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30 00:16:44寒舍裴小編
維也納 - 印象組曲(2)
圖一:聖史帝芬教堂(Stephansdom)
■皇室詠嘆調
許多旅行書將維也納的皇宮(Hofburg)直接翻譯成「霍夫堡」,不過這和著名的動畫片--『霍爾的移動城堡』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是實際存在了幾百年的皇室家族,另一個則是虛構的動畫電影。
奧地利的皇室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活躍於14至18世紀的歐洲,並承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歷史有很大的興趣,不過這一點都不能反應在奧地利與其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上。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形容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這句話可以說明在我覺得這段歷史難懂的原因,只要是有「神聖」(教皇&教會)、「羅馬」和「帝國」三個名詞的歷史,我就會滿天昏花的陷入錯亂的情境。就單指這個「羅馬」吧,它明明是位在義大利,卻偏偏在維也納也看的到它的遺跡(Römische Ruinen),更別說與義大利完全沒有接壤的希臘雅典,也有個以羅馬為名的遺趾(Roman Agora)。
『條條大路通羅馬』,果然沒有說錯。
近世以來(指15世紀以降),歐洲皇室間熱衷於合盟、遠迎、近娶與繼承,使得每回的聯姻都有精於計算的一面,在我看來有時不免莫名的為人民與蒼生嘆息,人民天真的以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卻不知自己與土地竟一夕之間成為了一樁政治婚姻下交易的貨品。
話說回來,不熟哈布斯堡皇族的歷史沒關係,到維也納後記得參觀「霍夫堡」就好了。霍夫堡是哈布斯堡皇室居住的地方,整個區域的建築結構就如同奧地利皇室族譜般的錯綜複雜,包括了新、舊皇宮(Neue & Alte Burg)、瑞士人的庭院(Schweizerhof)及皇宮花園(Burggarten)等主體建築,裡頭尚有皇室宅邸(Kaiserappartements)、宮庭餐具與銀器室(Silberkammer)、皇家寶物館(Schatzkammer)、西西公主紀念館(Sisi Museum)、民族學博物館(Museum für Völkerkunde)及國家圖書館(Nationalbibliothek)等處可供遊客參觀。
哈布斯堡王朝是已經退出了歷史,但是他們留下的歷史仍持續的發光燦爛著,至少在旅遊業方面來說是如此。
從環城大道一側的道路走進霍夫堡,位於右邊的凹弧形建築是新皇宮,道路的左邊停了一整排的遊覽馬車,再往前走即是舊皇宮,偶而可見載了遊客的馬車直行無礙的駛進皇宮內的大道上,這景象應該是不允許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出現的,無論是從前或是現在,否則再出現一個顛覆明朝的『闖王』(『闖』字暗指馬車直進城門)李自成這可要怎麼辦呢?
皇宮建築群的中央高聳著一祇圓型天穹,象徵皇室瓊樓玉宇般的地位,站在聖米榭爾廣場(Michaelerplaz)前望著厚實雄偉的皇宮,只見圓頂接合著藍天,偶爾伴隨著浮雲年華,一片兩片的透著永恆的清光,彷彿錦簇的王朝會持續到宇宙的盡頭,只是歷史上每個朝代都難逃盛極而衰的命運,建築規模既達巔峰,朝祚便要隨之將盡。
以往統治整個奧匈帝國的中樞現在只以不到9歐元的代價即可讓你飽覽半天(雖然我還是覺得貴了些)。皇室宅邸裡,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與伊麗莎白皇后(即西西公主)所使用的二十來間的房室現在已開放參覽,遊客置身其間總在來不及咀嚼過往與現在交錯下的歷史情境裡,即被另一波的遊客人潮推往下一道王室塵煙。
宮室內雕樑畫棟,錦褥繡枕的景象,讓我想起了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兩者皆充滿了鑲金嵌邊的華椅、典雅高貴的長桌、精緻細密的金銀餐具……,皇室生活歷歷如繪,讓人彷彿親身經歷了這段繁華,只有在緩步橫過兩間房的須臾片刻,才發現這裡留下的不過只是繁華的影子而已。
