末吃下,以鹽水送服。
8、吐血。黃芪二錢半、紫背浮萍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姜蜜水送下。
9、咳膿咳血,咽乾(這是虛熱,不可吃涼藥)。黃芪四兩、甘草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開水送下。
10、肺癰。黃芪二兩研細,每取二錢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邊紅肉突出成疽)。黃芪二兩、竹瀝一兩,醋浸一宿,加入豬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塗瘡上。一天三次。
12、胎動不安(腹痛,出紅)。黃芪、川芎各一兩,糯米一合(台語巾),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升。分次服下。加山茶薯(山苧麻根)一兩更妙。
13、陰汗濕癢。黃芪酒炒後研細,豬心煮熟.切開蘸著吃,有效。
14、治表陽氣虛.風邪久留不散.盜汗.容易感冒:黃耆3兩、白朮、防風1各兩為末服.每次6克,名玉屏風散,固表聖藥。
以上摘自拙著<傳家醫藥驗方>。。回首頁 中醫藥聯盟
下一篇:服用人蔘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