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5 21:31:45csc86ke46a
王安石(精)
王安石(精)
嗨!
您正在找 王安石(精) 這本書嗎?
這本 王安石(精)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a href="http://books.inmylife.com.tw/">博客來網路書店 醢彩?精)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王安石(精)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王安石(精) 的內容簡介
在歷史上,王安石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其原因在於他主持的北宋變法新政,引起了激烈的黨爭,而黨爭繼續發展,北宋亦隨之滅亡。這政治上的活動,使得他的歷史評價一直沒有定論。但他不僅在政治史上享有大名,在文學史及思想史上,也都佔有一席之地,而他在政治上的活動更具有其思想基礎。因此,研究他的哲學思想將有助於對他全盤的認識。宋代的學術思想極為發達,宋初學術初興時的狀況及思想界的面貌,都值得加以探討,王安石即為其中之一。本書透過此時代背景,逐步由其宇宙論、倫理學、文史經學思想,乃至於政治、財經思想等,舉其大者加以論述,幫助讀者對他進行全面性的了解。
作者: 王明蓀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三民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1994/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王安石(精)
商品網址: 王安石(精)
前一陣子,大陸有一部電影引發了觀眾的熱議。影片講述的是幾個年輕人在特殊的年代裡的愛情和命運,主人公因「意外」離開部隊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痛與暖,分別與重逢,潮流更替、際遇變遷,成就了《芳華》,成就了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歷史。
在來台灣訪學之前,經常有同事在感慨:「要想回味唐朝,應該去日本;要想回味明朝,應該去韓國;要想感受中國傳統的文化,要去台灣。」如今,因訪學我第二次來台,感覺著今日的台灣,雖然缺乏驚鴻一瞥的美麗,甚至還有點滄桑,像一個走過歲月的中年婦女,自有一股溫和、沉穩內斂的風韻,像散文行雲流水般地自內而外溫潤而來,我想這應該稱之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吧!只是隨著我待在台灣的時間越長,對台灣的瞭解越來越深入後,這種韻味的漸漸消失越發讓人痛心。
比如說昨天,我受朋友之托到一藥局買藥,藥師聽說我是大陸來的之後,很高興地跟我攀談了起來,他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路遙和馬力是兩個人,他們是好朋友。」醫師讚賞地說道:「是呀!但台灣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只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唉,現在的教育改革,去『中國化』以後,孩子們的知識越來越成問題了!也不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裡了,古文也不懂得看了……」
姑且不論本人所作的回答是否小道野史傳說,但作為醫師的他,知道中醫離不開醫古文,只是現在的台灣孩子不要說閱讀艱深的中國古代醫學文獻,恐怕連一般的文言文閱讀都困難了,他能不憂心忡忡嗎?
近五個月的訪學期間,我和朋友在潺潺流水聲中,探訪過鶴園梅丘,問候過沉睡的畫壇巨匠張大千;凜冽寒風中,我們來到陽明山下,在山櫻盛開、藍瓦白牆的林語堂故居,向這位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致謝,庭院石碑上咖啡香氛嫋嫋,仿佛大師依然存世一般;素書樓裡的朱子像,寄託著錢穆老先生期待文化中興的理想;作為「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胡適先生,似乎仍在中研院故居那清新素雅的藤架下、沐浴著冬日暖陽,思考著哲學問題;台大正門邊花木掩映的傅園,長眠著一個提倡「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史學界大師……
與大陸相比,沒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絕美山川,沒有六朝古都的金陵王氣,也沒有「摔個跟頭啃口泥」都可能是文物的西安來得歷史悠久……然而台灣的美是一種未經雕琢的爽心悅目的自然之美,是儒家思想「溫良恭儉讓」的社會風氣之美,是集古今之大成、中西之大成的大師們帶來的和積澱著影響台灣至今的文化之美。
可是我們去過的這些名人故居、紀念館導覽志工們,無不遺憾地告訴我們:「現在來這裡參觀的大多是大陸的,他們對大師的評價更為積極、客觀和公正。相反,台灣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人知曉他們,也不如大陸年輕人那般好學上進,他們著眼和關心的更多的是生活的『小確幸』,這樣一來,台灣的未來不知道會怎麼樣了……」
曾經與台北一高校老師探討如何培養課堂上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品質問題,該老師很鬱悶地告訴我:「他們就是因為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什麼事都要從頭講起,很累……學生如果沒有那個底蘊,坐在那,老師真的費力死了。我們沒有時間回顧,也懶得回顧。有些知識是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獲得的,而不是大學!但這10多年來的課綱七改八改之下,基礎教育中的國學已大不如前,跟學生的互動好累好累。」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華為總裁任正非也說過:「資源都會枯竭的,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如今,因緣際會渡海而來的大師們逐漸凋零,文化的傳承又失去了根基,台灣,還能再出比肩大陸的大師嗎?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20年來台灣的經濟裹足不前,失去了曾經叱吒亞洲的雄風,也消逝了昔日的芳華,但餘韻猶存的文化可千萬不能斷了根!兩岸應當共同攜手將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傳承和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這是我們這些前來訪學的大陸學者們的共同心聲!
(旺報)
F363B17E02E8589B