奧地利的人民何其幸運,擁有兩位到現在都還很能賺錢的先人,一位是以音樂著稱卻滿街販賣著巧克力球的莫札特,另一位即是永恆的西西公主--伊麗莎白皇后。最常見到的西西公主是這樣的模樣:一頭美編長髮,綴著幾朵小白花,手持絹扇,扇緣微張,一襲滾邊蕾絲禮服,側著臉頰望向前方,但並不對上你的視線,然後被印在許多購物紙袋的外側。原來,擁有西西公主並不是這般的困難,只消買個紀念品就會附送給您,比較難的應該是如何去體會她雙眼凝視的神情與韻致吧。
如同英國的黛安娜王妃,西西公主也擁有曲折且戲劇化的一生,或許一般人表面上想要的是平凡的一生,但骨子裡卻渴望擁有變幻精彩的人生。西西公主確實擁有這樣轟烈的人生,她的雙眼在訴說著一個傳奇故事,專注而略顯悲傷,彷彿奧匈帝國所有的繁盛與衰敗,都已在她的眼角間一傾而盡。
說完故事後西西公主已逕自離去,留下滿室的遊客遊晃在曾經屬於她的時空裡。依稀記得故事結局是在晃盪中傳來的聲聲歎息,然後所有的一切就此定格停止,至於故事是從何處開始的,卻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8.9歐元的門票(2005年的票價)可以同時參觀霍夫堡的皇室宅邸(Kaiserappartements)、西西公主紀念館(Sisi Museum)及宮庭餐具與銀器室(Silberkammer)等處。
※西西公主在16歲時嫁給了奧地利的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國王,61歲時在瑞士日內瓦湖畔被人刺殺身亡。
■皇室詠嘆調
許多旅行書將維也納的皇宮(Hofburg)直接翻譯成「霍夫堡」,不過這和著名的動畫片--『霍爾的移動城堡』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是實際存在了幾百年的皇室家族,另一個則是虛構的動畫電影。
奧地利的皇室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活躍於14至18世紀的歐洲,並承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歷史有很大的興趣,不過這一點都不能反應在奧地利與其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上。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形容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這句話可以說明在我覺得這段歷史難懂的原因,只要是有「神聖」(教皇&教會)、「羅馬」和「帝國」三個名詞的歷史,我就會滿天昏花的陷入錯亂的情境。就單指這個「羅馬」吧,它明明是位在義大利,卻偏偏在維也納也看的到它的遺跡(Römische Ruinen),更別說與義大利完全沒有接壤的希臘雅典,也有個以羅馬為名的遺趾(Roman Agora)。
『條條大路通羅馬』,果然沒有說錯。
近世以來(指15世紀以降),歐洲皇室間熱衷於合盟、遠迎、近娶與繼承,使得每回的聯姻都有精於計算的一面,在我看來有時不免莫名的為人民與蒼生嘆息,人民天真的以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卻不知自己與土地竟一夕之間成為了一樁政治婚姻下交易的貨品。
話說回來,不熟哈布斯堡皇族的歷史沒關係,到維也納後記得參觀「霍夫堡」就好了。霍夫堡是哈布斯堡皇室居住的地方,整個區域的建築結構就如同奧地利皇室族譜般的錯綜複雜,包括了新、舊皇宮(Neue & Alte Burg)、瑞士人的庭院(Schweizerhof)及皇宮花園(Burggarten)等主體建築,裡頭尚有皇室宅邸(Kaiserappartements)、宮庭餐具與銀器室(Silberkammer)、皇家寶物館(Schatzkammer)、西西公主紀念館(Sisi Museum)、民族學博物館(Museum für Völkerkunde)及國家圖書館(Nationalbibliothek)等處可供遊客參觀。
哈布斯堡王朝是已經退出了歷史,但是他們留下的歷史仍持續的發光燦爛著,至少在旅遊業方面來說是如此。
從環城大道一側的道路走進霍夫堡,位於右邊的凹弧形建築是新皇宮,道路的左邊停了一整排的遊覽馬車,再往前走即是舊皇宮,偶而可見載了遊客的馬車直行無礙的駛進皇宮內的大道上,這景象應該是不允許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出現的,無論是從前或是現在,否則再出現一個顛覆明朝的『闖王』(『闖』字暗指馬車直進城門)李自成這可要怎麼辦呢?
