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6 01:00:00清心堂主人

阿公講古105.. 黃帝著<內經>的故事

阿公講古105.. 黃帝著<內經>的故事

黃帝統一天下之後,非常關心子民,深感醫藥之學事關人命,為此在政事之餘,潛心醫藥之研究。那時因病或因部落爭鬥而死的人很多,他就解剖屍體,發現了人體內臟的組成,就把內臟分別命名為心、肺、胃、脾、肝、膽、腸等,探究各器官變化之病因。

那時他有一個部下,名叫歧伯,喜研醫藥之學,發明了按脈診病的方法。黃帝一有空閑時間,就與歧伯一道探究醫藥之事。

後來黃帝就把他與歧伯所探討的內容,用問答的形式寫成一本書,取名<內經>。<內經>又分<素問>和<靈樞經>兩部分。

<素問>主要闡述人體內臟與病因、病情的關係;<靈樞經>則主要闡述人體經絡與針灸之學。

<素問>中「十干納五臟六腑」部分,歸納人體五臟六腑的關係,上口好記,明白易懂:

    甲膽乙肝丙小腸,

    丁心戊胃己脾鄉,

    庚金大腸辛金肺,

    壬水膀胱癸腎臟,

    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絡同歸入癸方。

<內經>因係黃帝所著,為此後人又稱之謂<黃帝內經>。

又因為黃帝諮於歧伯而作<內經>,故後世稱醫學為「歧黃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