皇宮建築群的中央高聳著一祇圓型天穹,象徵皇室瓊樓玉宇般的地位,站在聖米榭爾廣場(Michaelerplaz)前望著厚實雄偉的皇宮,只見圓頂接合著藍天,偶爾伴隨著浮雲年華,一片兩片的透著永恆的清光,彷彿錦簇的王朝會持續到宇宙的盡頭,只是歷史上每個朝代都難逃盛極而衰的命運,建築規模既達巔峰,朝祚便要隨之將盡。
以往統治整個奧匈帝國的中樞現在只以不到9歐元的代價即可讓你飽覽半天(雖然我還是覺得貴了些)。皇室宅邸裡,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與伊麗莎白皇后(即西西公主)所使用的二十來間的房室現在已開放參覽,遊客置身其間總在來不及咀嚼過往與現在交錯下的歷史情境裡,即被另一波的遊客人潮推往下一道王室塵煙。
宮室內雕樑畫棟,錦褥繡枕的景象,讓我想起了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兩者皆充滿了鑲金嵌邊的華椅、典雅高貴的長桌、精緻細密的金銀餐具……,皇室生活歷歷如繪,讓人彷彿親身經歷了這段繁華,只有在緩步橫過兩間房的須臾片刻,才發現這裡留下的不過只是繁華的影子而已。
奧地利的人民何其幸運,擁有兩位到現在都還很能賺錢的先人,一位是以音樂著稱卻滿街販賣著巧克力球的莫札特,另一位即是永恆的西西公主--伊麗莎白皇后。最常見到的西西公主是這樣的模樣:一頭美編長髮,綴著幾朵小白花,手持絹扇,扇緣微張,一襲滾邊蕾絲禮服,側著臉頰望向前方,但並不對上你的視線,然後被印在許多購物紙袋的外側。原來,擁有西西公主並不是這般的困難,只消買個紀念品就會附送給您,比較難的應該是如何去體會她雙眼凝視的神情與韻致吧。
如同英國的黛安娜王妃,西西公主也擁有曲折且戲劇化的一生,或許一般人表面上想要的是平凡的一生,但骨子裡卻渴望擁有變幻精彩的人生。西西公主確實擁有這樣轟烈的人生,她的雙眼在訴說著一個傳奇故事,專注而略顯悲傷,彷彿奧匈帝國所有的繁盛與衰敗,都已在她的眼角間一傾而盡。
說完故事後西西公主已逕自離去,留下滿室的遊客遊晃在曾經屬於她的時空裡。依稀記得故事結局是在晃盪中傳來的聲聲歎息,然後所有的一切就此定格停止,至於故事是從何處開始的,卻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8.9歐元的門票(2005年的票價)可以同時參觀霍夫堡的皇室宅邸(Kaiserappartements)、西西公主紀念館(Sisi Museum)及宮庭餐具與銀器室(Silberkammer)等處。
※西西公主在16歲時嫁給了奧地利的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國王,61歲時在瑞士日內瓦湖畔被人刺殺身亡。
圖二:分離派會館(Secession)
■城市吟遊曲
維也納市區除聖史帝芬教堂(Stephansdom)外,說不上還有什麼其他的地標型建築,也許市立公園內的約翰史特勞斯小金人勉強算一個,不過他實在太嬌小了些。
當然,每位遊客的主觀看法不大相同,或許有人認為皇宮(Hofburg)也很具代表性啊,還有建築風格似希臘衛城巴特農神殿的國會大廈(Parlament)也不錯,甚至普拉特(Prater)公園裡的摩天輪(Riesenrad)也很能象徵一個旅遊的城市。
其實,我認為沒有太多地標型建築正是維也納的迷人之處。來到維也納的那個上午我並未如以往旅行其他國家一樣急忙的開始展開行程,而是在放妥行李後悠閒的在市政廳公園(Rathaus Park)內遊晃,一時之間還不曉得該前往哪個著名的景點參觀,總覺得才剛下飛機,若這樣就直接進入人家著名的美術館或紀念館,實在太冒失了些。
上午,中央市場(Naschmarkt)還未開市,倒是位在市場對街的分離派會館(Secession)樓頂的那顆“黃金大白菜”已在秋陽的照射下顯的神采奕奕,門口的蛇髮女梅杜莎(Μέδουσα)也格外的生動鮮活。“黃金大白菜”代表著新藝術,代表與古典的風格分道揚鏢,蛇髮女梅杜莎卻是罪惡與醜陋的象徵。
明亮與灰暗對比--鮮明的維也納。
市中心的格拉本大街(Graben)已有些許的觀光客遊走其中,冰淇淋店、露天咖啡座、啤酒小舖……,這些店家與徘徊其間的遊客將街道點綴的熱鬧繽紛,遊客或是要去史帝芬教堂,或是去參觀皇宮,也許如我一般,毫無目的的,只是想混雜在人群中,然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體驗城市的氣味。
紛雜與孤獨交織--情緒的維也納。
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櫥窗裡冰清的水晶,Gucci店裡高貴的格線包包……,名店街上,吸引遊客目光的琳瑯滿目的精品,帶些天上星辰的感覺,高不可攀;然而書報攤前的明信片與風景月曆,紀念品店裡的莫札特巧克力球……,甚至Billa大賣場裡的蔬果與雜貨,又同時讓人不忍離去的駐足其間。
繁華與平凡互存--多樣的維也納。
深秋的維也納,我找不到特別的建築與地標,然而感受卻是如此的豐盛,即使身處這所謂的音樂之都中不懂音樂也沒關係,自有音樂從我心中緩緩的流洩而出。
等風再大些,這一季就要過完了,繽紛的落葉或許即將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整個維也納城的繽紛,定會以另一種型態的風情持續著。
■城市吟遊曲
維也納市區除聖史帝芬教堂(Stephansdom)外,說不上還有什麼其他的地標型建築,也許市立公園內的約翰史特勞斯小金人勉強算一個,不過他實在太嬌小了些。
當然,每位遊客的主觀看法不大相同,或許有人認為皇宮(Hofburg)也很具代表性啊,還有建築風格似希臘衛城巴特農神殿的國會大廈(Parlament)也不錯,甚至普拉特(Prater)公園裡的摩天輪(Riesenrad)也很能象徵一個旅遊的城市。
其實,我認為沒有太多地標型建築正是維也納的迷人之處。來到維也納的那個上午我並未如以往旅行其他國家一樣急忙的開始展開行程,而是在放妥行李後悠閒的在市政廳公園(Rathaus Park)內遊晃,一時之間還不曉得該前往哪個著名的景點參觀,總覺得才剛下飛機,若這樣就直接進入人家著名的美術館或紀念館,實在太冒失了些。
上午,中央市場(Naschmarkt)還未開市,倒是位在市場對街的分離派會館(Secession)樓頂的那顆“黃金大白菜”已在秋陽的照射下顯的神采奕奕,門口的蛇髮女梅杜莎(Μέδουσα)也格外的生動鮮活。“黃金大白菜”代表著新藝術,代表與古典的風格分道揚鏢,蛇髮女梅杜莎卻是罪惡與醜陋的象徵。
明亮與灰暗對比--鮮明的維也納。
市中心的格拉本大街(Graben)已有些許的觀光客遊走其中,冰淇淋店、露天咖啡座、啤酒小舖……,這些店家與徘徊其間的遊客將街道點綴的熱鬧繽紛,遊客或是要去史帝芬教堂,或是去參觀皇宮,也許如我一般,毫無目的的,只是想混雜在人群中,然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體驗城市的氣味。
紛雜與孤獨交織--情緒的維也納。
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櫥窗裡冰清的水晶,Gucci店裡高貴的格線包包……,名店街上,吸引遊客目光的琳瑯滿目的精品,帶些天上星辰的感覺,高不可攀;然而書報攤前的明信片與風景月曆,紀念品店裡的莫札特巧克力球……,甚至Billa大賣場裡的蔬果與雜貨,又同時讓人不忍離去的駐足其間。
繁華與平凡互存--多樣的維也納。
深秋的維也納,我找不到特別的建築與地標,然而感受卻是如此的豐盛,即使身處這所謂的音樂之都中不懂音樂也沒關係,自有音樂從我心中緩緩的流洩而出。
等風再大些,這一季就要過完了,繽紛的落葉或許即將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整個維也納城的繽紛,定會以另一種型態的風情持續著。
圖三:國立歌劇院(Stattsoper)
■歌劇院催眠曲
話說在出國前,我已先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Stattsoper)的網站訂好了門票,我這算盤可說是打的非常的精,一來是必須遷就旅遊的日期,在維也納的那幾天,歌劇院演什麼我就只好看什麼,另一方面是想著單單參觀國立歌劇院就需要花4.5歐元買門票,那我何不買張最便宜的節目票,不只可以將歌劇院裡裡外外的看過一遍,還可以沉浸於音樂之都高水準的歌劇文藝當中。
節目表預告著當天我將欣賞到一齣名叫“Werther”的歌劇,莫非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維特”?一時也不太清楚,說不定這“Werther”是一個地名或是另有所指吧。不過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訂到票了,一張座位非常邊邊的門票(歌劇院網站的服務還滿貼心的,讓訂票者可以自行選擇座位),這張票的價格是9歐元,除了感覺真的很便宜外,還代表了我只多花了4.5歐元,就比陽春的參訪歌劇院還多了三小時的精彩節目可看,為此我還開懷的沾沾自喜了一番,殊不知後頭結果可不是如我想的這般美好。
為了慎重起見,開演當天我還特地提早了半個小時到達歌劇院,此時的歌劇院裡還是空蕩蕩的一片,並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非常愛好文藝的遊客,怎知我只是單純的想趁著開演前的這段空檔,好好的補捉幾張歌劇院照片而已。
這歌劇院裡的空間與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兩廳院略顯不同,除了一樓的外,其餘樓層的座位幾乎是垂直疊層的,有點像在電影哈利波特裡魁地奇比賽時的觀眾席位,不似兩廳院位在較高樓層的座位會有些的漸層排縮。我的座位剛好就在最高樓層且在舞臺最右邊的方位,這代表了我需要一直保持二分之一板凳,並以45度角的方式側坐才看的到舞臺上全部的場景。哎!誰叫我買了張最便宜的門票呢,不過看在票價只要9歐元的份上,我也就不再抱怨什麼了。
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已好好的把歌劇院參觀了一圈,其他觀眾也陸續的進場,六點三十分,節目在坐無虛席的情況下準時演出。不過當舞臺拉開了布幕後我卻暗暗地吃了一驚,這場劇的第一個場景竟是一群著泳裝在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我問著我自己:「這就是我訂的節目嗎?」……腦海裡頓時飛過了數隻烏鴉,莫非這“Werther”竟是一群天真的泳裝小朋友?
喔,是的,我想起來了,在《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的女主角夏綠蒂有六位弟弟妹妹,而夏綠蒂需要姊代母職的照顧這些弟妹,這齣劇果然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想不到我竟然可以欣賞到這麼一齣名劇,一時還頗為得意。
隨著節目的進行,舞臺場景也不斷的更迭變換,除了第一幕的那群泳裝小朋友讓人比較吃驚外,其他的場景都還算正常。不過由於座位實在太偏,並且鄰座還是位高個兒阿多仔的關係,以致於我需要不時的蹲膝與起身才能看到舞臺上所有的演出者,於是我就在坐-蹲-起-坐的姿態中不斷循環著,舞臺上的演員賣力的演出,我也在座位上作另類的賣力“演出”,此刻,觀眾與演員真可謂展現了淋漓盡致的互動默契,雖然是累了點……
這裡果然不愧是奧地利的國立歌劇院,每個座位前都貼心的設有專屬的小型電子字幕,觀眾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來對照演員們的對白,只是我很懷疑這項設施的實用性,因為當你低頭看字幕時,自然會無法看到舞臺的表演,然後想專心的欣賞演員的演出時,卻又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所以我在身子需要不斷變換姿勢的情況下,還得不住的低頭又抬頭來欣賞演出。嗯!為了欣賞高水準的演出,這樣的辛勞實在不算什麼,雖然是累了點……
整場節目共有3個小時,中間約有二、三十分鐘的休息,整個上半場的時間裡我比較像是進到了加州或是亞力山大的健身俱樂部,看舞臺劇兼作健身,這般荒誕的事說來不知有誰會相信?中場休息時刻正好可以讓我出去透透氣,鬆弛一下略顯疲倦筋骨。
中場時分觀眾紛紛走到歌劇院的小吧飲食談天,在柔和燈光的氣氛中,許多人手持香檳酒杯,捏著核桃小餅乾,相互熱切的寒喧著,這感覺比看歌劇還來的愉快了許多。社交生活在歐美國家真的很重要,藉由邀請他人欣賞一場歌劇或是音樂會,然後再一起的聊天交談,不只談節目的本身,連家裡的瑣事,公司的八掛……等等,都可以天南地北的聊的非常盡興,但對照剛剛才從“亞力山大健身歌劇中心”出來的我,身影就略顯孤寂了。
原想大家經過短暫的休息談天後,下半場會更沉浸於劇情當中。下半場一開始是夏綠蒂獨自靜靜的讀著維特的來信,心中感觸良多……Z z z z ……,想不到才開始沒多久,我就聽到後排的一位年輕男子發出陣陣的鼾聲,沒隔多久,和他一起來的另兩位年輕男子也一起輪流的奏起了超低音法國號協奏曲,Z z z z ……,此時的舞臺,燈光昏暗,夏綠蒂正陷入了愛情與名節兩難的情境中,我低頭思量著劇情該會如何的進展……Z z z z,唉呀!團結的力量如此之大,連我也差點加入了超低音法國號協奏曲的演奏行列當中。
結果整個下半場我就在超低音法國號作為背景襯樂的表演中度過了,究竟我有沒有即興的加入法國號的演奏當中已不可考,不過在我座位四週的法國號算來也將近有十來隻了吧,即使偶爾傳來舞臺上演員引吭的歌聲,也只是將法國號暫時的畫上休止符,但沒隔多久這般大隊又開始嗯嗯啊啊的演奏了起來。
倒是落幕前觀眾的掌聲驚醒了這群法國號樂手,有的還不忘跟著眾人一起賣力的鼓掌,究竟是讚賞著演員精彩的演出或是醉心於催眠曲的荏苒,我不清楚。不過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可以帶點沾沾自喜的神情告訴他人,我曾以9歐元的價格參觀了維也納的國立歌劇院,還欣賞了一齣三小時,有著超重低音法國號作襯樂的愛情歌劇。
※想在維也納看歌劇除了可以在市區直接向穿著音樂家服裝的售票員購買門票外,也可以在出國前到國立歌劇院的網站(http://www.staatsoper.at/)中查看節目表及訂票,網站提供讓訂票者自行選位的服務。建議若已確定了觀賞的行程,愈早訂票愈好,否則可能只會剩下最貴(貴到買不下去)或是最便宜(但位置非常邊邊)的兩種門票。
■歌劇院催眠曲
話說在出國前,我已先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Stattsoper)的網站訂好了門票,我這算盤可說是打的非常的精,一來是必須遷就旅遊的日期,在維也納的那幾天,歌劇院演什麼我就只好看什麼,另一方面是想著單單參觀國立歌劇院就需要花4.5歐元買門票,那我何不買張最便宜的節目票,不只可以將歌劇院裡裡外外的看過一遍,還可以沉浸於音樂之都高水準的歌劇文藝當中。
節目表預告著當天我將欣賞到一齣名叫“Werther”的歌劇,莫非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維特”?一時也不太清楚,說不定這“Werther”是一個地名或是另有所指吧。不過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訂到票了,一張座位非常邊邊的門票(歌劇院網站的服務還滿貼心的,讓訂票者可以自行選擇座位),這張票的價格是9歐元,除了感覺真的很便宜外,還代表了我只多花了4.5歐元,就比陽春的參訪歌劇院還多了三小時的精彩節目可看,為此我還開懷的沾沾自喜了一番,殊不知後頭結果可不是如我想的這般美好。
為了慎重起見,開演當天我還特地提早了半個小時到達歌劇院,此時的歌劇院裡還是空蕩蕩的一片,並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非常愛好文藝的遊客,怎知我只是單純的想趁著開演前的這段空檔,好好的補捉幾張歌劇院照片而已。
這歌劇院裡的空間與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兩廳院略顯不同,除了一樓的外,其餘樓層的座位幾乎是垂直疊層的,有點像在電影哈利波特裡魁地奇比賽時的觀眾席位,不似兩廳院位在較高樓層的座位會有些的漸層排縮。我的座位剛好就在最高樓層且在舞臺最右邊的方位,這代表了我需要一直保持二分之一板凳,並以45度角的方式側坐才看的到舞臺上全部的場景。哎!誰叫我買了張最便宜的門票呢,不過看在票價只要9歐元的份上,我也就不再抱怨什麼了。
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已好好的把歌劇院參觀了一圈,其他觀眾也陸續的進場,六點三十分,節目在坐無虛席的情況下準時演出。不過當舞臺拉開了布幕後我卻暗暗地吃了一驚,這場劇的第一個場景竟是一群著泳裝在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我問著我自己:「這就是我訂的節目嗎?」……腦海裡頓時飛過了數隻烏鴉,莫非這“Werther”竟是一群天真的泳裝小朋友?
喔,是的,我想起來了,在《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的女主角夏綠蒂有六位弟弟妹妹,而夏綠蒂需要姊代母職的照顧這些弟妹,這齣劇果然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想不到我竟然可以欣賞到這麼一齣名劇,一時還頗為得意。
隨著節目的進行,舞臺場景也不斷的更迭變換,除了第一幕的那群泳裝小朋友讓人比較吃驚外,其他的場景都還算正常。不過由於座位實在太偏,並且鄰座還是位高個兒阿多仔的關係,以致於我需要不時的蹲膝與起身才能看到舞臺上所有的演出者,於是我就在坐-蹲-起-坐的姿態中不斷循環著,舞臺上的演員賣力的演出,我也在座位上作另類的賣力“演出”,此刻,觀眾與演員真可謂展現了淋漓盡致的互動默契,雖然是累了點……
這裡果然不愧是奧地利的國立歌劇院,每個座位前都貼心的設有專屬的小型電子字幕,觀眾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來對照演員們的對白,只是我很懷疑這項設施的實用性,因為當你低頭看字幕時,自然會無法看到舞臺的表演,然後想專心的欣賞演員的演出時,卻又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所以我在身子需要不斷變換姿勢的情況下,還得不住的低頭又抬頭來欣賞演出。嗯!為了欣賞高水準的演出,這樣的辛勞實在不算什麼,雖然是累了點……
整場節目共有3個小時,中間約有二、三十分鐘的休息,整個上半場的時間裡我比較像是進到了加州或是亞力山大的健身俱樂部,看舞臺劇兼作健身,這般荒誕的事說來不知有誰會相信?中場休息時刻正好可以讓我出去透透氣,鬆弛一下略顯疲倦筋骨。
中場時分觀眾紛紛走到歌劇院的小吧飲食談天,在柔和燈光的氣氛中,許多人手持香檳酒杯,捏著核桃小餅乾,相互熱切的寒喧著,這感覺比看歌劇還來的愉快了許多。社交生活在歐美國家真的很重要,藉由邀請他人欣賞一場歌劇或是音樂會,然後再一起的聊天交談,不只談節目的本身,連家裡的瑣事,公司的八掛……等等,都可以天南地北的聊的非常盡興,但對照剛剛才從“亞力山大健身歌劇中心”出來的我,身影就略顯孤寂了。
原想大家經過短暫的休息談天後,下半場會更沉浸於劇情當中。下半場一開始是夏綠蒂獨自靜靜的讀著維特的來信,心中感觸良多……Z z z z ……,想不到才開始沒多久,我就聽到後排的一位年輕男子發出陣陣的鼾聲,沒隔多久,和他一起來的另兩位年輕男子也一起輪流的奏起了超低音法國號協奏曲,Z z z z ……,此時的舞臺,燈光昏暗,夏綠蒂正陷入了愛情與名節兩難的情境中,我低頭思量著劇情該會如何的進展……Z z z z,唉呀!團結的力量如此之大,連我也差點加入了超低音法國號協奏曲的演奏行列當中。
結果整個下半場我就在超低音法國號作為背景襯樂的表演中度過了,究竟我有沒有即興的加入法國號的演奏當中已不可考,不過在我座位四週的法國號算來也將近有十來隻了吧,即使偶爾傳來舞臺上演員引吭的歌聲,也只是將法國號暫時的畫上休止符,但沒隔多久這般大隊又開始嗯嗯啊啊的演奏了起來。
倒是落幕前觀眾的掌聲驚醒了這群法國號樂手,有的還不忘跟著眾人一起賣力的鼓掌,究竟是讚賞著演員精彩的演出或是醉心於催眠曲的荏苒,我不清楚。不過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可以帶點沾沾自喜的神情告訴他人,我曾以9歐元的價格參觀了維也納的國立歌劇院,還欣賞了一齣三小時,有著超重低音法國號作襯樂的愛情歌劇。
※想在維也納看歌劇除了可以在市區直接向穿著音樂家服裝的售票員購買門票外,也可以在出國前到國立歌劇院的網站(http://www.staatsoper.at/)中查看節目表及訂票,網站提供讓訂票者自行選位的服務。建議若已確定了觀賞的行程,愈早訂票愈好,否則可能只會剩下最貴(貴到買不下去)或是最便宜(但位置非常邊邊)的兩種門票。
圖四:卡爾廣場(Karlsplatz)地鐵站
■尾聲
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維也納,你對維也納有著什麼樣的印象呢?
在去之前我對維也納的印象是這樣的:歷史、奧匈帝國、皇室、音樂、咖啡、作曲家、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而在旅行之後又另外加入了以下的印象:藍天、綠蔭、繽紛、沙威瑪、葡萄酒、環城大道、教堂、巧克力球、催眠曲……等等。
好似所有的美好印象都聚集在維也納一般,那些誇張的八卦、捏造的故事、驚駭的新聞、高八度的聲響……等等,我相信都已妥善的保存在台灣寶島內,並不會跟隨坐著十多個小時飛機的我,出現在美好的維也納假期與屬於我的音樂之都印象組曲當中。
寒舍的奧地利旅記《翩翩.奧地利》
■尾聲
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維也納,你對維也納有著什麼樣的印象呢?
在去之前我對維也納的印象是這樣的:歷史、奧匈帝國、皇室、音樂、咖啡、作曲家、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而在旅行之後又另外加入了以下的印象:藍天、綠蔭、繽紛、沙威瑪、葡萄酒、環城大道、教堂、巧克力球、催眠曲……等等。
好似所有的美好印象都聚集在維也納一般,那些誇張的八卦、捏造的故事、驚駭的新聞、高八度的聲響……等等,我相信都已妥善的保存在台灣寶島內,並不會跟隨坐著十多個小時飛機的我,出現在美好的維也納假期與屬於我的音樂之都印象組曲當中。
寒舍的奧地利旅記《翩翩.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